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枫叶黄

憧憬退休的生活,闻吻夕阳的色彩
博文
(2023-04-17 19:13:10)

母亲百岁冥诞(续) 今天按农历算还是母亲百岁冥诞。 翻看母亲的笔记,发现一些汇款记录,很是感慨。 在我的大姐出生后,父亲先来到东北工作。1949年末,姥爷病逝,母亲只好出来工作养家,1950年2月在合肥黄麓师范教书两个月后,带着我大姐来到东北和父亲汇合。 这时,姥姥已是近六十的人了,家里没有别的经济依靠,也不像爷爷家在农村可以自己糊口。父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母爱无所报 ––写在母亲百岁冥诞之前 母亲是在40岁生的我,今天是她的百岁冥诞,我也60岁了,我们母子的生日只差几天。她在我现在的年纪时,我还在大学读书。那时的我是无法理解60岁的母亲的,虽然我陆陆续续听她说过一些过去的事情。 写到此,我的耳边响起了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现在我也到了可以去理解她的经历的年龄,可以感受到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十四)琐事追忆 政治琐事 那时中苏关系紧张,中美关系也不咋地。就在副统领折戟沉沙之时,大统领已经和骂了二十多年的美帝暗通款曲,搭上了关系。不仅把昔日的老大哥闪了一下,也把吃瓜大众给晃懵圈了。不少苦大仇深,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人民群众强烈要求趁机把美帝头子拿下,最不济也得显示一下神威。 其实我们这里远离宇宙中心,本没什么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十三)好玩的事 在高山子的时候玩的东西很多,有点玩不过来。有一句顺口溜,叫:“弹玻璃球,打啪叽(百度来名称,也叫片技,但我猜这个来源是满语吧?“啪”我们的发音是pìa,汉字里好像没有这个发音),掏出弹弓打玻璃”。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乒乓球、杏核、踢毽子、打瓦、滑冰、打扑克、下棋、游泳(也叫洗澡)、烟纸(润气儿)、斗蛐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十二)小偷小摸 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小偷小摸是少不了的,我也上过贼船。 做枪 我们那排房靠西边的有一家,有个独生子叫大伟,在小学和我同级不同班,但他比我大几岁,据说是他妈怕他上学早人太小,在学校会吃亏。他平时和我们东边几家的孩子玩不到一起,所以常常是自己玩自己的,有点特立独行,也叫自立吧,不像我,傻乎乎的跟谁玩都行。 这样,大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一)地震那年 地震 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辽宁营口海城一代(大石桥)发生7.3级大地震。神奇的是,几乎没几个人直接死于地震,因为有预警并事先疏散。在遇难的一千五百多人中,一多半是被冻死和火灾烧死的。这在人口密集区里那种房倒屋塌的强烈地震中很罕见。《中共国史料·辽宁大事记摘录》记载: 1975年1月4日省委、省革委会召开辽南、辽东9个市地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向鸡致敬(下) 鸡的科普 既然对鸡有感情,我也在此发挥一下,把散文转个弯变成社普科普。毕竟我的姓名里就暗藏着鸡字(我的姓名里有一个酉字,中国古代讲天干地支,酉为地支的第十位,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将每一地支顺序对应每一生肖,所以酉与十二生肖的鸡搭配,在二十八宿的对应是昴宿、昴日鸡)。小时候又喜欢鸡,就再多夸一夸鸡。 下面就是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向鸡致敬 说到鸡,那也是我小时候的一个乐趣来源。 那时家里养的鸡,开始都是从大集上买来的。价格基本按重量来,不分肉鸡蛋鸡,只分老鸡少鸡、公鸡母鸡。 先听听邓丽君的【星】,后面我再解释为什么把【星】放在这里。 公鸡中的战斗机 公鸡到家后的情形可能比我得了胰腺癌还要凶险,一般是90+%活不过两星期的。但它们并不知道险恶的人世,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九)运动喽 文革的高潮过去了,后面的运动就像是一系列的余波。在几年内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有913事件、样板戏、反潮流/批师道尊严、批林批孔(有意思,这是在林彪死后三年才启动的)等。在我们那个小世界里,一样也少不了,我们小孩也一样有我们的视角。 我们是很晚才知道林副统帅出事儿了,马上就把称呼改成了林秃子。广大吃瓜群众看到的政局总是像鸭子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八)家里的趣事 爸爸妈妈从三江口搬到高山子,我感受最大的就是他们从“特别忙”变成“特别闲”。在九十年代上大学的很多人都有军训的经历,估计我的父母也一样:在三江口军训了几个月,然后到高山子来正式上学了。 母亲开始还被分配到这里唯一的商店工作一段时间,卖副食品。她在那里学会了如何包装点心,就是用牛皮纸把吃的东西包好,上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