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人
文章来源: 悟空孙2012-07-17 13:18:48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这部关于“吃”的电视系列让人们重温了中国人传统的饮食文化。

短短的 7 集,无法囊括包罗万象的中华饮食,尤其是无所不包的食才,更只能一带而过。

众所周知,中国人在饮食取材十分广泛,尤其是某地区的人,只要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土里长的,水里游的,几乎没有不敢吃的,当然“两脚的爷娘不吃,四脚的眠床不吃”,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能入口的呢?——“飞潜动植皆可口,蛇虫鼠鳖任烹调”。

有记载,早在南宋时期,某地人就“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至清代,什么犬、猫、蛇、蜈蚣、蛤蚧、蝉、蝗、龙虱等,几乎无不可入馔。当然,这里面自然也包括老鼠。

1743 年,有一个叫约翰·洛克曼( John Lockman ) 的神父在《耶稣会士书简集(Letters Edifiantes et Cuieuses, Ecrites Des Missions Etrangeres Memoires de la Chine)》中就说:“中国人什么肉都吃,他们吃青蛙,这在欧洲人看来是很恶心的,但他们认为味道很好。吃老鼠似乎也很正常,蛇羹甚至享有盛名。”

在另一些人看来令人作呕的老鼠,到了某个地区确成为美味佳肴。这决不是什么秘密,宰杀,烹制老鼠在街头摊位上就堂而皇之地进行着。

难怪最近冒出了一条让人匪夷所思的“新闻”—— 巨恶心看街头烧烤怎么把 老鼠变乳鸽的 ”。 “新闻”的始作俑者固然居心叵测,而拿个鸡毛当令箭的,也不动动脑子:既然要做假拿老鼠充乳鸽,为何在大庭广众之下作伪呢?食客进餐馆之前看到宰杀老鼠,进去坐下后相信自己吃的是乳鸽?中国人谁没吃过乳鸽?盘中的乳鸽咋没有头没有翅膀?用老鼠代替乳鸽,成本又能节省多少呢?

正宗烤乳鸽:



事实上,如今把老鼠当成“四害”一除,其身价反而大增,这不,媒体早有报道: 冬令食鼠餐馆火 老鼠 " 价 " 高匪夷所思

具体什么价格?据报道: 深圳惊现售卖 田鼠价格 比猪肉贵几倍 ——“每公斤 100 元,少一分都不行。”

再来看看乳鸽: 广东地区 乳鸽 、老鸽 价格 —— 三鸟批发市场 乳鸽 14.0  元 / 个 ;老鸽 25.0  元 / 个 ; 2012 年 7 月 6 日山东泰安地区乳鸽价格 : 13 元 / 斤、 15.5 元 / 只。

有拿鱼翅冒充粉丝的餐馆老板吗?

其实,网上流传的老鼠变乳鸽早就被揭示了真相:照片是真的,沒有做过加工。照片中的田鼠的确是炸好后提供給顾客食用,但不是当乳鸽來骗人,而是真真正正以田鼠作为菜色。

图片的出处是 2004 年 1 月 19 日苹果日报副刊一篇名为《金黃酥炸鼠入饌作主菜》的报道,图片一模一样。

真相大白了。值得思考的是:舌尖上的中国人为啥什么都吃?如今又为啥人人“恐吃”,一有风吹草动就谣言满天飞?吃吃也就罢了,可惜大老爷们都吃成长舌妇了。

真的信仰危机了,根源何在?文化呼?体制呼?政治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