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隔代亲
文章来源: 若尘liu2010-01-19 21:18:10
        隔代亲就是指祖辈对孙辈要比对自己的儿女有更多的耐心,宽容和疼爱。我的孩子是有妈妈帮着带大的,我就我的观察与思考写下我对隔代亲的感触和理解:
        说起妈妈对我儿子的疼爱,用那些 “体贴入微” “无微不至”等词来描述基本算是恰到好处。一顿饭可以喂一两个小时,一天三顿饭下来六个小时过去了,去除睡觉时间,连起来看基本上就是一天一顿饭。吃饭没有固定的点儿,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当然更没有固定的方式。小的爱吃不吃,老的就在拿个碗在边上伺候着。冷了,热热,热了,再吹吹,到嘴里的时候肯定是不冷不热的。只要肯吃,玩着吃也行,看着电视吃也行,边唱边跳吃也行。为了逗她孙子吃饭,我妈妈也是施出浑身解数,把她那一生都没有施展过的才艺潜力全给挖掘出来了。要是小时候得以类似的发挥,那也说不定就是当今的彭丽媛,宋丹丹。有一次儿子咬着我爱人的胳膊,我妈妈在旁边赶紧说:“别动,别把那两个小牙给带下来了。”看着我爱人那痛苦的神情,妈妈又来一句:“别那么夸张,我又不是没有被咬过。”对于妈妈对我儿子的过度疼爱或者溺爱,我开始很看不惯,随着时间的延长,我慢慢的从内心里开始理解甚至接受这种隔代亲存在的普遍性和合理性。
        普遍性:一年春节我去看望曾经帮过我的一个中学校长,我看到他孙子在校长爷爷的头上骑来骑去,奶奶就在边上拿个碗小心侍候着。那样子和我妈妈是一模一样,你要说我妈妈农村人没有文化不懂教育之道,可这个中学校长教了一辈子书,育了一辈子人他不会不懂吧。他懂,怎么能不懂呢,但是到了自己头上就不懂了。这个事情让我看到了隔代亲的普遍性,而且这种普遍性不依教育程度的变化而产生差异。当然身份地位特别高的也许例外,因为我没有见过。作为对这一普遍性作一补充,再加一个朋友讲到的他们家的隔代亲故事:外孙女睡到半夜醒来要看鸡,外公外婆就把鸡捉来放到床上哄她开心;外孙女要看猪,他们就从邻居家买了一只猪养在圈里,后来跑出来时被狗咬死了……
        合理性:隔代亲存在的原因有几个,一是祖辈有的是时间,是全天候服务,他们不关心时间和效率问题;二是自己有儿女的时候多是奋斗的年龄,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及物质条件来关心自己的孩子,这种隔代亲也是对儿女的爱的补偿和延伸。三是在父母眼里看上去很重要的东西,在爷爷奶奶眼里已经不重要了。他们更看重孩子本身的快乐和健康。这一点儿是我的家庭医生跟我聊天时讲到的。我当时听了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确实是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多是处于在社会上打拼的年龄,主导思想是一种竞争意识,我们最希望的是自己的儿女在将来的类似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我们唯恐把孩子惯成那种依赖性强不能独立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的那种。所以对孩子身上释放出来的不利于竞争的信号会放大。而祖辈已经竞争了一辈子了,他们竞争来竞争去发现有些东西在生命的长河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或者根本就不重要。其实依然年轻的我们回头看少年时曾经看得很重要的东西(奖学金,三好生,优秀班干部……),现在也会觉得很没有那么重要或者不重要。还有就是在人年龄大些的时候有第一个孩子也多会更加的宽容有耐心,我觉得这也是人生经历使然。 
        对隔代亲存在的普遍性和合理性的认识并不代表我支持我妈妈的做法,但这种认识会让自己易于接受这种看似极不合理但又“合乎其理”的存在。同时也反衬出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我自己所显示出来的急躁与不平和,也就是说我和妈妈在对待孩子上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至于隔代亲的好处和坏处我觉得是一个长期效应或者综合效应,不同性格的孩子在同样的隔代亲环境下其结果也大不相同,笔者在此很难做出评价,但欢迎读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