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查询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页次:20/20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951995, 共995  分页:  [<<]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首页]
    #跟帖#  前三种剧本。工人剧本: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入社和不入社的斗争。 [几曾回首] - 聂耳(321 bytes ) 2011-01-12
    #跟帖#  关于《布谷鸟又叫了》和“第四种剧本” 的时代背景 [几曾回首] - 聂耳(1635 bytes ) 2011-01-12
    #跟帖#  苏联专家与《布谷鸟又叫了》 [几曾回首] - 聂耳(672 bytes ) 2011-01-12
    #跟帖#  电影《布谷鸟又叫了》 上海电影制片厂1958年出品 [几曾回首] - 聂耳(262 bytes ) 2011-01-12
    [共和国六十年文学和反思] 三 话剧《布谷鸟又叫了》 杨履方 [几曾回首] - 聂耳(10875 bytes ) 2011-01-12
    #跟帖#  讲的不错,毛泽东确实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复辟危险性等一系列问题,但毛泽东没有正确地回答 [几曾回首] - 聂耳(388 bytes ) 2011-01-12
    #跟帖#  那为什么不把工厂还给资本家呢? 即然允许你的儿子当老板,为什么不让他人的儿子当老板?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10
    #跟帖#  当年周恩来是代表苏联等国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去布达佩斯谈判的,是座坦克还是座汽车并不重要。 [几曾回首] - 聂耳(80 bytes ) 2011-01-10
    #跟帖#  就是看到了,你要他怎么办?单枪匹马一人,左右全是毛的人。所以他后来力挺邓小平。你要他74年 [几曾回首] - 聂耳(115 bytes ) 2011-01-08
    #跟帖#  种桑树的人最好,自己辛苦点,后代可以采桑,乘凉。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8
    #跟帖#  文革中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不在自己手上,从国家主席,到我们平民百姓。只有一人除外,这里我就不点名了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8
    #跟帖#  文革时人人都这样,比如你去其他学校,工厂“传经送宝”(当时的话),那单位的人就说向 XXX同志学习 [几曾回首] - 聂耳(55 bytes ) 2011-01-08
    #跟帖#  当然不是因为这首诗被打成反革命的,但这首诗也被批判了,请看上文。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8
    #跟帖#  马脚上都没拍到,拍在马尾巴上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8
    #跟帖#  如果写这诗的人是反革命,那么今天在这里的人不管你是拥毛还是反毛都可以是反革命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8
    #跟帖#  看了胡风的诗让我想到郭沫若,这反革命真是做的目明其妙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8
    #跟帖#  《时间开始了》 胡风 [几曾回首] - 聂耳(70461 bytes ) 2011-01-08
    [共和国六十年文学和反思] 二 《时间开始了》 胡风 ZT [几曾回首] - 聂耳(9622 bytes ) 2011-01-08
    #跟帖#  当一个人既无权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无法违背别人的意愿时,这种宝贵财富你要吗?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7
    #跟帖#  第二,蜗居是短暂的,蜗居的人有改变蜗居的机会,插队当时是一辈子的,知青的命运不在自己的手中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7
    #跟帖#  蜗居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的,你不喜欢住可以会你的老家,插队是在强制的基础上的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7
    #跟帖#  还有陈望道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第一翻译人。周是右派,陈是不是右派不清楚,因该也是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7
    #跟帖#  客观地说,老毛对马列的书看过,也有兴趣,以前老拉周谷城去讨论,但他始终没看懂,所以在他的书里 [几曾回首] - 聂耳(88 bytes ) 2011-01-07
    #跟帖#  老毛是这样认为的“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叙,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7
    #跟帖#  办事喜欢大起大落,是俄国人的特点,其实并不明智,结果让人民为这已是无关紧要的事搞得死去活来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7
    #跟帖#  如此说来文革前的教育要求要比文革中/后的高? insteresting。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7
    #跟帖#  我没读过中学(文革时),所以一定是小学。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7
    #跟帖#  我在网上也看到过楼上的说法,不过我更同意你的分析。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7
    #跟帖#  他说的是后来,应该是小学课本吧。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6
    #跟帖#  我好像是在小学课本上读到这篇文章的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6
    #跟帖#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几曾回首] - 聂耳(8504 bytes ) 2011-01-06
    [共和国六十年文学和反思] 一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zt [几曾回首] - 聂耳(9171 bytes ) 2011-01-06
    #跟帖#  有人说杨朔:“用艺术的方式汇报思想,表达忠诚,杨朔的确首屈一指“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6
    #跟帖#  杨朔是党的赞歌文学家,1961年他的《雪浪花》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登栽的殊荣 [几曾回首] - 聂耳(71 bytes ) 2011-01-06
    #跟帖#  谢谢,中国第一部歌剧大概是20年代的《高山流水》由阎述诗曲。《扬子江风暴》严格地说不是歌剧,因为 [几曾回首] - 聂耳(194 bytes ) 2011-01-05
    #跟帖#  如果周在66年下台,中国人民大概会遭更大的“人灾“和“自然灾害“所以10里长安送总理是自发的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5
    #跟帖#  你怎么知道?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1
    #跟帖#  要不是毛护着他,他也早被打倒,如是那样的话,张后来还会在邓上台后上台。真是人生难料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1
    #跟帖#  紧接着全市各公共汽车上的标语如雪,那是在68年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1
    #跟帖#  记得第一张哄动全市的大字报题为:《揪出大叛徒张春桥》在复旦大学出现,全市到处转载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1
    #跟帖#  写错了,应是复旦“红革会”和后来的”孙吾空“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1
    #跟帖#  反正那时交大的红卫兵做了许多内查外调,并正式上报中央文革,后来那批红卫兵全被打成反革命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1
    #跟帖#  审判4人帮的罪行是指文革中的乱国之罪,主要不是追究解放前的旧帐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1
    #跟帖#  张春桥是叛徒应该不是新闻。在文革初期,中期上海二次炮打张时,大字报贴的满街都是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1
    #跟帖#  康生不是在临死前有一份有关张是判徒的材料交给周了吗? [几曾回首] - 聂耳(0 bytes ) 2011-01-01
页次:20/20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951995, 共995  分页:  [<<]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首页]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