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昨天选举,等待的时候碰到个熟人。他比我早到,看见我,就从队伍中间转回来。后来我注意了队伍前进的速度,他为了过来同我聊天,丧失了至少10多分钟时间。 整个等待过程长达1小时20分钟,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聊天。我和他不太熟,只在一个家庭聚会上见过。过于私人的话题没什么可聊的。很默契,我们一起聊到选举。 不像文化走廊这里说左说右,也不谈热点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10-26 10:54:14)
我不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尤其在看待政治问题的时候。谁上台谁下台,不仅哪国哪地,我都坦然接受。我对20大基本不关心,结果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李克强那句“长江黄河的水不会倒流”不是在描述什么,而是在向大家呼吁:水要倒流了,准备好了吗?我在心里替国人回答:他们准备好了,他们正渴望水能倒流。因为只有倒流后,他们才能再一次享受一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2-09-26 09:52:14)
差一步,我这个劝架达人错过了劝架最好时机,慕容青草别了文化走廊。 常有用“新旧网友”说事的,将论坛上活跃的ID分成两阵营。人类很奇怪,一旦有集体让你归属,心中就会燃起挺身而出,天下为公的情怀。 我年轻时,体育不太突出,没有运动队要我。一次,系际排球比赛,队里两个人受伤了,于是我被临时放了进去。 就这样参加了革命队伍,那天我非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6-22 13:48:41)
我不喜欢回忆。有人能说回忆能给人某种淡淡的忧伤,我一般寻求不到。 曾有一次,周日的下午,我独自住在一个陌生城市的旅馆里。江南梅雨季节,没心情在外面转,于是就坐在阳台上看景。周围一切都湿漉漉的,天空有光亮却没太阳。你似乎被扔到一个黑夜和白天的交接处并且脱离不开。 没有酒,但我有袋花生米,于是我烧起开水,泡上茶,在阳台上坐着喝起来,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6-14 21:07:57)

我以前也算在体制内混过,享受过公费旅游。当然比不上现在体制内人员,我们当时除了能报销路费和旅馆,不能有其它享受。 那年到川北某三线工厂公干,住在工厂招待所。招待所虽不豪华,但房间卫生弄得极好,食堂饭菜价格质量也不错。一行三人呆了大约一周时间,中间还跨个周日,名正言顺地可以出去玩一天。 三人中有一位中年编辑老张是四川人,父母家在成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我高中是住校的。其实我家离学校只有一公里远,完全可以走读,但班主任老师觉得我需要住校,他对我父母说,这孩子主要问题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不住校参加晚自习,很难保证成绩,所以我被强制在学校住。 好处就是热闹,40几个孩子在一个教室里睡在密密麻麻摆着的上下床上,很挤很快乐。尤其是熄灯前,大家聊天不睡觉。班主任老师可能觉得我们聊聊也不错,可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11-10 10:22:15)
雪晶班主盘活了文化走廊。除她自身努力外,还得助于文学城的某项规则。那就是,当一个帖子下跟贴超过某个数,主贴的点击率会疯狂飙升。技术上如何做到的我不清楚,但现象很明显。 我曾经将一篇文章"懒得理会《几何》,于是我们不懂逻辑"发到三个坛子,这是点击率数据: 品茶小轩:10110
70年代:709
文化走廊:114 有了这个统计,你想,下一篇文章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除上海外,我还在武汉工作过几个月。 一座英式的老别墅二楼就是我们编辑部办公室。4个房间面积都不大,里面挤着一张张办公桌,每张桌上都堆着文件稿纸和文具,显得拥挤而凌乱。二楼有一个窄窄的过道,过道一端是厕所,另一端放着窄窄的三人沙发,还有茶几则贴靠着另一面墙。还好,茶几和沙发之间还有几十公分的空隙,能让人走进去坐下或起身走出来。 三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1-10-25 10:34:02)
逻辑简单,之所以笑贫,就是阶层歧视,瞧不起财富比不上自己的人群,同时也极端羡慕在财富比自己更厉害的人群.比不上比自己强的,但可以嘲笑比自己弱的,从而在心理上得到平衡与快乐. 他们会自然嘲笑一些比自己职业地下的人群.常见的是,他们瞧不起,并且会嘲笑清洁工,嘲笑进城掏大粪的农民,进而嘲笑每日辛苦但收入不高的农村人.换句话说,他们嘲笑一切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好久没来,不少熟悉的面孔还在.也有记得但已看不到的朋友,例如:青松站. 尘凡无忧还在写好诗,写好小说,很喜欢读她的作品,大才女. 老花猫也还在写小说.我感觉看他的文章很累,文字功夫有待提升.刚看到他给自己点赞,我就想,作者对自己作品非常满意,说明一定是个仔细打造的作品.进去读了一下,觉得和他以前的作品差不多. 然后我想到我年轻时期住上海,宿舍下有个小吃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