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国女儿

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情怀,一个现代人的古典情思,一个女人探索宇宙人生的心路历程
个人资料
博文
(2010-02-07 17:35:22)
神州反腐以来,落马的贪官不少。有人发现很多贪官有个令人深思的共性:出身贫寒。
自古贫寒出身的仁人义士很多,可是因为饥寒而生盗心的也不少。有些出身贫寒的人不得意时还能安分守己,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后,反而激发起补偿性的贪婪,最终落得祸国、殃民、害己。可是“物极必反”,有些贪官的子孙从小没有对物质的渴求,长大后反倒特别能抵制金钱的腐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2010-02-06 22:49:06)
汉桓帝无子,当权的窦太后决定立解渎亭侯刘宏为后,史称汉灵帝。一夜之间,一个十二岁的乡下孩子从一个位卑钱少的亭侯变成大汉帝国的无上主人,他根本无法承受着突如其来的幸运,遑论责任。刘宏的母亲董太后更不过是个没见识、没教养的市井女子,地位的突变激发了她的勃勃贪欲。灵帝和他的母亲丝毫不懂天子以国为家,需藏富于民的道理。犹如闯入金库的乞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小时候看《红楼梦》不明白“闹书房”一段,也不明白柳湘莲为何对薛蟠深恶痛绝,更不明白为什么贾政一听宝玉和蒋玉函来往就要把他往死里打。后来看了潘光旦先生译注的《性心理学》,才知道这些问题的根子出在中国古代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回避和歧视上。虽然没像古希腊的先哲一样把“同志”之恋推崇到精神境界,中古时代以前的中国人对同性之爱的态度是相对宽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说一个大家族从发达到衰落一般只有五代的时间。从宁、荣二公算起,到贾兰、巧姐一辈,正好是五代。贾府的头一代是宁国公和荣国公。“国朝定鼎”之初,老哥俩儿白手起家,冒着九死一生的凶险,凭着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军功才挣起了这番家业。当初跟着他们放马出兵的焦大还活着,时不时提起当日的“功劳情分”,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富贵闲人贾宝玉穷极无聊,把芳官的名字改成了“耶律雄奴”,据他说这是有称颂四海宾服天下太平的含义,可其实就是想侮辱一下少数民族,因为“耶律”是建立了辽国的契丹人的皇室之姓,把人家当成奴隶来使唤,很符合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国文人的意淫传统。可惜大观园里的莺莺燕燕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除了奶奶小姐们和香菱(其实是个落难小姐)之外,几乎全是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老觉得一个社会提倡什么就缺什么,比如当初搞“五讲四美”,那是因为不文明、不礼貌的人和事太多;如今提倡河蟹,那是因为这世上有太多的“打砸”蟹横行霸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孝道,可是真正的孝子贤孙其实比熊猫还少。当初为了跟世界接轨,“五四运动”的旗手纷纷提出要“非孝”,可见是中了古文的余毒,把儒家主流宣传当真了,以至于这帮提倡白话文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蜗居》热播以后,富养女儿之说俨然成了社会共识。可什么是富养,怎样富养,富养到什么程度,大家却各说各话,难有公论。很多人好像把富养界定在物欲的满足或者情感的娇纵上。我却觉得对待孩子必须以品德教育为本,至于物质和情感的满足则要根据具体的需要而定,盲目地以富养女,恐怕适得其反,《红楼梦》里就有个沉痛的例子。从物质和尊严角度来说,夏金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首先声明我不是标题党,把眼下大热的宋秘书的大名嵌入题目,只是为了说明这两个人物的共同性:他们都是中山狼,产地,年龄,为害不一样,可本质是相同的。孙绍祖是“大同府人氏”,可谓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宋思明的老家不详,但肯定是乡下,从小混混陈寺福和他攀老乡的情况看,感觉离“江州”不远,象是南方山区来的土狼。孙绍祖“生得相貌魁梧,体格健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除了对生命意义和本质有深刻精密的论述外,《红楼梦》的伟大处还在于写出了生活的丰富和细微。和中国古代以男性社会责任为主的叙事传统不同,《红楼梦》对闺阁家常细节十分关注。一顿饭、一盏茶都能写得活色生香,令人向往不已。这种注重细节的写法赋予了此书一种真实绵密的生活质地,让一个下凡历劫的故事由从不关世人疼痒的神仙传奇变成令读者啼笑歌哭的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刚到加拿大读书时,见到“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景象,开始觉得很震撼,为白茫茫雪野惊叹欢呼;可是没过几天就烦了,因为再干净的地方也会有泥污、油烟,而世上没有比被污染的白雪更邋遢可厌的了。有时候觉得,宝玉看宝钗也许经过一个相似的过程:远远地欣赏她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可一旦成了夫妇,染上世俗的尘埃,一抔晶莹洁白的雪就成了一滩阴寒污浊的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