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博文
(2024-01-12 17:26:02)

记得三十年前高三时有这样的念头,如果不去读物理的话就去上美院。现在想着这想法很是有些稚趣。如今在工作上多多少少免不了触及到物理。至于书法,在跨过太平洋之后的二十年里,却没有提笔认真写过练过字了。即使如此,期间依然没有终止对书法的断想和感悟。而今已是“白发宫女在”,却不妨“闲坐说玄宗”。追忆一回过去的时光。
大概每人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1-07 22:29:09)

现在,我们对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也同样无法确定。普通物质是标准模型里的基本粒子的组合。暗物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它可以是标准模型中尚未发现的粒子,也可以是某个或者某类超对称粒子。如果被证实,这将是物理学上革命性的新认知。但是我不相信所谓的量子弦和量子圈。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物理世界是一个特别的十一维的空间。即使超弦理论的数学形式非常完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1-06 10:14:00)

好了,如果我们重新思考康德的二律背反,我们仍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但是,在现代科学的框架下,这些问题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时间存在的意义在于世界上事物的变化,或者说宇宙状态的变化。同时,时间的特征由宇宙自身的结构决定。古希腊的芝诺曾经提过一个有意思的阿基里斯问题。在荷马史诗里,阿基里斯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盟军请来的骁勇大英雄。芝诺设想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1-04 18:06:38)

以前阐述过,II型超新星爆发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红超巨星,再在坍缩之后的终极行为。宇宙中还有一类Ia型超新星爆发。设想一个双星系统。其中一个是碳氧白矮星,而另一个可能是红巨星。白矮星从伴星不断地吸收物质。当白矮星的质量刚过1.4个太阳质量的钱德拉塞卡极限时,电子简并压不再能承受引力的重压。白矮星在坍缩时激发内部的核反应。碳元素在短短几秒钟之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1-01 14:01:42)

兹威基是一个奇人。他有这么一段故事。曾经在1930年,兹威基见到密立根时说:我读过您所有的论文,听过您所有的演讲。但是我看不出有任何一项工作出于您自己的原创想法。当时密立根是兹威基所在的实验室主任,实际上加州理工学院的校长,早已经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密立根平淡地说道:好吧,那你又是怎么样?兹威基回答道:只要两三年我就给您一个原创性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30 14:49:11)

一般的星系都有上千亿颗恒星。既使只算上引力作用,忽略别的因素,这也是超级复杂的动力系统。一个规则的,稳定的旋渦状态的形成无法从动力学推演出来,甚至超出人类现有的计算能力。但是类似旋渦星系的形态可以由另一种毫不相干的数学模型描述出来。它就出现在曼德布罗特集合的细小局部上。曼德布罗特出生于波兰,在法国受的教育。他秉承了波兰人和法国人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26 14:44:08)

绝大多数的星系内部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我们的银河系也不例外。因为我们自身处在银河系,也因为银河系里的气体和尘埃遮挡了可见光线,对银河系本身和它的核心的观测并不容易。人们首先判断人马座A*的巨大射电源就是银河系的中心。格兹和根泽尔分别利用大型红外线望远镜坚持观测人马座A*长达二十年,发现了一些恒星绕着一个空点快速地旋转。利用开普勒第三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21 21:33:08)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观察到太阳有与其相互吸引,相对运动的伴星。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宇宙中更多的是双星和多星系统。当星际云气态物质冷却凝聚时,物质分布不均匀,完全可能有多个相对高密度区域最后成为恒星形成的种子。星际云可以庞大到形成星团乃至于星系。事实上,在原始恒星形成的时候,星系的形成也开始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天文观测从可见光扩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20 22:48:04)

三四千年前,古埃及人曾经试着将铅和铜等金属转化为贵重的金。这种点石成金的想法在人类各个文明里都有过。但是在人类文明历史的绝大多时间里,人类获得和掌控的能量只是在化学反应的层次,不足以高到导致化学元素的产生和转化。在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帝国,炼金术集于大成。阿拉伯人将已知的金属元素与明亮的行星和星相对应起来。殊不知,恒星才是生产化学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2-19 22:13:55)

相比而言,我们的太阳的一生将显得朴素而平实。虽然太阳持续发光四十六亿年了,它仍然是壮年。恒星寿命中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处在恒星内核氢燃料阶段。当内核温度低于一百亿度,氢聚变依赖质子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穿透质子库仑排斥力形成的能量壁垒。氢聚合反应对温度非常敏感。而大质量的恒星内部温度较高一些,氢燃烧却快很多,更猛烈,氢消耗得更早。结果大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