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第一个题目要先请问大家:“你探究哲学以后有没有成果?”有很多人会想要学佛,其实是因为探究哲学的关系;也许你们之中有人现在仍然在探究哲学,只不过听说有这么一个演讲,所以就来听听看。但是我现在要先问你:“探究哲学许多年以后,有没有成果?而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哲学讨论的本质,目的是要探讨万有的根本──宇宙万有的根本到底是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4-18 11:04:52)
双身修法不能成佛
  以上根据密教的经证、学者的研究、当事人的访谈,说明了空行母的语意由来、类型,及其必备之条件与培训的方式,其中有许多不为世人理解,却是藏密所重视的内容;作为一种宗教,这样的内容相对于文明高度开发的社会而言,是诡异、野蛮、迷信的,充满了巫术思想与鬼神崇拜,这与古西藏的地形封闭、文化落后是相称的;但由于冒用佛法名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藏传空行母的类型:名义与层级
  根据藏密始祖莲花生与移喜.措嘉口传问答的《空行法教》云:
  空行母一字的字义是指“空中所住者”,是一种毋须在地上行走的天人。有各类的空行母:智慧空行母、事业空行母和世间空行母。……法身佛母是所有空行母的根源。……当普贤王佛母被称为一切化身之基时,她是法身佛母、女性佛般若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空行母的来源与演变:从印度到西藏空行母,是从印度到西藏密教的一种特殊形象,与这两个文化区域的女性崇拜有关,李南云:密教金刚乘的女神中,又有各种智慧神、方位神、保护神、舞神、门神、光神、兽面神、瑜伽女、荼吉尼(空行母)等等,……这些神的造像或铜雕石刻,或泥塑彩绘,大量出现在石窟、庙宇里,为修行者的观想修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摘要
  空行母起源于印度教性力派,是湿婆神之妻“伽梨女神”的女侍,属鬼神类,由莲花生引入西藏之后,受藏地宗教文化的影响而有演变,如:种类增多,有佛母、金刚瑜伽母、金刚亥母、度母、智慧女、明妃、事业女、天女、鬼女、夜叉女、罗刹女、女信差、供品……等。而这些看似复杂的角色与功能中,最重要的是:配合男性喇嘛修双身法。从藏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问题问的是说,到底众生能不能藉由他人的加持把自己的业予以消除。如果从实际理地上来说,众生的每一个人的业,乃至于每一个物种他的业,是储存在自己的如来藏里面,然后跟他有相邻关系的,也是储存在另外一个对象或是更多对象的如来藏里面,如果要改变所有完全的业,就必须要所有牵涉到这件事情的业行的一切众生都改变,这样才叫作改变。而大修行者,所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4-11 10:25:35)
在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观念是说:“祖上积德,福荫子孙。”我们如果用这句话来鼓励大家修善积德是很好,但这却不是正确的因果道理;另外也有不少人认为,只要祖先埋葬的地理风水选得好,就可以庇荫子孙,但这也不是正确的因果道理;因为因果是随个人自身过去所造的善恶业而受报的。可是另外有一句古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問︰現在常常看見有老人癡呆症;如果透過修行的過程,怎麼來克服這個老人癡呆症?
答︰老人癡呆症,一般沒有辦法用佛法在這一世中克服,但可以用佛法在未來世加以克服。這意思是說你先得要明白它的特性,你才會懂得這句話的意思。老人癡呆症,這問題的所在,是在於這位老人他有那個果報。為什麼那個果報能夠成就?就是因為意識的俱有依的關係。
意識必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4-10 12:37:24)
《优婆塞戒经》经文:“善男子!在家人之人设于一世,受持如是优婆塞戒,虽复后生无三宝处,终不造作诸恶因缘;所以者何?二因缘故:一者智慧、二不放逸。善男子!于后恶处不作恶事,有四因缘:一者了知烦恼过故、二者不随诸烦恼故、三者能忍诸恶苦故、四者不生恐怖心故;菩萨具足如是四法,不为诸苦一切烦恼之所倾动。”这一段我们要跟大家说的是:在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4-05 13:07:38)
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修行者如何能坦然面对死亡?”对于一般人来说,死亡大都是个忌讳去碰触的问题,当然目前这种情况已经略有改变,像是安排安宁病房或生前告别式等,这些都表示已经能够接受即将要面对死亡,所以提早作安排,因此能够较无牵挂地离开世间。但是除了对这些生前的事务、情感等等,作个圆满的了结以及处理死亡时候的痛苦之外,另外还有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