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三百年殖民”
文章来源: 悟空孙2019-11-01 14:17:18

先讲一个微信上流传的笑话:爸爸对儿子说:你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到垃圾桶里,重新再捡一个。儿子答:你再捡一个也是不听话的,那是别人爸爸扔掉的。

“你再不听话……”,这下面可以有很多选项,打断你的腿啦,扔出去喂狼啦等等。可是有哪个父母真这么做吗?恐怕没有。这句中国父母口头禅其实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抱怨,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同样,我相信刘晓波绝不会真的无知到认为当今世界上会有哪个国家对中国进行“三百年殖民”,刘晓波曾解释,单把这句话挑出来是断章取义。他说:“三百年殖民地”这句话的本意“不过是我至今无改的信念的极端表达而已,即,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经过长期的西化过程方能实现。”

如果完整的看1988年的那段对话,三百年殖民是顺着一系列的话题延续下来的,从对教育制度的批判,到对西方汉学的批判,对“河殇”的批判,进而对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反思,最后谈到香港,刘晓波才说:“香港一百年殖民地变成今天这样,中国那么大,当然需要三百年殖民地。”1988年的香港比之当时的大陆,情形是不言而喻的。

政治不正确的说,一件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环境下,殖民未必就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香港成为殖民地的一百年,没有发生过流血革命,没有发生过反右、大跃进、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也没有发生过“二二八”惨案,相反,这一百年里,人民安居乐业,勤奋工作,把一个小渔村建设成一个开放、自由、法制、繁荣的“东方明珠”,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自由、最富有的地区之一(至少到1988年)。同时香港也保留着相对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香港人民到今天也没有抱怨过殖民吧?

再做一个不恰当的假设,当年大英帝国把大清打得满地找牙的时候,如果维多利亚女王的胃口再大一点,大清割让的不仅仅是香港,而是整个中国,那么后来中国人的生活会怎么样呢?是人人都变成了饥寒交迫的奴隶,还是人人都变成了香港人?不知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历史大概没有毛爷爷什么事了。

或许有人会说,刘晓波在宣扬全盘西化,此路不通。是的,一个有着5000年文化传统的国家怎么可能全盘西化。还是看看刘晓波怎么定义“西化”——“ 全盘西化就是人化、现代化……我把西化叫做国际化、世界化。”­­­

看看今天的中国,从立国之本的马列主义,到一系列的制度,法律,还有我们的学校,医院哪一个不是西化的产物呢?走在中国大街上,睁眼闭眼到处都是国际化、世界化。不少城市都在努力让自己和国际接轨,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甚至连我们的文字,都到处充斥着GDP,APEC, NBA,CEO, MBA……。今天,一个国家如果不走国际化不走世界化那就是朝鲜和古巴,即便是这两个国家,也在一点点打开国门,拥抱世界。“西化“并不是妖魔鬼怪。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来批评别人的片言只语,割裂的看,刘晓波还感谢文革呢,其实他是这么说的:“我非常感谢文化大革命。那时我是一个孩子,我可以想干什么便干什么。父母都去干革命。学校都停课了,我可以暂时摆脱教育程序,去干我想干的事,去玩,去打仗,我过得很愉快。”刘晓波真的赞赏文革吗?显然不是。同样,我本人也说过文革在一定意义上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结果成了茶轩的过街老鼠……。记得当时有位平日里倡导学术自由的朋友对我说,文革不是一个学术问题,没有讨论的余地。

回到刘晓波,当年33岁的刘晓波不过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我们自己回想一下自己的33岁,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有什么真知灼见?刘晓波不是国家领导人,我们何必苛求他的每一句话尽善尽美。倒是我们的伟大领袖说过:“中国不怕核战争,准备死三亿人!”总设计师也说过:“杀两万人,换二十年和平发展。”他俩说这话的时候都是七八十岁的所谓智者了,咋不去追究其领导责任呢?当然,我宁愿相信一心为人民服务的毛爷爷不会真拿三亿人做赌注,“人民的儿子”邓大人也不会真的杀两万他的衣食父母。

毕竟,33岁的愣头青早已蜕变成“我没有敌人”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了,30多年前的“三百年殖民”对于评价刘晓波无足轻重,历史会记住一位为了自己的信念把牢底坐穿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