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查询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页次:13/14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601650, 共697  分页: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首页] [尾页]
    #跟帖#  主要原因之三:瓦格纳雇佣军已被欧美多个国家认定为恐怖组织,俄方对此多少也是有顾忌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9
    #跟帖#  主要原因之二:普里戈津恃宠而骄,与俄国防部、总参及此前的多位侵乌总指挥都不合,而与他关系好的苏洛维金已被降为副总指挥。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9
    #跟帖#  主要原因之一:普里戈津共招募了5万多瓦格纳雇佣军,曾是侵乌俄军中最凶悍的部队,但已被乌军彻底打残,所剩仅8千,已无足轻重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9
    #跟帖#  目前乌军依然完整占有巴赫穆特城。但是,不出意外的话,那里应当会在不久后易手。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6
    #跟帖#  乌军在巴赫穆特的大部分主力已经撤退、转移了,现在的守军主要是国土防卫队。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6
    #跟帖#  当然,GLSDB还比不上射程为30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ATACMS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2
    #跟帖#  美国将于星期五宣布又一轮一揽子援助,包括比现有海玛斯精密制导炮弹射程增加一倍的GLSDB。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2
    #跟帖#  由现有海玛斯或M270发射,射程差不多延伸一倍。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2
    #跟帖#  精密制导炸弹重250磅(113公斤),射程94英里(151公里)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2
    #跟帖#  Ground Launched Small Diameter Bomb (GLSDB),中文名“地面发射的小直径炸弹”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2
    #跟帖#  对,双方在战场上都没有空优可言。乌军利用海玛斯保证中远程打击能力;俄军则拥有长程导弹,但主要用于攻击乌国民用基础设施。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2
    #跟帖#  谢谢更正。Kristoffersen 是现役上将,其官衔应当是国防司令。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2
    #跟帖#  前些天,瓦格纳雇佣军老板普里戈津在莫斯科抱怨,说他的5万多人损失了4万多。那些人冲锋确实够狠的,一波接一波,前赴后继。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2-01
    #跟帖#  作为北约创始国之一的挪威,其国防部长Kristoffersen将军于1月22日公开谈到侵乌俄军死伤总数达到了约18万。 [时事述评] - 老看客(1160 bytes ) 2023-02-01
    #跟帖#  俄军休整、补充了很多轮。30万之前的是当时新组建的第三军团上场,那些都未能扭转战局。春季俄军有可能来更大的,出动50万。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M1和M1A1都很沉。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德国豹II的确比美国M1A1更适于乌克兰的泥泞战场,豹II更轻便,油耗低很多,维护和维修相对简便,也广为欧洲国家所熟悉。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德国做出的牺牲很大,包括短期的经济发展和当下的居民生活便利。但这种基于道义和大国担当的牺牲是有长远的回报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此前我在这里为德国说了一些好话、也是公道话。德国没有让我们失望。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非常可惜,他很难获得问鼎总统位置的机会了。综观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风云人物,其实彭斯是难得的好材料。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战争本身很残酷,但这也是一个吐故纳新、脱胎换骨的机会。这个经历,就是一次凤凰涅槃。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我也不支持老川再度竞选总统。另外,希望拜登也放弃连任的想法,他年纪太大了,要给年轻人机会。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我是理解和支持彭斯当时采取的处置方式的,另外也不支持川普再度竞选总统。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司机确实赢得了巨大的个人声望,但他做事还是很有分寸,不干预具体军事事务,反腐不分亲疏。有些措施,属于必要的战时管制。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战后,乌克兰将彻底摒弃前苏联体制的残余,脱胎为一个现代民主法制国家,并在国际援乌力量的帮助下,快速实现国家的重建与繁荣。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美国对援乌武器、物资、资金的系统核查,以及欧盟对乌克兰按入盟要求的各项整改的检查监督,从外部有力地推动了乌克兰的反腐。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美国两党主流的援乌主张很接近。共和党倾向于加大武器援助的力度、并加强追踪和核查。该主张已被拜登接受,核查做得不错。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川普有能力、实干,本人支持他的诸多政策,但他对俄乌战争的看法是幼稚和危险的。他的言论能赢得一部分人的支持,但会失去大多数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7
    #跟帖#  没错,难就难在这些。否则,纯粹的驾驶和开炮,训练两天就够了。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装甲战车比较好办,已有一部分乌军接受了训练。熟悉主战坦克要难一些,但训练已经开始了,再说还有一些国际志愿兵可提供帮助。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这么给力啊!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现在双方都在朝着2月底至3月份的大战目标做规划。这也是为什么间隔不到1个月,2月中旬就要开下一轮Ramstein援乌会议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如果俄军伞兵精锐部队也像瓦格纳那么打,那会消耗得非常快。估计他们还是会让瓦格纳雇佣兵担当前面几波冲锋的任务。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瓦格纳雇佣军的打法太笨,自去年8月份开始一直未能拿下索莱达尔。这次是得益于大批俄军精锐伞兵部队的增援。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11月至12月份初,俄军利用优势兵力一度攻占了巴赫穆特城的4分之1以上。后来乌军调来援军,击垮了俄军,收复了失地。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乌军在巴赫穆特城内的防守很坚固,3条补给线有一条顺畅,另2条受到俄军的攻击。只要补给线不完全断,乌军不会撤出巴赫穆特。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美方的建议是要乌军从整个巴赫穆特一带撤离。索莱达尔太小,不便建立多层次防守,乌军撤离是明智的,但巴赫穆特则大不相同。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北约确实已经展示了决心,他们常规武器库中的大宝贝还多得很。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反倒是乌国政府不鼓励这些人现在回国,因为乌克兰多个城市的民用基础设施被严重损坏,很多居民需要疏散。开春后回国的人会更多了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有挺俄网友说,以妇女和儿童为主体的数百万在海外的乌克兰难民将会影响乌国未来的人力资源。其实这些人大都现在就想回国。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乌军高级军官许多都脱胎于前苏军。作为没有军队背景的这么年轻的战时统帅,司机能得到乌军的一致拥戴,其能力和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他没有政治背景,能以那么高的得票率当选,关键是他的理念得到了绝大多数国民的共鸣,并不是依靠一两个金主取胜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普京于11个月前发动侵乌闪电战时,泽连斯基已经快要输给了乌克兰亲俄势力和既得利益集团,反腐成效不大,支持率降至了35%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我估计欧美领导人确实有这一层意思。美国援乌坦克前两天就定了,拜登专门等到今天正式宣布。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是的。2019年,他作为政治素人以83%的高票当选乌克兰总统,其时才41岁多一点。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真年轻啊!今天(1月25日)是泽连斯基的45岁生日。这是一个将因推动乌克兰和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而载入史册的人! [时事述评] - 老看客(797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还有,在经由北约训练的数万名新兵中,有一部分已经接受了一种到多种北约步兵战车的训练。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在迄今的整个援乌抗俄过程中,英国讲了很多美国不便率先讲的话、做了很多美国不便率先做的事。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难得走出第一步,走出来了就好了。这一次,又是英国带头援助挑战者2,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跟帖#  德国的援助,力度非常强、效果非常好、影响非常大。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3-01-25
页次:13/14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601650, 共697  分页: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首页] [尾页]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