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东西”(43 quarant trois)
文章来源: 辛泰浩2012-07-02 06:54:20

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有一个跟帮子,赶潮流的习惯。

在中国解放后那些受苦大众,翻身作主人的年代,人们都喜欢当“主人”,

于是争前恐后地“装穷叫苦”,“文革”潮流滚滚向前的年代,人们

又争相显示出“根红苗子正”。连人们的姓名都改成“X红”,X东”,

Y军”,Z锋”等等。亿万大众争当“三好学生”,“四好连队”,

“五好士”。改革开放后人们“竞相下海”,争当“万元户”。

而今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层出不穷。

在当年样板戏盛行的时候,人们喜欢“李秀梅”,“杨子荣”,“高大山”,

而今人们争相消防黄头发,长眼睫毛。

世道在变化人们就像那浪里的舟,水涨船高,随波逐流。

中国社会如此,日本社会也何尝不是如此。

在当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日益强大野心不断滋长的年代,日本人想到的

都是掠夺,开拓移民,进出殖民地。

中日战争正酣的年代人们都想到的是积极参军今后当英雄的征服者。

战败后的日本人又精神虚脱埋头建设废墟中的日本,朝鲜战争中闷声发大财。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泡沫经济,人们想到的是“土地”,“房地产”。

经济泡沫破裂后人们又意气消沉,一蹶不振。20多年来日本人生活在

下滑、右肩向下一样的负增长,通缩螺旋式经济环境中。

日本在上升为经济第二大国过程中曾经不可一世的“购买世界”雄心

已经不复存在,现在更多的是少子化、高龄化的国力低下的嗟叹!

 

当年日本人总觉得是“天孙降临”、“世界强国”、“亚洲老大”,总是不可
一世地自大骄傲狂妄。

在经济泡沫年代人们很“谦虚”地称自己为“中间阶级”,“中流社会”,
“中等水平”的生活。

而今再也没有那种底气称自己为中等阶级了,反而自虐地开始“叫穷”起来。

 

今天日本人在网络上说“中国と韓国の人間をみ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か?
全員狂犬病みたいになってます、本当に。だから
能天気日本人で良いと想います。

(你见过中国和韩国人吗?全部都象得了狂犬病一样,真的。所以还是咱乐天派的

  日本人好)

日本人经常使用的一个俗语单词就是“No Tenki,据说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

汉字从“脑天气”,到“能天气”, “能转气”,再到“No天气”。

意思就是一样: 能天気慢条斯理,心眼儿不多,人老实巴交,便宜菜,简便

不费事儿:近义词还有“极乐蜻蛉(tonbo”,“乐天派”,“乐天家”,

“吞气者”,“气乐人间”,天然惚(boke)”,甲斐性无,

木偶之棒(Dekunobou)”、無邪気,乐观享乐”。

日语里的“脳天(汉语意思天灵盖),引伸为不拘小节。

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一个羊群效应极大的国家。

在这个层次上讲与欧美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在法国,如果有一部分人说“东”肯定有相当部分人说“西”。

你喜欢长头发,我就西化“光头”(Head Skin),你西化金发女郎,我就西化

和眼睛眯细眼。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有一种“过江之鲫”的行为心理。

这就像返国的野牛一样到时候成群结队地翻山越河地寻找新地而团体行动

不约而同。

日本這“東西”不同却与中国南北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