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过醒透的博客

心头洞明,抱朴守拙,以和为贵,知足常乐
个人资料
云过醒透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关于姜的养生功效,似乎人人都能说出几点。 进入六月,气温逐渐走高,“热情四射”的夏季悄然而至。此时科学地吃生姜,有助于发汗解表、温胃止呕,缓解病痛。 醋泡姜 健脾胃促消化 将鲜姜切片,用米醋浸泡,加少量糖和盐,三天后便可食用。 天气炎热,很多人吃饭没有胃口或者消化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脖子越来越粗,肚子越来越大……你不只是胖了,还可能是健康出了问题。实际上,很多疾病都有预兆,比如下面这些身材尺寸不达标,就可能面临健康隐患。 医学上早已认定,体型与健康关系密切。帮你解读身体尺寸里的健康密码。 1 颈围 达标值: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一般颈围与小腿肚围相等 测量方法:将皮尺水平置于颈部最细的部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防癌吃得粗一点,准没错! 多吃点粗粮很重要,买馒头、买面包,哪个黑买哪个,它含有纤维素。去俄罗斯讲学,俄罗斯人讲,“我们国家领导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只有一个不换,我们的黑面包不换。”为什么呢?他们知道麦子连皮碾了以后少得癌症,少得大肠癌。 我们国家跟俄罗斯不同,我们哪个面粉白就买哪个,这样不好。将来咱们面粉厂得改造,把麸皮那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他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 “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 曹雪芹和居里夫人都排在他之后 他的《溪山行旅图》被誉为 宋画第一 现为台北故宫镇馆之宝 他就是宋代著名“北派”山水画大师 范宽 东西方在绘画上差异很大 西方以人物著称,东方以山水闻名 山水画在宋朝达到顶峰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更是其中的“神作”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提起大学校长,人们定会肃然起敬,有高山仰止的感觉。优秀的大学校长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象征。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大学的蔡元培、蒋梦麟,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南开大学的张伯苓等;当代的刘道玉、李培根等。他们以超凡的洞悉力、独到的办学思想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竭尽忠智,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形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哭丧本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为什么标题就成为搞笑的哭丧?作者你这个标题党,骗看客进来?客官先别急,听俺掰扯掰扯,你会感到哭丧甚至有点搞笑,搞笑的不是‘痛哭者’的表情,而是在这表面上形成虚假的‘哭丧文化’。 哭丧本是中国甚至延展到东南亚之间的一种民间丧葬的礼仪,我神州故国的‘传统文化’,被其他番邦学去后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医生常常碰到这样的一些病例,他(她)正处于如花的年龄,前程似锦;或人到中年,事业正蒸蒸日上;或是家中的顶梁柱,在外吃苦打拼,正憧憬着一家人美好的未来……突然有一天,身体出现了异样,医院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   晴空霹雳!“怎么会这样?!我平时身体都好好的呀!”   为什么?因为慢性肾病一直都很沉默,很多等到有症状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俗话说“病从口入”,“癌”字有三个“口”,可见饮食与癌症的关系密切。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目前我国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如何防癌是人人关心的话题。其实,最好的抗癌物就藏在日常饮食中。 1 维生素C 预防胃癌、食管癌 来源:新鲜果蔬 维生素C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举国都是著名学者,却少了学术。如果做一个粗略的统计,中国大概拥有人类社会最庞大的学者团队,在公开场合基本上都要冠以著名的标志,即便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是卖葱的还是卖蒜的。这些象牙塔里和象牙塔外的著名学者除了学术,几乎什么都不缺。按照物以稀为贵的逻辑,在当下的知识界,最值钱的是什么,当然是冷板凳。虽然冷板凳坐多了会得痔疮,大便也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中古画文化诗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藏在古画中的这些“日常用品”,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又有何作用吗?一起来看看吧! 古画中的“日常用品” 1、熨斗 从唐代张萱的《捣练图》,我们可以看到一把用来烫平衣服的熨斗,不过造型跟今天的熨斗有点不一样。唐诗《捣衣曲》:“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