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风清·,山高水远,岁月风华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给你讲一个德国传奇
个人资料
博文
吉他乖的弹奏竟然被新认识的大院朋友赏识,热烈程度出乎意料。要知道,在文革临近以及刚刚开始的时候,居住在大院的干部子弟首先把矛头对准的,不是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不是地富反坏右,不是历史或现行反革命,而是居住在他们身边,多年来矛盾早已累积的如山仇深似海的胡同孩子。平时总是惹是生非的胡同串子是大院子弟对胡同孩子最普通的称呼。这个称呼充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其实,在吉他乖弹奏的整个过程中,高一虎的心思都集中在宋璐璐的身上。对於吉他乖弹奏的曲子<<雨滴>>,他也只是解释给宋璐璐一个人听的。高一虎的心思,在场只有两个人心里明镜似的,超越了所有在场的人。一个是宋璐璐,她一直在偷偷关注着高一虎的一举一动,也在欣赏这个男人雅俗兼备的品味。另外一个注意他的是好朋友董乐农。董乐农眼睛一眨一眨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看到董乐农对吉他乖古怪的性取向并没有口诛笔伐的反感和愤怒,高一虎觉得说服董乐农等几个哥们儿,接受邀请胡同串子吉他乖到大院里来玩应该没什么阻力,而且也算不上丢脸。让吉他乖演奏几曲好听的歌曲让哥们儿几个开开眼。本来以为,接受一个胡同串子加出身反动的家伙来大院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胆举动,加上这次不仅大院的哥们儿都要到齐,汪海涛也从海淀赶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高一虎和欧阳北上大早起来就骑着各自的锰钢自行车去找吉他乖,高一虎的自行车在家放了八个月,但他的车是新车,这辆新车是高一虎的骄傲,此时,经过一番擦拭,自行车已经恢复了往日的辉煌,不但车座拔得高高,而且,整个自行车也擦得簇新闪亮。中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着独特的审美潮流,这些潮流主要表现在流行于干部子弟中间的各种时髦。比如,身穿高级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高一虎所有的理想都带点儿离经叛道的味道。要不然老爹总是敲着他的脑壳说,你小子,幸亏出生的晚,否则,就凭你这嘴,当初在哪家部队都得让人家收拾了,这阵儿,准不定在哪儿歪脖儿呢。老爹满嘴的乡音,但这句话竟然带足了北京腔儿。其实,高一虎的嗓门哪儿有他爹的大?想当初,他爹站在全师上万人的队伍前面,可着嗓子一吼,就连最后一排士兵也听得清清楚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临插队前,吉他乖曾被派出所片警小徐抓了个现行。那是一个冬季寒冷的夜晚,马路上街灯昏暗,人车寥寥。吉他乖身穿棉大衣,双手裹在袖子里,趴在自行车车把上。后背,却没有背那只时刻不离身的大吉他。路过的,会以为他在等人。吉他乖在等一个人,等一个在他即将前往山西插队的离别之前必须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的人。马上就要走了,离开北京,天各一方,也许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高一虎欧阳北上和董乐农庄伟民一伙子送欧阳东进去北京火车站。清晨的北京火车站挤满了送行的人群。东进是先到学校报到,然后由学校用车集体送到火车站。欧阳北上大早陪弟弟去学校,大院其他孩子就直接骑车去北京站。由於是知青专列,北京火车站通往站台的大门统统敞开,送行的亲属可以自由出入。这个时候根本不用防备无票蹭车,只要大脑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晚,高一虎在空旷的屋子里简单搭了一张床,舒舒服服睡了一觉,一晚上好几次梦到宋璐璐。奇怪的是,宋璐璐总对他爱搭不理,高一虎抓耳挠腮百般解释,但宋璐璐扭头就走,只给他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第二天一大早,还没完全清醒,就听到楼下老李头高声喊他的名字。高一虎咕通一下翻身坐起来,揉了半天眼睛才意识到这不是在农村生产队长吹哨子叫大家上山,身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吃饭的时候,欧阳北上才知道欧阳东进已经主动报名去嫩江生产建设兵团了。后天早晨的火车动身离京,和自己九个月前一样,这一走,就是永远的落户。这几天,欧阳东进冒险在新街口大街洗了几个陌生的佛爷,弄到几块钱。今天请几个哥们儿吃饭,算是饯行。几个月不见,没有哥哥庇护的欧阳东进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原本瘦高的身材更窜高了几公分,嘴唇上毛茸茸地挤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吉他乖的家早已从北京城消失了。大妈和姨妈搬走时,只随身携带着两个简单的包袱,而家里的衣柜书桌,镜子条案,乃至笔墨纸砚锅碗瓢勺等早就被红卫兵抄家抄得一溜净光,所剩无几了。作为那个时代的黑五类子女,吉他乖应该算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北京城毕竟没让吉他乖净身出户,两个妈妈被强制赶走了,但吉他乖算是响应号召,自愿上山下乡的,所以,院子厕所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