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查询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39, 共39  分页:  [1]
    #跟帖#  鲁迅如果不是早去世,能活到49后,那么打倒的就不会是胡风,而是鲁迅啦。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8-25
    #跟帖#  一九七六年天安门城楼上的大横幅从“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XXXXX万岁”改为“伟大的XXXXX万岁”至今,邓拓之死以及许多其他人的死 [几曾回首] - 远游人(68 bytes ) 2021-05-18
    #跟帖#  关于这方面的最早写出来的应该是79年出过的学生会刊物《这一代》。里面有一篇文章用报告文学的方式写了一个被处死的犯人将被取走眼角膜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4-24
    #跟帖#  对呀,您这期应该是046。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4-16
    #跟帖#  其实中国跟”党“是早就有缘的。论语是在2000年前就告知党的组成和目的;明末有一般子人专们联系朝中权势,评论天下,人们称他们为东 [几曾回首] - 远游人(56 bytes ) 2021-04-13
    #跟帖#  毛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伟大,是指他对中国的贡献,是指他的成就,是指他克服的艰难险阻。在中华历史的长河里,毛完全可以比之 [几曾回首] - 远游人(916 bytes ) 2021-04-12
    #跟帖#  即使这个回忆录是吴的女儿搞的,内容不像是乱编的,至少是吴在家里说过的。象“罗瑞卿曾经命令杀死三军团的一些重伤员”,然后传到谁谁的 [几曾回首] - 远游人(876 bytes ) 2021-04-07
    #跟帖#  嘿呀,73年退伍返宁,信笔先生原来是南京人;68年二月底参军,应该是老三届?八十年代毕业又回宁,那是七七或者七八届; 就 [几曾回首] - 远游人(119 bytes ) 2021-04-05
    #跟帖#  这个行当里天地广阔!赞!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16
    #跟帖#  弱弱地问一句:您是想说 ”一句顶一万句“ ?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14
    #跟帖#  全文的精华在最后一段,那就是 —— 还是陈云最会吃 ——!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14
    #跟帖#  私德好,是做人的本钱。在动荡的年代里,在政治的漩涡中,有私德的人的确是常常被政治斗争利益交换所埋没折戟。在七十年代天 [几曾回首] - 远游人(333 bytes ) 2021-03-13
    #跟帖#  做个提纲,倒也勾画出了那些年的大致线条;作为历史,实在模糊了南大的特色。还是来源于官方网站,只能算个应景的啦。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13
    #跟帖#  改革开放以来,从最初的文学开放到如今的雪堂学术成就展,也算是这一代人的机遇啦。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12
    #跟帖#  各位言语粗鲁了!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12
    #跟帖#  说得好!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10
    #跟帖#  北漂浅规则眼花缭乱。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10
    #跟帖#  所以与其说人生是个地狱,不如说人生是个舞台。舞台上的靓丽实际也就是个装扮;舞台上的成就,离不开台下的流汗;如今的舞台更是复杂,北 [几曾回首] - 远游人(557 bytes ) 2021-03-10
    #跟帖#  文章中的这张照片第一次见到。谢谢转发。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09
    #跟帖#  你是在说人之初,性本善,入世即始恶;入世即深,恶溢重;大成者,恶贯满盈啦?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08
    #跟帖#  对外国人的开放,禁绝;再开放,再禁绝,变化反复以至于今。其间比较起来,似乎民国期间是最稳定的。是社会对封建思念的反映吗?!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08
    #跟帖#  妻妾成群?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08
    #跟帖#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粮食减产是事实,更由于浮夸,把农民的口粮交了国家,过后又耽误了救灾,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我曾 [几曾回首] - 远游人(752 bytes ) 2021-03-08
    #跟帖#  三年自然灾害时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产量减少是事实,更是由于浮夸,把老百姓的口粮都交了国家,开春后又耽误了救灾,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几曾回首] - 远游人(752 bytes ) 2021-03-08
    #跟帖#  苏浙作家特有的细腻在苏童的手里做到了极致。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08
    #跟帖#  其实是不必假设的,直接来个故事新编,不定能流芳下去的呢。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07
    #跟帖#  波尔布特被推翻了,这是事实。越南老百姓也没有对解放军携壶提浆,感恩戴德。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07
    #跟帖#  这个倒是八九不离十的哟!49年以后的划阶级成分,反右,以及夹边沟都可以是背书呢。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06
    #跟帖#  风洞试验仅仅是航天工业的一个部分,航天工业能不能上去,或者说国家工业能不能上去,不只是靠踏踏实实地去解决,更需要国家的大环境。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3-02
    #跟帖#  中国的第二部宪法是1975年1月17日修宪而成的。 [几曾回首] - 远游人(14507 bytes ) 2021-02-27
    #跟帖#  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由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 [几曾回首] - 远游人(36335 bytes ) 2021-02-27
    #跟帖#  非正规的“史”。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2-26
    #跟帖#  《最后一个匈奴》初版于一九九三年,作者是高建群,与《废都》,《白鹿原》并称“陕军东征”的“三驾马车”。里面确实吊了不少非正规的“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2-26
    #跟帖#  从2000年来封建朝代兴替来看,这些都是新朝初始常有的事情。不是讲“沉舟侧畔千帆过”吗。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2-26
    #跟帖#  如果是叶抓捕四人,那就是军变;如果是李抓捕四人,那就是政变;华是当时的国家第一领导人, [几曾回首] - 远游人(1932 bytes ) 2021-02-25
    #跟帖#  如果把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定位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那么所有的权力斗争,利益分配都有了合理的解释;特别是邓以后的社会利益分配, [几曾回首] - 远游人(1240 bytes ) 2021-02-24
    #跟帖#  76年就参加开门办学,那么老生应该是被推荐上学的工农兵大学生了?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2-24
    #跟帖#  读过博文 [几曾回首] - 远游人(275 bytes ) 2021-02-23
    #跟帖#  萧兄应当是记忆有误,宝应县没有柳堡公社,只是在沿河公社有个柳堡大队。确实,《柳堡的故事》是在那里拍的。 [几曾回首] - 远游人(0 bytes ) 2021-02-22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39, 共39  分页:  [1]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