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

真理在开始的时候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往往是在一个人手中,但却对大多数人有重大的影响。
博文
我从疫情之初就鼓吹反向隔离,现在把我在散落在文学城健康养生坛从2020年四月份开始關於新冠疫情战略的文章转到了博客,方便大家參考。 反向隔离,就是与正常隔离相反,不强制隔离感染者,让健康人尽快完成自然感染而实现病毒清零(不是群体免疫),但让高危人群自愿隔离,经济活动基本正常。 只是加注了原发时间。原文中有一些小错误,没有更正,不影响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19 11:42:58)
美国防疫上中下策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 上策一,严格隔离,死亡人数300~3000,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 上策二,反向隔离,死亡人数6000~60000,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 中策,放任自流。死亡人数100,000左右,时间二个月,经济损失百亿美元。 下策,socialdistancing,死亡人数600,000到1,000,000,时间二年,经济损失万亿美元。 来源:solo1于20[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19 11:40:15)
我刚学的,不知道管用不管用,试一下。 非理性的信念,就是非理性,你用理性的方式通常不管用,通常是一种情绪,比如恐惧、愤怒,的产物。它是一种信念,而不是事实、知识。要改变人们的非理性信念是很困难的。 劝说非理性信念的方法有三: 一)轻微地质疑。直接地反驳往往是抵触。 二)让对方尝试一些可能的其他解读。 三)区分信念和知识。问对方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19 11:39:54)
如果教科书是错的? 中小学教科书错误较多,大学的教科书一般错误较少。我这里指硬核专业的教科书,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工程。 一般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是看不出教科书的错误的。这可以理解,因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学生还没有达到纠错的能力。但有个别特别认真的学生,确实可以看出教科书的错误。我就听说了这么一个人,他大学时把物理教科书的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19 11:39:14)
零流人才 人才按思考能力这个维度可以分为零流人才、一流人才、二流人才等。 零流人才能够创造新知识、把握系统、把握方向、具有良好的洞察力,比如爱因斯坦、希尔贝特、爱迪生、特斯拉、贝尓,在美国大约万分之一,美国约有三万。独行特立。零流人才很少当官很少发财,做到实验室主任或系主任的都不多。 一流人才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应用零流人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浦东徐汇黄浦的感染率已达1%,最低的区也超过0.1%,总体0.5%。 一般来说,低于0.1%隔离,高于1%反向隔离。 反向隔离也就是健康人无论感染与否完全正常生活,高危人群自愿隔离。 来源:solo1于2022-04-0806:01:58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香港的新冠病毒已经广泛传播,采用反向隔离是合适的选择。也就是说,健康人群正常生活,任病毒自然传播,少数高危人群自愿选择反向隔离。 中国大陆个别社区也可以考虑反向隔离。比如一个大学校园采用反向隔离,教学科研基本正常进行,只有个别教师和极少数学生需要反向隔离。当然,整个校园与外界是隔离的。 反向隔离状态下,健康人得新冠死亡的概率约十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各州不同,从18%到56%。 各年龄段不同,从中小学生的58%到65岁以上老人的23%。最高的州中小学生高达77%。 这个数据到2022年元月底。现在更高。 来源:solo1于2022-03-0405:12:36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表现为极高的感染率和较低的死亡率,在两个月左右,即现在,日感染率降到很低水平。 顺便提一下,澳大利亚有相当比例是压平曲线,原来反向隔离和压平曲线混在一起看不出来,现在在感染曲线上可以看到一个很肥的尾巴。 来源:solo1于2022-02-2810:30:56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非洲很多国家极低的新冠死亡率,引起了Gates的关注,做了一个抽样调查,80%的感染率,结论是高感染率是低死亡率的原因。这个与教科书的说法是不一样的,与我的反向隔离是一致的。尼日利亚的人口死亡率只有百万分之15,基本上是我的模型预测的最好的极限状态。 Gates用了sadly这个词,网上很多人迷惑不解。我的理解是,他想说的是我们折腾疫苗费了那么大力气,结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