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博文
(2009-08-24 17:52:56)
樸素章
恭聞修飾美觀者謂之文斂華就實者謂之質文與質本不可偏勝上好文下必至以文勝其質上好質下必至以質勝其文質勝文斂華就實者其害猶小文勝質以虛文粉飾誤天下之無知者其害則大文中所講正是此義
此章經旨是教誡天下後世斂華就實輕文重質之義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睿通淵微曰圣知周萬物曰智圣與智任天下者必不可少矣既不可少豈能絕之棄之乎設使圣智可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8-24 17:52:08)
四有章
恭聞大道之用用之於無為而治用之於有為則不治也無為而治者各循自然行其當行而不自知也是為至誠之實理故己私不立天理純然上下相安於無事之中朝野共樂於雍熙之化不見其為之之迹也若使治出於有為必因時勢有變遷人情不古處豈得安於自然上下無事乎無為而治有為而不治者蓋謂此矣
此章經旨至誠無妄者天之德也大公無私者天之道也以無為之事順之於天以自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8-24 17:51:17)
知有章
恭聞天地與萬物同乎一道聖人與百姓同乎一心不施異政之能不作有為之事不妨民不聚货其贵也不自知其尊也不自有
如星日之在天相忘于太虚之表在下之百姓亦无有亲誉之情畏悔之意風俗同然不識不知如遊魚之在水相忘于河海
皆因上以無為用於下下亦以無為歸之於上家下不殊俗國不異政大同淳古之風咸樂熙皥(hào皞)(和乐;怡然自得)之治治天下之道於此而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24 17:50:12)
復命章
恭聞歸根復命四字便是造道之津梁修行之正路
此等玅義天地運行天地不知鬼神變化鬼神莫測
無古無今無生無滅總是這個证圣成真總是這個
在天地這個便是天地之性命在萬物這個便是萬物之性命在鬼神這個便是鬼神之性命
象帝之先眾門之妙都是這個這個飯茶都是自己受用之妙
修道人果能意凈心空了悟循環之妙自然默契經中之秘旨矣
此章經旨重在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24 17:48:49)
不盈章
恭聞古之善為士者立身持己之間應事接物之際總是以道德躬行實踐
正己感人道德之外不敢立一毫巧偽用一切機智
如春風之過化如時雨之均霑(zhān同“沾”)
雖欲求其大道之形影不可得也
雖欲知其德化之朕兆不可見也
古之善為士者善之於此也能會於此其不盈之深旨不待言而自明矣
此章經旨共二十句總是形容古之善為士者動靜體用人不能識其行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24 17:47:18)
道纪章
恭闻大道之妙昭明而在上皦而不皦(古同皎)潜密而在下昧而不昧
圓機广大散之而彌滿六合至理無窮敛之而细入无塵
求其始而不知其始问其终而不知其终
莫终莫始而通今贯古有机有信而立地成天
果能體天地之奧窮造化之源備事物之理盡性情之妙
不須遠求自然道眼圓睜而洞見道體
不勞勉力自然心光發現而照破娑婆
到此天地喚的出寒潭之月拿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8-18 12:52:39)
我们的许多成见中,其中最基本的是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这样的假设,使我们每个人把“我”摆在首位,视自己为宇宙的中心,尽管在大千世界中,我们毫无困难地看到我们的世界只是其中的一个;在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我们也看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无论我们如何自我膨胀,与浩瀚的时空比较,“自我”实在显得微不足道。“自我”的概念显然是错误的,虽然如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17 14:46:11)
有一位隐世的修行者,住在靠近现在孟买的地方,他是一位修行很好的人。所有遇见他的人,都因为他的内心纯净而尊敬他,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完全解脱的人。受到这许多的称赞,这人开始相信:“我可能是个真正完全解脱的人。”但是,生性诚实使他谨慎检查自己的心,发现自己的心里仍有染污。当然,只要有染污存在,他就并未达到完全解脱的境界。于是,他就询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8-17 14:04:49)
在练习内观时,我们仅仅是去观察全身上下的各种感受。至于是什么原因引起某种特殊的感受,并不重要只要了解到,每个感受都是一种内在变化的呈现,就已经足够了。这种变化可能是源自于身体,或心理;身、心是相互依存而运作的,通常是很难加以区分。心理上所发生的任何事,很可能反应在身体上;反之亦然。(略)
同样的道路,心需要靠活动来维持意识的流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17 12:46:37)
保持觉知以及心的平衡,是停止制造新的习性反应、新的痛苦的方法。但是我们也必须好好处理痛苦的另一个层面。从此刻开始,我们不再起习性反应,就可以不再制造痛苦的起因。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累积了许多习性反应,也就是过去所有习性的总和。即使我们不再累积新的习性反应,过去累积的旧有习性反应,仍会使我们痛苦。“习性反应”(sankharn)这个字,可以解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