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究竟是谁的菜?
文章来源: 悟空孙2014-10-07 10:20:55
 

朋友转来一篇文章——《我不喜欢这盘菜(告别加拿大)》,文章中列举了作者在加拿大的种种不适应,对比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得出结论说:呆在这儿没有归属感,不如早些走人。
我无意评论作者观点的对错,只是这个话题让我有了剖析自我的冲动。
屈指算来,我自己在加拿大生活的年数今年正好等于我在中国生活的年数,从时间上看,做个比较是公平的,那么加拿大是我的菜吗?
让时光倒退25年,那时候,如果有人问:加拿大好还是中国好?估计此人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神经病。那时,不管是大学教授还是普通工人,出了国没有人心甘情愿回国的。除非迫不得已,即便是大学教授在这里洗车端盘子送报纸也要留下来。现在真的不同了,估计大学教授一类的人没有人愿意留在加拿大,有的来访者甚至迫不及待地就离开这个“不毛之地”。
对我个人来说,第一次走出温哥华机场,看到整洁的街道,一辆辆飞驰的小汽车就不由得感叹:感情资本主义水深火热的日子是这样的啊!到了这里安顿下来,那个小小的地下室就让我羡慕不已:啥时候自己也有这么一个窝多好!到了商店一看,好家伙!商品琳琅满目,竟没有一样东西要凭票,店家还时不时送顾客一件小礼物,嗨,当时真的认为自己投错胎了。
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还没到30年就大不一样了。
当年留下,既有物质上的原因,也有政治上的原因,那种压抑的专制社会的沉闷是现在年轻人无法体会的。但是眼下,去或留已不再是一个物质生活上的决定,更不是一个政治上的决定,而纯粹是个人的选择。不管选择去还是留,都值得尊重。
如果你是来学习的,那么该考虑的是今后在哪里就业,如果喜欢这里的职业并能适应这里的职场文化,而你的专业又不难找到合适的职位,那么你应该留下来。
如果你是来淘金的,以为国外遍地是黄金,有机会挣大钱发大财,那么我劝你马上打道回府。
如果你是来此地探探路的,那么一个阶段之后该问问自己:我能适应西方社会的文化吗?这里的工作是我喜欢的吗?我能接受这里的社会制度,法律约束,气候环境和医疗体系吗?我能放得下国内的亲朋好友和那灯红酒绿的生活吗?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会导致不同的选择。比如有人就喜欢这里平静安宁的生活,而有人觉得是一潭死水,无聊憋屈的不闷死就是等死。
如果你是为了孩子移民来此,那么在孩子和你自己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全盘的考量,这就更是个人的私事了。
至于来了2、30年忽然发觉风景国内独好的,想扔下老婆孩子做海龟的,那更要三思而后行。
就我个人而言,当年是义无反顾地留下了,今天后悔吗?应该不后悔,但是说没有一点点纠结那也是矫情。因为,看看当年那些远不及自己的同学同事们,如今都混的春风满面,腰缠万贯,心里时不时也会羡慕妒忌恨一下:哼!俺当年要是学成回国,那位置还轮得到你?
不是吹牛,俺当年要是回去了,日子一定不错。虽说国内人山人海空气如何如何,地沟油什么的,但13亿人不都过来了?人终究会适应环境的。至于我们这些臭知识分子追求什么“民主自由”,其实国内眼下只要不和共产党对着干,从一定意义上说比在加拿大更自由,只要你有权有地位。不是有人说了吗,国内就是政治上不自由,其它都比加拿大(美国)自由,这里连钓个鱼都规定你能钓几条,咱国内别说钓鱼,只要老子有权有钱,让别人给我送几条就几条!
其实啊,政治如今已经是臭狗屎,大多数人躲都躲不及,谁还主动去惹火烧身呢?老百姓心里盘算的不是“人民”,也不是“人民共和国”而是“人民币”!
大多数中国人其实不在乎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的价值观是功利的,物质的,肉体的,我们2,30年前出国的人如今是没有机会回去了,要是国内给个一官半职外加相当的薪水,海归的人那还不是如过江之鲫?尤其是男人们。其实就精神层面而言,物质肉体的满足在一定意义上也能转换成精神,况且国内那种我们熟悉的文化氛围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最近北美崔哥有一个演说也很火,题目就是《离乡背井来美国,反正我是后悔了》,你不能说他说的没有道理。有的时候,国内的人多少有点盲目崇拜美国(加拿大),而海外的人也在用20年前的眼光看中国。崔哥说:“我们离乡背井,不在父母身边尽孝,来这么远的地方,燃烧了最灿烂的青春,结果只换来一套房子几部车,过个普通美国人的小康生活,这一切都值得吗?”确实该想想。
老崔还说:“不少公知和大V天天都在说美国如何如何好,我就问他们,孙子,你自费来过美国吗?你办过绿卡吗?你在这里生过孩子,养过孩子,找过工作,买过房,买过车,修过车吗?你被美国警察罚过,被邻居举报过,被老板歧视过,被政客忽悠过,被人拿枪抢过吗?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那么你没资格赞美美国。”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人看到这里不禁会nod,nod。
我特别赞同崔哥说:“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好。中国好,你在三天之内就会全部感受到。美国的好,你要在这里住上十年。”我们住了20多年才一点点地感到加拿大的好,我们当年在流血流汗的时候,如果中国像现在这样五颜六色充满诱惑,我还真不敢说我是否有勇气在加拿大坚持下去。
这,就是我们为啥如今面对加拿大这盘“菜”夹着筷子问自己:这到底是不是我的菜?
不过,今天的我真的不后悔。我心安理得地吃着加拿大这盘菜。因为,奋斗到今天我物质生活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至少衣食无忧,略有闲钱,这不就够了?到了这个年龄,更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好在我能接受并欣赏加拿大的文化和它大多数的风俗和人情。这就够了。我留在加拿大,更多的是出于物质和文化上的选择,和政治无关。
我欣赏这儿无拘无束的生活,喜欢舒适宜人的气候,纯净的空气洁净的水,更喜欢这儿田园般安静的日子,和蔼友善的邻居甚至陌生的路人,最重要的是我上班不用拍领导的马屁,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不加一分钟的班,挣的钱自己想怎么花怎么花,不用和谁攀比,不必在乎别人看我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开什么型号的车,住多大的房子,儿女上什么学校……。
当然,中国也是我的菜,有时间了买张机票就回去了。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两面通吃难道不好嘛!
这不是说我们在加拿大就一点没有烦恼,这不,前一阵教师的罢工就让我们看不懂,难道民主就是借“为了孩子的利益”让孩子们没有学上?再看看这里教育的总体面貌,美加的基础教育越来越走下坡路,亚洲,尤其中国在Pisa等考试中异军突起,令欧美跨目相看。虽然我们经历过那种教育的人知道其中的问题,但是欧美教育如今的困境也十分令人担忧。东方在向西方靠近的时候,西方也睁大了眼睛看东方。
不过说到教育,其实中国人心里是明白的,咱的孩子就是会考试,Pisa成绩是唬洋人的,如今国内的家长不还打破头样的把孩子往国外送吗?想到这一点,我更不后悔了,要是我当年回去了,如今正为孩子的教育发愁呢!我一定会后悔:当年要是留在加拿大多好啊!
人这一辈子总面临各种选择,没有一个选择是最完美的,但你必须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去做,有句名言说的好:
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