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感谢柴静的孩子
文章来源: 大臭臭2015-03-04 06:09:33

           网络图

柴静的《穹顶之下》爆红引来网络热议,我也像大多数人一样认真看了她的“巨作”。

说实话,应该感谢她的孩子,才促使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和耗资百万用新闻报道的方式,把中国的环保劣质问题(主要是空气污染、雾霾问题)摆在了大众眼前,引起民众的极大反响。

否则,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何时才能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何地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空气和河流严重污染问题呢?!

正如柴静本人讲的那样,要不是她生了一个患有肿瘤的孩子,她能注意到雾霾和空气污染问题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吗?

于私,孩子一出生就要接受手术,这无疑刺痛了柴静的心。为了让自己孩子以后能健康的活下去,柴静利用记者身份,进行了大量的采访,用新闻报道的方式,把雾霾和空气污染问题置于大众面前。

于公,经她新闻工作者的手法,就引发起社会轰动效应,从而引起政府高度关注。所以说,我们真应该感谢她的孩子。否则她会做《穹顶之下》的报道吗?!

无论怎样,于公于私都应该称赞柴静的穹顶》之作。是她让中国雾霾问题劲爆,是她让中国空气污染问题劲爆,从而不得不引起全民及官方乃至世界的注意。

众所周知,科学是被要求严谨的,任何数据都要求准确,因数据是理论的依据。那么新闻报道是不是也要讲究实事求是呢?

柴静在《穹顶》中所罗列的数据和图表,都有夸大其词的痕迹,故意用夸张手段来劲爆吸引民众眼球,这算不算造假?也许新闻效应就是这么来的。

从《穹》片中可以看出,柴静非常痛恨雾霾,痛恨煤炭工业给她和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她在片中解释雾霾和PM2.5之间的关系时,完全是个外行充当内行在那里说教。

让我最不满意的是,柴静一点都没有提到中国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们,已经默默无闻地在为研究治理空气污染和雾霾做努力。也许她不知道,也许她不以为然,因为她不懂科学,不知道科学的重要性!

据我们师弟告知,以前我们所在的研究所,是最早开始关注雾霾问题的,十几年前科学工作者们就开始研究治理雾霾了,而我们研究所是最早向科学院提出申请治理空气污染研究经费的。

可惜,那时研究治理空气污染和河流污染这些项目,一直都没有引起广大民众和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直到近几年,随着雾霾情况越来越严重,政府开始重视了,中科院还设立了治理雾霾的专项经费和研究人员。

这说明,不是柴静一个人唯独清醒,不是她一个人知道雾霾对人体有伤害,不是因她的呼吁才见微效。中国的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们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这里提一下,中国的河流污染也非常严重。有不少记者作了相关的报道,可是成效不大。是不是应该请著名的柴静记者劲爆一下中国的河流污染情况,再做一个什么《穹?》来引起关注。

最后,真心希望柴静记者再接再厉,继续劲爆中国的河流污染问题,食品劣质问题,或其他更多的污染、劣质问题。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或者家人受到了什么伤害后,才运用自己记者的身份去调查、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