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日报∶中国宗教和谐相处堪称典范 (图)


??中评社香港5月7日电/澳洲日报5月6日载文《中国宗教和谐相处堪称典范》,摘要如下∶ ??北京的学者季羡林说过:在中国,佛教庙里有时有道教的神,而且佛道两种庙里,有时竟会出现孔子和关帝文武两圣人。有钱人家办丧事,既请道士,也请和尚,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一团和气,处之泰然。因此整个中国历史上没有一次宗教战争。如果不同宗教的信徒都能互相尊重,则中国社会必能安定团结,世界人民也必能安定团结。 ??确实,中国宗教的和谐相处堪称世界典范。中国五大宗教参与了许多世界性的和平文化行动,《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章程》规定了该委员会的宗旨是加强中国各宗教团体及其信徒维护和参与世界和平事业,发展同世界各宗教和平组织及有关人士的友好往来,共同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并为此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世界宗教界赢得了荣誉。 ??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这两大宗教一直和睦相处,共同维护著和平事业。傅铁山代表中国宗教界提出过如下倡议:高扬和平旗帜,维护宗教的纯洁性;提倡宗教宽容与和解,创造和平共处的环境。正视不同文明和宗教信仰的差异,互相尊重,求同存异。 ??伊斯兰源于阿拉伯文,其字面意义为谦逊、降服、归顺、服从、和平、纯净等意义。中国伊斯兰教保持了伊斯兰教的根本教义,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文化,主张和平、纯洁。中国穆斯林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民族都能和睦相处,荣辱与共,谱写了一曲曲维护和平的赞歌。伊斯兰教提倡“中道”,主张当行则行,行止有度,绝不过分。伊斯兰教认为,坚持“中道”原则,是达到与社会相和谐的途径。 ??中国佛教的核心理论,是非暴力论,和平是佛教实践的主体。佛教继承了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和不杀生思想,把这一思想变成自己的基本戒律。佛教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欲望引起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膨胀的结果,就有了贪的行为,掠夺和战争正是贪的表现。所以佛教提倡灭欲,不杀害生灵,众生平等,不允许种姓压迫的存在,这样,社会、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和平共处才有保障。这些平等慈悲的思想成为佛教和平思想的基石。 ??中国道教继承了道家取法自然的和平论,主张人类处理自己和万物的关系,必须取法自然,人类要以天地为准则,维护世界万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自然本性,不能人为地去破坏自然本性。道教的经典之一《抱朴子》反对杀生,反对妄为。道教全真派道徒丘处机在1220年正月,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以73岁的高龄,率弟子18人,自山东莱州启程北上,爬高山,涉大川,跨戈壁,越荒漠,为结束“十年兵火万民愁”的局面,劝诫成吉思汗止杀,“欲罢干戈致太平”。《老子》和《抱朴子》等经典所提倡的和平思想,在当今时代为世界和平事业贡献著自己的力量。 ??中国五大宗教都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思想,贯彻到各自的教义、教规和行为活动中。各宗教之间互相吸纳融通,形成了中国五大宗教的多元共存、和睦相处。中国宗教的这一传统,为世界宗教处理相互关系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