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楹

让生者有着不息的爱,让死者有着不朽的名。记忆比生命更加长久。
博文
蓝花楹作者:韦斯理 第三章(下) 再来说说丛林旅社酒馆里的那起凶杀案。 主管案件调查的警察局长威廉不断在调查中发现新的证物和证言,于是,嫌疑犯越抓越多,从那天夜晚出现在酒馆里的人到旅社酒馆的老板一家,再到酒馆里的所有厨师、跑堂的小二,他们都曾经被带回警察局严审;然后警察们根据各种吻合的证人证言证据,逐一排除,理清线索,最后公诸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蓝花楹第三章 出场人物:学徒柏曲克 主题:意外而至的恋爱 (中) Mayne梅恩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了。 我记得那是一个蓝花楹盛开的日子,他踩着一地的粉粉紫紫的花瓣逆着光朝我走过来。他个子很高,腿很长,他身后的阳光把他勾勒成一个很有力量的剪影。 我记得他戴着一顶边沿翘起来的牛仔帽子,一件紧身的马甲套在上身;他穿了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蓝花楹第三章 出场人物:学徒柏曲克 主题:意外而至的恋爱 (上) 从我在利物浦登上“冠军号”那艘大船离开家乡那天起,我就像一粒蒲公英,走一路、漂一路,随处驻足都是我家,风儿吹来又开始云游。我就是一颗寻找着根的种子,不知道哪里才能真正的驻扎,哪里才容我发芽开花。 我从16岁离开爱尔兰老家,日子流水一般地就在悉尼淌过了三年;后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4-14 18:40:30)
这是第一部首先用汉语完成的有关澳大利亚历史的大型文学作品。 这部小说是一部记载澳大利亚这个新兴殖民国家崛起和兴盛的史诗,再现了第一代新移民在一片蛮荒之地构建文明社会的苦难与希望、抗争与成功。 同时,这部小说又是一部商业帝国的兴衰史,在以宗教、悬疑、谋杀与爱恨情仇交织的故事背景下,映衬着一个年轻的城市——布里斯班的百年沧桑。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蓝花楹 第二章(中) 作者:韦斯理 许多年后,当我和再次和我的母亲团聚,她说她珍藏了我给她的所有的家书。 母亲几乎是夜夜枕着她远方的女儿的书信入眠。字字句句,她都可以倒背如流—— “亲爱的妈妈,还有我最最可爱的弟弟妹妹们,一转眼,我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已经半年了。请原谅我到现在才给你们写信。 一直很想让你们知道我过得很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蓝花楹 作者:韦斯理 第二章(下) 作为神的孩子,我就是这样执着地、迷信地追随着神的使者,如果柯因一直在那间教堂供职,也许我也会一直在悉尼待下去。 我的主人家威尔先生一边用一个殖民统治者的威仪看管着几百个来自英国的囚徒,一边又以一个农场主的身份不断圈地、养羊,他们雇人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他家还养羊就是为了可以剪羊毛卖钱。威尔先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蓝花楹 作者:韦斯理 第二章 出场人物:神父柯因 主题:抵达悉尼 (上) 从爱尔兰到澳大利亚,我们在海上整整飘零了一百天。 这一百天里,足够让我对那些惊涛骇浪、电闪雷鸣从惊恐慢慢变得习以为常。船上有人生病,有人死去;当我们的航船离陆地越来越远的时候,船上死去的人越来越多,多到大家醒来的第一件事会去试探一下身边人鼻孔里还有没有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蓝花楹 第一章(下) 作者:韦斯理 当我还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儿的时候,我过着贫穷但安稳的生活,母亲教会我朝前看,我因此换得了一种和他们不一样的活法。 后来,我守着英俊的丈夫、伶俐的孩子,过着富有且貌似安定的生活,我还是总朝前看,因为生活的节奏总让我有种被追赶得气喘吁吁的感觉。 再后来,丈夫早逝、儿女不顺,我被世人围攻、被同乡鄙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蓝花楹作者:韦斯理 第一章(上) 出场人物:文森特叔叔 主题:逃荒 我的童年和少年里关于爱尔兰的记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Moorland:荒原,那是望不到尽头的原野和同样看不到尽头的贫穷。我的父母不慌不忙地在无数个炊烟袅袅的傍晚,一边吃着全家一天里唯一的正餐,一边跟我传授些他们拥有的生活的智慧。我的父亲WilliamMcIntosh威廉出生于1800年,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蓝花楹 引言 作者:韦斯理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题记 我叫Mary玛利,1826年8月17日出生在爱尔兰农村里一个叫做Kilkishen的小地方。我的父亲WilliamMcIntosh,曾经是一名军人。在爱尔兰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家中的男人个个剽悍有力,从军之人就更加威武得多。我的母亲叫Mary,她传统而谨慎地操持着这个贫穷却人丁兴旺的大家庭。作为父母最喜欢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6]
[7]
[8]
[9]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