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故事(夏天最后的几句牢骚)
文章来源: 陈默2009-06-24 18:08:44
昨天跟地主的贴,关于海龟留守一类的。我说呢,当年我出国的时候,很多同学在国内奋斗也很辛苦。现在呢,他们赶上了发展的潮流,倒是常有人为我抱不平,说我在国内的话可能过上“一双手除了洗脸什么也不用做”的日子(夸张一点啊)。我说我呢,倒是不后悔,因为人不能什么都占着,我出国这份经历也很值得。我还提醒大家不要告诉我为什么要后悔,这样,也许我来不及知道要不要后悔,一生就走完了。:)

不过,还是有人提醒我。有朋友说,往往说自己不后悔就是潜意识里有需要后悔的东西(大意)。

我看了思考良久,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我想到不知哪里看来的一个关于肺的故事,大意是说你平时会感到肺的存在吗?不会。等你唠叨你的肺昨天好像不舒服,但今天好像还不错什么的,就是肺有问题了。婚姻(及一切relationship)亦然。左思右考或是刻意晒恩爱的时候,就是心里底气不足了。

作者用肺的事情比喻婚姻和两性关系,其实可以用在其它方面,比如工作。

其实我这两天心里是点小波澜,小牢骚。关于工作,关于未来。

上星期五收到的两封email,两个天马行空的人,告诉我近期的旅行和工作计划,让我心里好生羡慕,更确切地说,有点……嫉妒(鄙视自己一下哈)。

这两人,一个要去非洲工作顺便旅行一段时间,一个要独自去法国南部过夏天。羡慕的不是他们的旅行-我自己买了票也可以去-羡慕的是他们常年来独立而坚韧的生活方式。对那个从不考虑归期的男人,去非洲,哪怕去火星我也不吃惊。要去法国南部的女孩子,是家里的亲戚,很小出国读书,生活、感情也有很多挫折,但依然坚韧,依然快乐,依然漂亮,不屈服压力而草草选择所谓的稳定。很不容易。

反观自己,二十多岁时喜欢自由和独立的生活,也选择了那样的工作,没有被早九晚五而困死。为了孩子放弃之后,就一直没有回到那样的轨道。孩子上大学之后,我在年度总结中对relocation的选择说了Yes,但在老板的暗示下,我又关掉了。因为,我不确定还能不能适应新的生活。

其实,现在到处要省钱,谁给你这个小萝卜relo啊?但我沮丧的是自己的瞻前顾后那份怯劲。

多年来,在工作中“爬梯子”的愿望是司马昭之心,虽然没有爬几级,但那样的热情让我觉得routine的工作也充满了生机。但近年来,常常有身边的人们开始担心我未来的走向。让我也开始疑问-我真的要像同事们那样在这里做三十年?毕竟,我们是离乡的人,难道白发上头了还要漂泊在外,每年算计着自己的假期去看家人孩子?

前两天看了《革命之路》,男人对女人说:等我升了级,钱多了,我们可以去旅行啊,搬个大房子啊,你就不会那么闷了。不必一定要去巴黎啊?其实,两人的理念是彻底拧了。巴黎,只是一个符号,是女人的心里的一个梦,是对另一种充满张力的生活的向往。phisically去不去,并不是关键。去了,也是一样要柴米油盐、吃喝拉撒,但可以有一种时时刻刻feel yourself的感觉,至少,自己觉得自己身处产生这种美好感觉的氛围中。

这种细细地感受生活、感受自己、在心里微笑的感觉,我觉得我是懂的;我觉得我也曾经在很长时间中有过,但现在不幸地渐渐离去。

我也天天感恩,在风雨飘摇之际仍然能有如此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任是梦想在眼前,也没有勇气去抓住。所以,也没有必要问自己:充满张力的生活,我还有信心、有能力去争取吗?虽然在自寻烦恼的时候,比如这个恼人的雨天,我还是要问。

打电话祝贺父亲节时,孩子爸爸重复了他以前说过的话:“记住,不要向生活妥协”。呵呵,有的时候,还是男女有别的。男人只要身体强健、内心坚韧、有事业后盾,任何时候都可以驰骋天下。女人就不同了吧?我那去法国的亲戚女孩子,又能坚持几年呢?

我想,我一向喜欢坚韧、独立、自我,并让我仰望的男人,不仅是自己的口味,也是因为他们身上寄托了我自己的很难实现的理想吧。

夏天,是热情的季节,是party、烧烤、海滩、渡假的日子。我也要开始这些事情了,要减少在网上的时间了。所以,希望这是今年夏天最后的牢骚。

胡言乱语,见笑了。

(June 24,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