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我喜欢看老照片,因为它能带着你沿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穿越时空去看一看过去的人,过去的事儿,大部分人都有对过去和将来的好奇。现在来自于过去,将来起步于现在,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理解了现在就有助于窥见未来。看看下面并不遥远的过去中有没有你的影子?
可能看不到,因为毕竟是时过境迁,吃的,穿的,用的,想的,烦的,梦的都随着时间的移动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小强是跟父母来到果树州的,这是座远离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偏僻小城。小强的父母都是医生,1969年奉老毛的六二六指示,“医务工作者要到农村去”从京城下放到果树。寒暑易节,熙来攘往,一晃十个春秋匆匆而过,时钟转到了公元1977年。小强的父母由某个大官人提名,调回了北京,只把小强一个人孤伶伶的留在了果树,继续当他的小工人。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7-30 10:02:22)
曾几何时听到过国内有大量的三角债的问题,本来借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到头来不知是有法没法,还是有法不依,反道是,债主还得向借债人磕头。人们把这戏说成,"这年头,黄世仁(债主)还要给杨白劳(借债人)拜年“。后来又听说,大陆要入世贸,国有四大银行坏账累累,很多关系贷款户借钱长期不还。为了要入市这么多的账面大窟窿太没面子啦,黄世仁有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很喜欢冯伯伯这张照片,自从几年前冯伯伯给我看过后,就一直难以忘怀。面对着照片中冯伯伯那人生能有几度的开心的笑,我总不禁要去想像照片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想像照片背后的故事。此照摄于1945年,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当天,登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它真实地记录下了历史的瞬间,展示了那一代人的风采。我很羡慕冯伯伯那一代,有理想,有奋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09-07-27 08:23:10)
和我住同一排商铺的临店是一家餐饮店,因人手不足,店主在店外的木棉树下挂了一则招工启事,几天后的黄昏,一个老汉带着他的妻子踩着三轮车前来应聘,经过一阵协商,店主开出了每天洗一上午碗,每月600元外加客人吃剩的残羹冷饭给他们家喂猪的条件,老汉夫妻笑呵呵的答应了。
第二天天刚亮,老汉夫妻便踩着三轮车一路拾杂物而来,不同的是车子后面坐着一个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7-24 13:05:56)
有很久不看电视剧了,烦了,厌了。因为从2001年开始到2008,8年如一日,天天晚上活在电视剧里。有时白天上班还想着剧里的内容,更发疯的是有时还极入戏,下班急着往家跑,想赶快回到戏里去;到了周末连周看也是常事儿。国剧:大陆,香港,台湾的,韩剧,不挑”食“,都看,偶尔还扫两眼日剧。上至中古,下至当今,警匪,演义,言情,战争,武打,胡闹搞笑,长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一个小时后,三轮车又转回了恭王府,门前已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我进了恭王府,被分到一个16人的散拼团。为了等导游,我们在烈日下(摄氏38,9度的天气)足足站了半个小时,刚才从胡同游带起来的那点愉快劲儿立马就全给耗没了。导游是有的,但她说得等下单,才能开拔,不然她挣不到钱。都是信息时代了,下个单要用开车从北京到天津的时间,不知在搞什么鬼。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到了北京想看看什刹海后海的恭王府,这座王府随着电视剧里乾隆宠臣,和绅,的大名而沸沸扬扬地远播四海。此府本是乾隆年和绅的府邸,之所以现在叫恭王府,是因为清朝末代的恭王爷,被慈禧太后赏住于此。我想参观的人肯定少不了,就早早赶到了后海。不料,到了恭王府的前门吃了个闭门羹,参观的大门要到10点才开,现在刚9点。我正琢磨着怎么打发这一个钟头,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后天就要离京,想请舅舅吃个饭,可这老头出身世家,又久居京城,哪个名馆子没进过呀。再说近年又患了富贵病,对吃的兴趣也大不如前。和表妹商量了一下,人老了都有怀旧的情感,想让他高兴,还是得从他的留苏情结入手。为的不光是吃,主要是个乐。前年请他吃了老莫,就是北京的莫斯科餐厅,味道不错,但价高,不实惠;这会儿老莫又在重新装修。听说要完全恢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登上一块钱可坐到头的公交车,很快就来到了天坛北大门。一问,门票15元,要是看景点就要再加二十元。盘算了一下,景点里面以前都看过了,在外面拍几张照就行了,这样可省二十块。可等进了门我才发现,原来的各个景点,比方,祈年殿,都被高墙给围了起来,没有景点票,你连外表也甭想看全。真是赚钱有妙招!公园里好不热闹,成千上万的人在晨练,绝大多数都是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