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话费纳入征信在北美一片叫好 (图)
文章来源: 北方憨哥在北美2007-05-15 07:41:05

昨天,无意看到国内几则官方新闻,谈及在央行和信息产业部达成协议,将电信用户欠费记录纳入征信系统后,在试点省份完成对接和在全国各地推进的消息,中午牺牲午饭,有感而发写了个帖子“惊叹征信率先拿数亿百姓话费说事儿”,对这一举措提出了质疑。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从回帖和评论来看,除了个别左右上纲上线之外,许多是对我的质疑提出了质疑,对国内的这一举措拍手称快,很难得的和中央----人民银行保持了高度一致。 

我们北美同胞,确实是水平不一般,有时候和国人思考问题不太一样,忧国忧民,高瞻远瞩。有时候,当国内一片赞扬声时,我们这边一片唏嘘,有时候,当国内一片指责声时,我们这边却是赞扬声连连,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不愧是移民北美的精英,呵呵。 

我看到国内官方报道,根据最新民调显示,85%反对现在就将话费欠费记录纳入征信体系(附文于后),我也随便的看了几个官方报道和论坛的帖子(你可以随便古狗察看),回复和评论几乎一边倒的是批评、指责、怀疑等,叫骂咱就不说了。而对比我的帖子的回帖,却正好相反。更有人愤怒的把我划到“逢中必反”的队伍,大大的挫伤了我的爱国热情,呵呵。 

为何我们北美同胞对这一举措叫好呢。 

那或许是因为,旅居海外华人,更加的热爱祖国,充分证明了我们海外游子的爱国激情和爱国热情,也进一步给我的忽悠之谈“旅居海外华人为什么更加热爱祖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大家关注祖国的发展和建设,支持国家的改革和进步,不容置疑。 

我和许多北美同胞一样,对国家开始建立信用体系感到欣喜和期待。我们在这里,都感受到了诚信对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呼唤了多少年盼望了多少年的诚信体系,终于在我们的祖国起步了,该是多么的欢欣鼓舞阿。而我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对国家征信体系说三道四,不挨砖头才怪。 

大家或许只看到了我的标题,也许我的帖子的标题无意间有点“反动”,而没有看到我的内容,我通篇没有说过半个字不支持国家建立诚信体系,我多次严重强调应该加速建立信用体系,我更没有说欠缴话费就不能进入信用体系,我只是对--将欠缴话费进入征信体系提出了质疑,即便这样,许多国人同胞对我也是不依不饶,呵呵。 

我们旅居海外,我们人在北美,我们享受着或许相对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我们自然认为,不应该欠缴话费,不遵守“游戏规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样才体现公平,公正,这样才能彼此有信用,这样做,太正常了,太对了,你憨哥有病啊,怎么还斗胆批评指责,不想混了还是咋地? 

或许我们忽略了一点,我们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我们的电话通信费用是多少?所占的比重是多少。相对来讲,我们在北美的通信消费,水电费消费,占我们收入的比例,是相当的低的,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对电话公司,水电公司,深恶痛绝,怨声载道。而国内呢,通信垄断还是存在,通信话费虽然已经有大幅降低,但是仍然是居高不下,百姓对话费的不满对服务的不满多年来一直站在消费投诉的前列,企业包括通信企业的诚信,在国内并没有率先建立,电信企业的诚信,本身也倍受怀疑。 

试想,北美的电话公司本身没有诚信,我们该如何?在北美,即便已经建立了诚信体系多少年,相对比较成熟,但两个月的电话欠费,也不会进入你的信用记录。我的体会,你补交了,就没事了,除非你连续几个月连续好多次不交,人家也是先来信催缴,然后电话催缴,然后停止服务,然后才会报告信用公司,没准还会告你。但是三两个月就进入信用记录的,没有听说过。此外,并不是每个公司都可以向信用卡公司报记录的,报告记录的公司首先要经过信用评级,试想,当今一些没有信用的IP电话卡公司,经常卷了我们卡费就跑了的小公司,能报告我们的信用记录吗? 

我以前工作过的一个小公司,因为财务人员的疏忽,忘记了缴纳洛杉矶郡的资产税,半年后收到了催缴信,而后又收到了罚款通知和催缴信,都无巧不成书的被财务人员给遗忘了,后来上了信用记录,大概是一年以后的事儿了。但是,当公司补交了这个费用和罚款,想取消这个记录,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的,必须保留10年,尽管不会影响公司信用,但是,摆在那里,总是让人看着不舒服,可见,北美信用体系是相对严谨的,也是相对成熟的,也是相对可信的。 

对我们北美同胞来讲,我们或许一个月收入几千块,几十块钱的电话费都不能按时缴,实在是说不过去了,是该罚,我们自认应该罚。可是,你去过国内的贫穷的乡下吗?当我为了孩子上学要凑足路费,当我要从鸡屁股眼里抠鸡蛋来缴话费,我偶尔几个月没有钱交话费,你就让我上了黑名单,来年给庄稼上化肥需要贷款就不能了,那庄稼就要荒废了,我来年吃什么?喝什么?你不要告诉我可以和信贷员求情阿,解释阿,你见过农村信贷员的嘴脸吗?你知道农村信贷里面有多少腐败吗? 

有网友告诉我,信用体系是全民信用,就应该从全民下手,这样才能建立全民信用。我不否认这个举动对国民信用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我从是否应该率先,是否应该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更加公平来说事儿的。再说了,两个月没交话费,就上黑名单,是不是时间忒短了点,忒草率了点。可以修改删除?是不是忒随意了点,空档大了点。我也并非有意说当官的事儿或有钱人的事儿,咱没那个胆,也没那个能量,我是希望把更严重的不守信用的人和企业,应该率先进入信用体系。 

一位网友写的很幽默:“北方憨哥同志,不要对新生事物要求过严,让它在磕磕绊绊中成长,西方民主刚开始也乱七八糟,生命进化了这么多年也才刚有个人样。小平同志当年就知道改革开放会有官倒,中国入世之前就知道会对民族产业造成冲击。衡量利敝要看大局看长远。因噎废食是不对的。中国从银行和电信入手搞信用体系是想走捷径,当然会有很多问题和风险,但问题只有发现以后才能改。你以为电信愿意淌这浑水?你知道这得给他们增加多大成本?光增加应付投诉的人工就不得了,更不用说网络和服务器的投入了。但这体系一但建立起来,水费电费什么的就可以搭顺风车了。然后交警公安法院什么的也可以上了,大连锁店也可以上了。磕磕绊绊地磨合上五到十年,银行就敢大发信用卡了,小商小贩也敢收信用卡了。一个新的系统刚上时成本很高,只好让国有大型企业电信同志先上了。” 

网友的评论说:“你问在美国两个月没交话费就记入您的信用纪录你满意吗?我认为很正常。你没交话费是事实,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个公平的信用制度就应该建立在事实上面,不可以把感情也算进去”。我回复说道:您说的太对了,知道您为什么愿意吗,那是因为“一个公平的信用制度就应该建立在事实上面,不可以把感情也算进去。”而国内有些事实是,银行数以多少亿的呆账坏账还在库房趴着,数以多少万计的经济案件判决都无法执行,这些对信用毫无影响,而普通老百姓区区几十元的两个月欠费就要率先进入不良信用记录,您觉得是应该的吗,您觉得公平吗? 

一位在北美从事了12年信用工作的网友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他认为在中国做这件事情是很正确的事情,我想他指的就是建立信用体系。他认为此举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将会是我们的社会更加健康,更加严谨,更加成熟,将会使消费者从经验教训中学会诚信,我非常赞同。我也感动:任何争论都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飞奔向前,我们的系统将会更加完美,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我们人在北美,我们总在倡导民主阿,自由阿,要人民的选票决定政府的去向。但是,当今天的官方媒体民调,对这一举措持否定态度时,你又该作何评价呢,你千万不要告诉我,是人民素质太低,是人民太自私,是人民不讲信用。我明白,推进每一步改革牵涉到个人利益都很艰难,但是我们为了克服这些艰难,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方式方法考虑的更周全,更合理,更公平些了呢。 

(说明:本文及其上文,系茶余饭后忽悠之谈,并非完全本人观点,就事儿说事儿,对某个部门和某项决策提出质疑和自己的意见,是平民百姓的权利,并无任何恶意,请勿左右上纲上线。普通百姓,随意畅谈,文字难免不严谨,没道理,不合理,欢迎拍砖指教,谢绝有关政治政党之评论,谢绝侮辱谩骂和人身攻击, 所有侮辱谩骂均归属发布者自己,恕不回复。敬请各位海涵,憨哥这厢有礼了,谢谢) 

[附文]85%受访者反对话费记录进入个人信用档案 

新华网北京4月30日电 《中国青年报》30日公布一项关于个人信用档案的调查,结果显示:85%的人反对电话缴费记录进入个人信用档案。 

    这项调查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17821人参与。 

    根据央行和信息产业部此前达成的协议,电信用户的缴费记录将进入个人征 

信系统,进而影响其申请信用卡和住房等消费贷款。 

    调查中,72.2%的人认为,电信企业收费难以保证公平,自身信用就值得怀疑。两个月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去年全国查处价格违法案件情况显示,“通信运营商提供套餐、短信、手机上网等服务存在一定价格欺诈行为”。 

    人们反对的理由还包括:57.5%的人认为,有很多欠费都不是恶意欠费,通信企业还无法对其加以甄别;43.4%的人认为,很多人不是用自己的身份证购买的手机卡。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援引了不久前重庆一家媒体揭露出的“最牛身份证”:一位女士去申请自己的第一个手机号时,却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已经申请了2000多个手机号,而且其中的100多个已经欠费。 

    调查中,只有25.3%的人从来没有过欠费记录。89.7%的人认为,从自己和周围朋友的经验来看,电话欠费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得已而为之,通信企业的服务方式有待改进。 

    报道说,人们对电话缴费记录进入个人信用档案的怀疑和反对,甚至影响到了人们对个人征信系统的态度。 

    一位参与者说,“我本来是赞同建立个人信用系统的。但是如果像现在这样,只针对个人信用却不考虑企业信用,这样的系统我反对。”这样的意见在调查中很有代表性。 

  

编辑: 黄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