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野花-生命的感觉
文章来源: 陈默2008-03-23 18:10:38

(序:首先谢谢quinster。在文学城的《摄影沙龙》和《世界风情》可以欣赏到quinster的大量佳作 。也谢谢我在“城里”的好友旁白。)



上周在朋友旁白的博克里看到 quinster 在死谷拍摄的两幅野花照片, 非常感动和震撼

周末时,秀给R看,对方的第一反应是:我想吧,这照片可能是如此如此拍的 …… 用光应该是这样这样,角度大概是那样那样 …… 唉,男人,想到是首先是技术参数。没辙。

再把儿子招过来:你不是快上大学主修摄影了吗?从这两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儿子咧嘴一笑:我看到了爱情!热恋中的少年,大概看到一颗土豆也会想到爱情。不过,我还是很赞同他,因为,我也从中感到了爱。

又把它们发给好友,然后兴致勃勃地打电话过去追问。姐们一本正经地说: “ 这个周末很不平静 ,你知不知道?台湾在大选、西藏在闹事、股市一泻千里、油价突破四块,你老人家却在看野花? ”

我“噗哧” 一下笑了。我说政治和历史是我的弱项,我就不参言了,留给男人们吧。我为我的祖国和同胞们祈祷,希望生命得到尊重,希望一切平静渡过。我也希望美国一切走上正轨,这里也是我的国家啊。但是,野花还是要看的。3月21日是春天开始的日子,生机勃发的季节又来了不是?

我当时看到这两幅照片,留言说: “这两张照片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生命的顽强,以及对爱的等待和渴望......从来没有想到植物会让人感到这么有人性。”

旁白回复说: “ 对了!就是这意思......这棵花充满了一切.....最后的那抹温暖后, 将是夜色,将是寒冷,将是孤独..... quinster 到死谷去过20多次吧!他的死谷的照片可以将你感动的流泪! ”

真高兴有这样的朋友,有这样的共鸣。

说实话,我有时会为自己的风花雪月而暗自脸红。常有人说,在我这样的年纪、以我这样的经历,讲究的是 “有城府 ” ,日子要风调雨顺、一丝不苟地过着才算好。而我呢,心里的温暖和驿动,常常是说来就来,可能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是一段文字、一幅图片;也可能是别人讲的故事、一个偶然看到的场景;或是自然的美景孩子的笑脸 ……

据说,人是否善感、是否快乐是由基因决定的。这么说,我要感谢父母虽然我的善感给我带来一些烦恼和不安定,甚至有人担心我是生活在 “fantasy” 中,我还是很感恩这种状态。能时时感觉到自己洁净而有活力的身体、柔软而温暖的内心,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了

记得两年前儿子决定学艺术,我有点现实的忧虑:怕不好找工作嘛。我说:你功课多好啊,什么专业考不上,艺术的路多窄、多艰辛啊?小子一脸严肃地说: “我有一颗自由的心” 。这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让我决定力挺他。

现在我们谈心时,常互相勉励:人生就是平衡,在时间、金钱、感情之中平衡。心中的爱和自由是永远不能放弃的。违心地做事做人,永远不会快乐。但要能坚持不违心,至少有个基础:能较好地维持自己的生活,从而才有资格谈风花雪月、理想激情。另外要不贪心,要懂得有舍有得。

所以,生活其实很简单。像这两株野花一样满怀期待,顽强生存,就会有生命的美丽和热烈。

(March 2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