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查询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页次:5/2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201250, 共1015  分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首页] [尾页]
    #跟帖#  致敬就不必啦,不被打成反革命就不错了。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20
    #跟帖#  目的不一样,一个是忠于民族为国而战。另一个只是忠于其父母小集团为少数人的利益而战,为将来能接班而度金。故有当兵度金论,下乡度金论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20
    #跟帖#  这句话说的有特色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9
    #跟帖#  楼下走资兄说他的一小学同学的父亲是开国中将,见一同学穿了件军装,就指着那同学的鼻子骂,你也配!吓的他从此再也不敢穿军装了。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9
    #跟帖#  一所高干子弟云集的中学,校长被女学生们打死的屠场。照片中她虽然坐在第一排左边第二椅上,但是她怎么想到三年后自己会在这里被打死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9
    #跟帖#  同意100%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7
    #跟帖#  另外还有一种 R。P。ENGLISH说是英国中产阶级说的英语口音,BBC,牛津英语等等都是自己所属阶层的标签,希望你能学好 [几曾回首] - 聂耳(159 bytes ) 2018-08-17
    #跟帖#  是的,所以我常听npr专播的BBC的新闻广播.网上还有个6 Minute English比较易懂还有文字 。Queen’s En [几曾回首] - 聂耳(226 bytes ) 2018-08-17
    #跟帖#  你说是什么精神造就了这新/老白求恩s?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7
    #跟帖#  哈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時我i們都是有家室的人了和這種人計較300元錢劃不來。记得出國前劉海粟老先生給我的教誨 [几曾回首] - 聂耳(78 bytes ) 2018-08-17
    #跟帖#  我有个朋友以前是上海数学竟赛第一名,来美国后每个周末要去大西洋赌城,他说机票和旅馆都由赌场出。一次我和他在纽约玩 [几曾回首] - 聂耳(296 bytes ) 2018-08-17
    #跟帖#  因为目的不一样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6
    #跟帖#  不是美國人說,是美国人的传声筒说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6
    #跟帖#  现在国内听音乐会,看芭蕾舞也有说明书卖,有的要卖10元一本。像本画报,虽然精致但看戏时不好拿,像本讲义夹。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6
    #跟帖#  電影說明書不是送的,要買的1分錢一張.看外國電影时會去買一張留作紀念如,紅與黑,帶閣樓的房子,中锋在黎明前死去 [几曾回首] - 聂耳(215 bytes ) 2018-08-16
    #跟帖#  楼主是本城女中豪杰,赞一个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6
    #跟帖#  而他们的子孙大多都选择定居国外。为什么? 难道是他们贪图物质生活吗?难道是他们不爱国吗? [几曾回首] - 聂耳(109 bytes ) 2018-08-11
    #跟帖#  明知故问。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1
    #跟帖#  肚子藏发报机一事还记得,是不是严凤英忘了。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1
    #跟帖#  告诉你,这才是人人平等! 在美国的报纸上用不着天天去吹。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0
    #跟帖#  美国护照是为每一个美国公民拥有。不管你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和出生的家庭背景,这在毛泽东时代做的到吗?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0
    #跟帖#  非法移民/入境是被进入国对入境者的行事罪名,偷渡是被弃国对其国民的政治迫害的理由。全世界只有共产国家才有这种罪名。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10
    #跟帖#  读来不禁让人泪下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09
    #跟帖#  原诗是出自诗经里的秦风大意:“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 [几曾回首] - 聂耳(1215 bytes ) 2018-08-09
    #跟帖#  说明他马屁功夫了得。万一邓逃过这一劫他的官运可想而知。一个国民党的蓝衣社团员混到GCD的市委副书记,肯定是有2把刷子的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08
    #跟帖#  补充一下,还有《地道战》里的高家庄,马家河大捷。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08
    #跟帖#  张春桥向邓拓报信”毛批三家村“之事说明张做人圆滑。那时张只是上海市委书记处分管宣传文化工作,忘了。邓是《人民日报》总编。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08
    #跟帖#  50年代电影叫小狗贝尔鲍斯,一个人有条狗只要主人把东西扔出去它就会奔过去捡回来给主人。那天主人去打鱼扔了个炸药包进池塘旁 [几曾回首] - 聂耳(128 bytes ) 2018-08-08
    #跟帖#  后来有几本内部出版的书,其中有一本是讲妲己如何祸国的,书名忘了。传达报告要大家联系实际行势。这是我最早知道中央里有不少人反对对江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05
    #跟帖#  此事文革中批杨时曾作为罪状之一。还有个演员说要以后演毛让他怎天跟着毛,学毛的走路,动作,讲话,后被毛赶走。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04
    #跟帖#  文中所提到的笔名巴人,不知是不是50~60年代被批判的巴人。巴人是解放前和50年代在上海很有名的报人/作家。他以前也是左翼作家 [几曾回首] - 聂耳(67 bytes ) 2018-08-04
    #跟帖#  秘密录音错在秘密上。领袖和平民的隐私都应得到尊重这是人权。美国大公司的客服电话都有录音,但都会告诉你有录音。 [几曾回首] - 聂耳(50 bytes ) 2018-08-04
    #跟帖#  林彪说“毛泽东同志全面地继承,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所以毛泽东思想是西方哲学和西方革命的继承者,悍卫者和在中国的实践者 [几曾回首] - 聂耳(316 bytes ) 2018-08-02
    #跟帖#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道路这就是结论!“ 走俄国人的道路这也是毛泽东对自己的结论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02
    #跟帖#  科学和党,我更相信党说的,亩产十万斤就是科学的论证。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8-01
    #跟帖#  孩子负担不起?你知道那时每个家庭都不至一个小孩吗?一般家庭都有3,4个。一个人工作可养活4,5个人。到是现在2个人工作养一个小孩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1
    #跟帖#  活到70岁还头一次听到中国卖过伊拉克椰枣。楼主讲的是蜜枣的事是当时人尽皆知的。也许共产党的当年有掩盖真相但以成历史公识。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1
    #跟帖#  漂亮话能说的比共产党还好吗?吹破天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1
    #跟帖#  你说的大专的概念是53年院系調整后出来的。那时学苏联。49年前叫专科学校。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1
    #跟帖#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不信谣,不传谣。要相信党中央。坚定地尊照党的要求做到定于一尊从己做起!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0
    #跟帖#  伊拉克蜜棗後來也確實沒賣過。80/90年代還有一次上海人吃毛蚶吃出肝炎。從此上海沒有賣毛蚶了。 [几曾回首] - 聂耳(121 bytes ) 2018-07-30
    #跟帖#  伊拉克蜜棗造成肝炎是毛泽东时代的官方说法,说60年代肝炎不是伊拉克蜜棗造成的是现在网上的说法。这就看你信不信毛主席领导的党中央了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0
    #跟帖#  那时听到过“人造肉”,但没吃过。那时的人都知道那肉不能吃。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0
    #跟帖#  解放前有些大老板还有私人助学基金会,主要是帮助同乡读大学,我舅舅那时考上交大就是用那种基金的钱。后考上公派留学(庚子赔款)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0
    #跟帖#  因为师范是免费的。那时叫音专,好像还没有大学。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0
    #跟帖#  1912年,民国一成立,孙中山即强调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随后,教育部便明文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几曾回首] - 聂耳(1302 bytes ) 2018-07-30
    #跟帖#  知道民国时的医学院有个“公医制”吗?不但学费全免还给饭吃。国立大学,中学都对穷人子弟免学费。还有师范也是。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0
    #跟帖#  你不是在上海长大的?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0
    #跟帖#  记得你说过令尊是个高干,是在自家后院种的高粱吗?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0
    #跟帖#  是你自己的无知,不要强加于历史上的没有。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8-07-30
页次:5/2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201250, 共1015  分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首页] [尾页]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