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博文
(2023-12-18 23:25:37)

现在,宇宙有三十七万岁了。它看上去像一个膨胀的白色偏黄的光球。因为物质的引力吸引作用,膨胀速度正在放慢,降温速度也在放缓。宇宙从橙色到红色,慢慢变暗,最后逐渐消逝在可见光之外。而温度也降到六十开氏度,也就是摄氏零下两百多度。宇宙一遍黑暗而冰冷。大概人生几十年总会有消沉和挫折的时候。而人类文明也是如此。古希腊的迈锡尼王国十年征战特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15 15:11:30)

1964年,在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接管了一台废弃的卫星雷达通讯接收器,交给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两人做天文研究,探测银河星系发出来的射电微波信息。贝尔实验室一贯有基础和应用科学方面的深厚传统。一百多年的历史里,贝尔实验室曾九次荣获诺贝尔奖,其中就有一项半导体晶体管的伟大发明和两名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和崔琦。彭齐亚斯和威尔逊首先修整接收器。这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13 21:03:11)

在勒梅特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同时代以及以后的许多年里,物理学界还有与之竞争的其它理论,比如稳态宇宙理论。大爆炸理论的确立和发展完全得益于一个富有个性和传奇色彩的人和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观测发现。伽莫夫于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的敖德萨,曾经师从弗里德曼。年轻的伽莫夫因为核物理学的卓越研究崭露头角,声名鹊起。他在二十八岁时入选苏联科学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11 22:21:39)

此时的宇宙就像是一锅翻滚的粒子汤。标准模型里的基本粒子和反粒子都在以光速或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和碰撞。宇宙继续膨胀,继续冷却。到了宇宙创生之后的十万分之一秒时,宇宙的温度降至一万亿度,相当于一亿五千万电子伏特。这时,强相互作用的耦合力增强,夸克和反夸克被永久束缚在重子和介子里。在宇宙温度连续下降的过程中,有几种粒子行动在同时进行。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09 23:25:24)

1978年秋天,古斯在康奈尔大学做粒子物理学的博士后。他正患上支气管炎,但还是参加了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家迪奇的一个讲座。迪奇阐述了宇宙学里的平坦性问题。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会使空间弯曲。而在宇宙大尺度上的观测说明宇宙是非常平坦的,意谓宇宙整体上类似一个欧几里德空间,曲率接近于零。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巧合。宇宙的空间曲率会随着宇宙的膨胀发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07 21:00:34)

康德在人类理性的哲学研究里曾经提出二律背反的现象。人们可以通过逻辑的理性推理得到两个相反而又矛盾的命题,比如,一,时间有起点和空间是有限的,对应无限的时间无起点和空间是无限的;
二,物质由不可分的单元组成,对应物质是复合和无限可分的;
三,世界在自然法则之外还存在自由意志,对应世界完全由自然法则决定,没有自由意志;
四,世界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06 22:48:58)

一百年前,人们对宇宙的了解非常有限。所有的星体都被认为属于一个大的系统,就是我们的银河系。其中有一些模糊的气状的物质,称为星云,但不知为何物。1923年,哈勃仔细观察标号为M31的星云,发现其中有几个造父变星。现在我们知道造父变星是进入老年期的不稳定恒星。它的外部气团会不断的快速收缩和膨胀,导致温度和光亮周斯性的变化。在夜空中不动的北极星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04 21:20:40)

四一路走来的宇宙 哈勃几乎传奇的一生无疑是当时乃至如今美国人自由不羁的精神写照。1889年,哈勃出生在密苏里州,小爱因斯坦十岁。1900年,哈勃全家搬到芝加哥的郊区。不远处的橡树园,一个小孩刚出生不久。他就是后来著名的浪子海明威。哈勃少年时就身材高大魁梧,很有运动天赋。1906年的高中田径运动会上,他在撑杆跳,铅球,铁饼,链球,跳高,和接力跑等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织梦幻的人·附录语》找到一些有意思的旧照片。无意还原超现实主义的历史。姑且就此作为这个系列的结束。布列顿在1924年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超现实主义真正从达达主义中剥离出来。布列顿有好多个中文译名(布雷东,布勒东,布洛东等)。超现实主义原本是阿波利奈尔描绘夏加尔早期巴黎时期绘画的用词。但夏加尔一生从没承认自己是超现实主义风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织梦幻的人·埃舍尔篇之二》很多人想弄懂埃舍尔绘画的玄机。数学教师恩斯特曾写文章,将埃舍尔的绘画分类讨论。除了平面构图,埃舍尔另有许多的版画描绘立体空间的物景。埃舍尔自己也曾撰文阐述。埃舍尔认为人类的视觉感知是平面的。外界景象无论远近投影在视网膜上。但是人们会本能地将平面影相作立体的解释。埃舍尔的绘画正是欺骗这种本能,让人的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