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博文
(2009-05-17 09:56:53)
第十五讲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 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9-05-17 09:55:35)
第十四讲麓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蔪生乎?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马。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17 09:54:24)
第十三讲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瞿鹊子描画这一大段,这是圣人的境界。「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就是这个境界。 「夫子」就指孔子讲。「违害」是避害的意思。「就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17 09:53:40)
第十二讲 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hù
闭,塞)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进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这一段又说一个故事。这都是神话式的故事,这种神话式的故事就是一种象征式的语言。 啮缺,王倪是两个修道的人,此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5-17 09:51:43)
第十一讲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这一段文章假借尧舜之间的对话表示一种见解,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哲学论题,这是杂说。宗、脍、胥敖,这是尧舜时代的三个小国家。有一次,尧问舜道:「我想攻打宗、脍、胥敖这三个小国,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17 09:50:24)
第十讲王弼在《老子微旨略例》说:「既知不圣为不圣,未知圣之不圣也。既知不仁为不仁,未知仁之为不仁也。」这几句话就是诡辞。他说这种诡辞是想要解释《道德经》:「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王弼又说「绝圣而后圣功全,弃仁而后仁德厚。」这不是诡辞吗?表面看不是自相矛盾吗?大家都知道不圣为不圣,这是依据逻辑规律的。但大家不知道圣之为不圣,「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17 09:48:20)
第九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13 21:30:39)
第八讲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我们平常怎么能说世界上秋毫最大,而太山为小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13 21:27:11)
第七讲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鼓琴」是有为,「不鼓琴」是无为。道家重「无为」。所以下文说: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昭文是音乐家,善古琴,师旷是个盲人音乐家,此二人是战国时代的音乐家,惠子就是名家的惠施。
  「鼓琴」、「枝策」是演奏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11 18:00:27)
 呀,它既然是马,你却说它非马,这也是犯了自相矛盾的毛病。所以庄子说:「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以指喻指之非指。」「以马喻马之非马。」这是破公孙龙「指非指」、「白马非马」之说。你明明肯定它是「指」,又说它不是指,这是自相矛盾。你怎么能拿「指」来说「指非指」呢?既然白马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