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3-06-09 20:10:03)
传统节日的数码 五月初五“端午节”要到了,“端”有开端之意,“午”与“五“通。因为这个55(五月五),想到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11(正月正),22(二月二),33(三月三),66(六月六),77(七月七),99(九月九)这些数码,全是成双成对的数字,古代民间把这些日子称为“七重”,都是吉庆日。究竟怎么个来历呢?忍不住到谷哥那里去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六一记忆---儿童节的断想
“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歌唱我们的幸福,歌唱祖国的富强。我们自由地成长,在这片快乐的土地上。。。” 这首熟悉的儿歌让我想到小时候过的儿童节,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一年级的那次。 记忆里小学校在六一节当天的活动无外乎是各个班级的文艺节目演出,还有就是一批同学加入少先队(我们那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3-05-13 00:05:19)
母亲节记事
父母两周前刚从国内回来。以往的母亲节,总是要送件礼物给妈妈,今年老妈提前“告诫”我,她穿的戴的用的都不缺,让我千万千万别再给她买东西了。礼物不让买,那就一家人出去吃一顿吧。
老妈对此没有异议,为了避开周日的高峰,所以昨天周六就提前下馆子吃了一顿。今早照例和母亲一起去小区的太极俱乐部活动,回家时差不多九点多钟。老爸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13-05-02 21:13:00)
对事不对人初中的时候学英语,老师教我们一个“对事不对人”的语法规则:“Youreadthebook,didn’tyou?”“Youdidn’treadthebook,didyou?”回答这两个句子的时候,你说yes还是no,取决于你是否read(读了)这个事情,读了就说yes,没读就是no,是与否不是肯定或否定问话人的判断,简言之就是“对事不对人”。当时我还有个小感悟: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就是直接,不像我们中国人回答此类问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3-04-27 10:16:57)
“歧义”恩典闲暇时想到几个常见的成语,比如自作自受,逆来顺受,愚不可及,得意忘形等,这些咋一听是常用来批评人的贬义词,但一细想,其实这些可都是能成为座右铭的指导日常生活的“宝典”呢!自作自受自作自受真可以算是人生规律里很重要的一条。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人在人生的每一步的选择,其结果都是要自己承担的。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3-04-07 10:55:14)

八歌2013-04-0709:54:32八歌
周末有点闲空,就当一回八婆,八一八《我是歌手》节目里的几位歌手,简称“八歌”。屈原楚辞里有个名篇叫“九歌”,把自己这篇瞎掰的博文叫“八歌”,好像有点大逆不道,开八前先自我批评一下。
先说杨宗纬。早过了追星的年纪,在看《我是歌手》之前,并不熟悉杨宗纬。他最初出场翻唱的《矜持》和《征服》非常打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3-04-05 23:11:24)

乘着歌声的翅膀
今天看了最新一期的《我是歌手》,杨宗纬复活赛后以一首《最爱》夺得半决赛冠军。 这首《最爱》曾经是我的最爱,那还是90年代初的时候,我有一盒潘越云专辑磁带,《最爱》是其中的一首歌,很喜欢阿潘感性的嗓音。今天听杨宗纬唱这首歌,又是不一样的感动。杨宗纬说他是唱的齐豫的版本,以前没听过,刚刚在youtube上也欣赏了一遍齐豫的演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4-03 00:25:21)
三月里的小语有一阵子没有打理自己的博克了。上一篇博文是二月份写的,原来我整个三月份一篇博文也没写!看到这期间还有网亲给我留言,心里颇有些感动。坦白地说,自己写博克的初衷只是想留下一些岁月的痕迹,和拍照片留影类似,是另一种形式的立此存照。而由此结识了一些诚挚的网亲,是之前没有想到的惊喜和收获。三月份对我来说,前一半是忙碌,后一半是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3-02-23 14:52:48)
多情的老爸
女儿出生前一个多月,老公出国。女儿九个月大的时候,我带她出国,他们父女才第一次相见。开始的一段时间,尽管爸爸老想抱她,但女儿把他当陌生人,不太愿意让他抱,后来渐渐不排斥了,我做饭的时候,她也能和爸爸玩上一会儿,但是有妈妈在的时候,她还是粘着妈妈。大概过了一个多月之后吧,有一天早上,老公照例要上班,临行前抱一抱女儿算是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二十四节气—中国的阳历小时候祖母总是用阳历年和阴历年来称呼元旦和春节。阴历年是中国年,阳历年用的却是西方的格里高力阳历(GregorianCalendar)。小时候还一度以为"阳历”为”洋历",和“洋火”,“洋葱”,“洋枪”“洋炮”之类同属舶来品,而且公元纪年也确实源自国外,是民国后才引到中国的,当然后来才知道“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71]
[72]
[73]
[74]
[7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