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串起离别
文章来源: 陈默2011-01-17 18:33:29
【前言:前两天写的《有子如斯》,加了一点感悟,换了一个题目。看过的同学请见谅。】

上星期那个风雪之夜,小帅从回来了。

幸运地是,从温哥华过来的飞机如期到达,虽然已近子夜,虽然漫天飞雪,我们还是慢慢地开回家了。

在北京工作了大半年,我原先很担心浮躁的大环境会让他有所改变。但在机场闸口远远看到他的身影,我就知道还是我的小帅。依旧是毫不张扬的穿着 – 兔灰的半长呢大衣;里面是驼灰毛衣、暗绿仔裤;黑色平底皮鞋;依旧是短短的头发、明亮的笑容。

拥他入怀,满心欢喜。

我平时是工作不惜力的人,没有家累,早到晚走是我一贯的作息。但办公室所有人都知道,儿子回来,我就放下一切,天天休假了。

不上班不是为了在家照顾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只是因为,我预感到他今后的生活方式。我知道,每一次团聚都将是如此宝贵,不容浪费。

我们一如既往地花了很多时间倾谈。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旅行,关于时尚;关于家里的大小事情,关于未来的梦想和期待……我真的是非常非常享受这种畅所欲言的感觉。我和他父亲都说,和儿子交谈,就好比和二十年前的自己交谈,那种亲切和温暖,AMAZING!

我们在做父母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错失和遗憾,但最值得高兴的是,多年来,我们是一个TEAM,我们的家风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放在明面上畅谈和交流。我们各人有各自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亲密无间。

常有朋友问,孩子在TEENAGER的时候,有没有交流上的困难?我觉得,困难常常是父母自己的心结。即使是有些不易启齿的话题,比如酒精、毒品、性,父母也有责任向孩子表明态度,并督促孩子走正确的路。挑一个安静的晚上,泡一杯茶,娓娓道来就可以了。

我就曾和孩子谈到很多自己青春的迷茫和不羁,一路走来的领悟、错失和纠结。我宁愿做他真实的朋友,而不是粉饰太平、貌似完美的母亲。

我曾经一直期望他像父亲,也一直嘱咐他多和父亲学习。但长大后,他的性格、为人、长相都越来越不像爸爸。父亲,成为他心里的偶像;母亲,成为他永远的朋友;而他,是一个不同于父母的自己 – 这样也很好。

我曾经很自责,不会打理家务,不擅厨艺,这样的妈妈如何让儿子思家呢?好在,爱,似乎成为更强的纽带。

儿子理解父母的生活选择,我们也尊重他的一切决定。他休学去工作时,我心里有点纠结,但还是无条件支持他。他决定回来继续学业,我也张开怀抱欢迎他。

儿子这次给我的礼物让我很感动。我在两三年前曾经对欧米伽很长草,也曾在博文《两块手表》中说:“(欧米伽)戴在美人妮可儿手上,的确是不寻常的好看。正准备在一双老手还没有青筋毕露的时候,买一只欧米伽美一下……”后来,经济大环境一泻千里,我也有了危机感,这事就放下了。

儿子是不读我的博客的,那么,他就是读了我的心了。

看看他用自己挣的钱给我买的手表。这款镶钻的CONSTELLATION曾是我最动心的款式,简洁大方。


虽然这次他正式工作了半年多,有了一笔DECENT的收入,但这款表的价钱,对一个学生来说,真不是小数目。何况,他是一个爱时尚的孩子,这笔钱,如果用在自己和女朋友身上,可以做多少享受的事情啊。感动至深的,不是手表的价值,而是他这份忘我的情谊。

在他十一岁时,我就看出他的细心。我们秋天时一起去书店,我翻看画册《1000 FAMILIES》,觉得挺有意思,但不值得收藏,就没有买。圣诞节时,小帅给我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盒子,里面是彩纸剪的小星星,覆盖着二十元钱。他说:“妈妈去买那本书吧,我送妈妈作为节日礼物。”

那本书,一直放在我的床头。

后来,他每次给我买的礼物都是我心仪,但不舍得买、或是没有来得及买的。我非常感动于这份心心相印。

近看一下 – 请理解一个妈妈的感动,本意不是BSO,就算是,也理解一下吧~~


既然显摆,再来一个也无妨  看看小帅的同学小归海送我的新年礼物。我很喜欢,当时就围上了,现在天天戴着。

我对小帅交往甚好的北京小留朋友们,是像孩子一样对待的。尤其是小归海,曾在美国生活,后来随父母海归北京,又回流来美念书,我们之间共通之处更多一些。我不是贪图孩子的礼物,而是欣慰于他们的懂事。懂得APPERICATE长辈的一些付出,贴心地送上阿姨喜欢的东西。这样懂得礼尚往来,对于一个二十岁的男孩是很可贵的,也有助于今后自己的发展。

再秀一个让我感动的礼物:小帅奶奶给我的百福十字绣。八十多的奶奶一针一线绣了一年多呢。这份厚礼,温暖我心。我要在过年前送到店里镶上镜框,拍了相片给奶奶看。



这次,我告诉小帅,我在博客里说的是真心话:“从今往后,我将是你千万里外遥遥祝福、默默守候的母亲;是你偶尔返家时青梅煮酒、把盏夜谈的朋友。”

从儿子的成长中,我们父母看到自己曾经热情的心和无边的梦想。有子如斯,是我们这一生最大的成功和安慰。其他的一切,都不足与此相比。

谢谢大家。与家长们共勉。

(January 19,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