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摩洛哥是彩色的。之所以说它是彩色的,是因为它不同颜色的城市。卡萨布兰卡白色,菲斯土黄色,马拉喀什土红色,阿伊本拉杜黄色,舍夫沙万蓝色,而撒哈拉沙漠中的梅尔祖卡是金黄色的。在这些色彩斑斓的城市中,还有一座粉白的城市,它就是今天摩洛哥在地中海两个主要港口之一的得土安(Tetouan)。 跟摩洛哥很多染上了法国色彩的城市不同,得土安有着浓重的西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蓝:一种在希腊的圣托里尼岛,另一种在摩洛哥的舍夫沙万(Chefchaouen)小城。还有人说,世界上有三大蓝城,一个是圣托里尼,一个是印度的焦特普尔,第三个是舍夫沙万。位于爱琴海中的圣托里尼我去过,曾被那里的蓝色迷醉。而焦特普尔,我因生病而错过,留下了遗憾。来到摩洛哥,我无论如何也不想留下遗憾。我要去舍夫沙万,看看它跟圣托里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摩洛哥有四大皇城。除了现在的首都拉巴特外,其它三个皇城梅克内斯、马拉喀什和菲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菲斯却是这些皇城中最古老的。它是摩洛哥的“母亲”,也是摩洛哥人安放灵魂的故都。这其中的缘由,是因为摩洛哥定都菲斯的第一个王朝伊德里斯王朝和在这个王朝创建的卡鲁因大学(UniversityofAl-Qarawiyin)。该大学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也是最早发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国土面积跟中国重庆差不多的摩洛哥,有好几个“首都”。拉巴特是国家的政治首都,卡萨布兰卡是国家的经济首都,而菲斯(Fez)则是国家的精神首都。为什么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的菲斯会立于其它三个皇城之上,成为主导摩洛哥人灵魂的精神之都,还被称为“西方的麦加”呢? 因为这里是摩洛哥真正的立国之地;因为这里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开山祖师。这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伊斯兰建筑为主体的摩洛哥,会有16世纪在意大利发起,17世纪在欧洲流行的巴洛克风格吗?有的,它就在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的梅克内斯(Meknès)。这座有着25公里长城墙的城市因拥有以复杂、奢侈和浮夸为主要特点的巴洛克建筑而被称为“巴洛克之城”。可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摩洛哥怎么会有巴洛克风格的城市呢?这跟被称作“世界第一种马”的穆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记得那首《梦驼铃》的歌是这样唱的:“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每当这首述说着离别与思念之情的歌在我耳畔响起时,我的眼前都会飘过跨撒哈拉沙漠贸易的阿拉伯骆驼商队的身影。这些平均有一千只骆驼的商队,在柏柏尔人向导的带领下,终年穿梭在漫漫黄沙的撒哈拉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看过台湾女作家三毛写的散文集《撒哈拉岁月》,其中有一篇叫做《哭泣的骆驼》。虽然那时的我还不太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不喜欢文中的悲凉氛围,但撒哈拉沙漠这个名字却牢牢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来美国后,我曾开车带着女儿去过埃及的撒哈拉沙漠,那漫无天际的尘沙让我觉得这片沙漠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可是,当我开进细如粉末的沙漠中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虽然马拉喀什只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的一个,但它却是摩洛哥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还曾被评为“世界最受欢迎的六大旅游城市”之一。自从1062年这座城市被建立后,它就染上了柏柏尔人、阿拉伯人和法国人的色彩。这些信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各色人种让马拉喀什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使其博得了“敲响的鼓”、“沙漠的女儿”和“赭红色之城”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如果说摩洛哥最有文化的古都是菲斯(Fez),那位列第二的则是马拉喀什(Marrakech)。菲斯是阿拉伯人和摩洛哥原住民柏柏尔人混血后建立的首都,而马拉喀什则是柏柏尔人建立的首都。自从马拉喀什问世以来,它跟菲斯便有着螺旋般的互动。随着王朝的更迭,两座城市的地位也如潮汐般起伏。那么,马拉喀什是什么时候来到人间的呢? 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 史学家们说是1062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我曾在法国开过大西洋海岸,也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过大西洋海岸。这条长3千多公里的海岸线既是罄竹难书的奴隶贸易路线,也是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全球化贸易路线。不管是罪恶还是光明路线,自从大航海时代后,这条相互重合的路线都得经过摩洛哥。可以说,摩洛哥卡住了该路线的“命门”。因此,从率先开启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到后来者居上的西班牙,再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