和妈妈在一起-肿瘤
文章来源: 若尘liu2010-08-13 09:46:49

    妈妈住院后的第二天,CT结果显示有幽门梗阻,医生说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检查。我在网上了解到能够导致幽门梗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肿瘤,一个是反复的胃溃疡。从看到妈妈的异常呕吐那一刻起,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感觉很有可能是肿瘤,可内心中还是期盼那是胃溃疡所致。妈妈吃苦一生,日子有了转好并没有多少年,我多么希望她能够多活几年,多享受几年天伦之乐的日子,多过几年不为钱所累的自由生活。夜已经深了,我迟迟无法入睡,泪水不停的在脸上滑落。我双掌合十置于胸前,紧闭了双眼,内心在祈祷:上帝,求你了,求你不要让妈妈得上肿瘤这种绝症,我愿意用我的五年给妈妈延迟五年,只要胃镜的检查结果不是肿瘤,我就无条件的皈依基督。这些在平常日看来是幼稚行为,在我当时的心里是那样的虔诚。也许这种种信仰就是来源于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无奈。
    我忐忑不安的等着医生宣布结果的那一刻,我希望知道那不是肿瘤,我又害怕知道那是肿瘤。过了几天后,大概是早上五点钟左右,妈妈打电话过来,声音低沉而又失望的说:“肿瘤!”虽然我预感到是肿瘤,内心有所准备,可真的到了宣判的这一刻,我还是不能一下子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我稍有沉默后,说:“我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到医院去。”妈妈说:“你不用急着过来,等天亮后把刘江远带过来给我看看吧。”妈妈的平静让我知道在她打电话前已经在内心里经过了复杂的斗争,此时的她已经对生命不再有祈求,而是无奈的接受了这一切。
    刘江远是我的大儿子,妈妈对于这个大孙子几乎倾注了她毕生的情感,曾经一天到晚追着喂饭,曾经一天到晚抱在怀里,背在背上或者搂在被窝里。虽然在物质上称不上精养,但在时间上绝对是精养(参见《也说隔代亲》)。亲情这种最原始的情感也是人一生中最持久最重要的情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妈妈心中最重要的想法就是再看一眼心爱的大孙子。天一亮我把刘江远带到医院,可护士讲医院规定低于
12岁不能进入病房,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扶着妈妈走到病房外面。我跟妈妈说明情况后,妈妈摇了摇头拒绝了,她说浑身上下都插满了管子,一是麻烦,二是她不想吓着孩子。我回头跟那个护士讲妈妈不想见我儿子了。护士也猜到了妈妈的期待和无奈,然后同意我把儿子带进病房,但不能超过五分钟。这个我曾经以为只懂原则不知变通的美国黑人护士在亲情面前让步了。儿子进屋后,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奶奶,有些怯怯的,轻轻走到病床前喊了声奶奶。他也许能感觉到有所异样,可对于奶奶的病对于生死并没有任何意识,更不用说去理解奶奶为什么要看他。我妈妈用一只手轻抚着他的脑袋,然后说:“这么大,什么都还不懂。”“是的,我爸爸生病的时候我都上高中了,我二哥还说看我哭的时候好象懂事了,看我在屋里把火柴枪放的嘭嘭响好象还不懂事呢。”过了一会儿,妈妈就说:“爷儿俩快回去吧,路上小心点儿。”
       
送儿子回家后,我再次回到了医院,没有儿子在身边,我的眼泪失控了。我握着妈妈的手说:“娘,我真舍不得让你走。” “唉,人留天不留。这本想着把孩子抱大了后,回家去种点儿地,好好的过两天清闲日子呢。”“你这一辈子干活太多了,上帝提前给你放假了。”“就是,这辈子就是干活多,干了有别人两辈子的。”因为医生没有确定做手术的可能,我们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不管能否手术,一旦得了这个病,我注定要在不远的将来失去心爱的妈妈。接下来,我问妈妈有什么话要留给我。妈妈说了三件事:一是刘江远性情墩厚,心细胆儿小,对他不要过于严厉,对机灵胆大的刘江浩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二是要我和我爱人要少吵架,家和万事兴,一天到晚吵架的夫妻日子没有过好的(参见《十年,我们一起走过》);三是如果有可能尽量帮助我的妹妹(参见《我欠妹妹一世情》)。
    面对这种注定要发生的逝去,娘儿俩一起度过了内心最大的痛苦和挣扎。等大家把心里最底层的话都说出来后,我的内心慢慢平静下来,因为我需要冷静面对这个事实。妈妈的病是在我这儿查出来的,也许和我没有多少直接关系,可是我心里总是有一种负罪感,觉得没有把妈妈照顾好,特别是后悔几个月前为了省钱而没有给妈妈做个胃镜检查。因此我把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妹妹,因为她是这个世界上妈妈的另一个持有人,也是另一个最亲妈妈的人,妹妹一听后就痛苦失声了,最后哭着说了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再看一眼妈妈。”其实在我看来,对于妈妈的事情有我和妹妹拍板后基本不需要和别人再做商量。可是我还是选择性的通知了另外几个比较重要的亲戚,一个是我二姨,妈妈兄弟姐妹中的另一个大姐大,一个妈妈最愿意吐露心声的人;一个是二舅,妈妈唯一的亲爱的弟弟(大舅已经去世),一个时不时摆舅舅谱的人;一个是六姨夫(参见《我的姨夫,我的恩人》),一个我愿意在关键时候寻求点儿支持或者参考意见的人。
    我这一天的世界可谓昏天黑地。
                                                  ---此系列博文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