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年的“美国人打败关颖珊”到今日的“亚裔过度代表美国花滑”

来源: 2022-02-13 08:58:5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这些天海外华人社交媒体围绕两位华裔冬奥金牌得主谷爱凌和陈巍炒的沸沸扬扬。看得出绝大多数人是扬陈抑谷的。认为谷是投机分子,又是“精英出身”,所以不仅不值得赞扬,反而应该鄙视。而陈不仅是“普通出身”,通过打拼取得成功,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背叛”美国。所以是华人孩子的真正楷模。有一篇反响很大的贴文有这么一句“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 我们要做真正的华裔美国人,而不是住在美国的中国人(大义)!对于谷陈两位的优劣褒贬已经泛滥成灾所以我不再赘述。但是看到这句堂而皇之的“爱国口号”未免有点心酸乃至悲哀。我清楚地记得二十四年前长野冬奥会上华裔美国选手关颖珊惜败于白人美国选手之后,有媒体竟然用通栏大标题报道:“美国人打败关颖珊!” 是的,那是上个世纪的事情,按理说如今情况应该大不相同了。可就在我们刚刚为陈巍替美国争得荣誉且喊出上述爱国口号之际,《纽约时报》日前的文章竟然出现“亚裔过度代表美国花滑” 的文字。这不啻是给喊出这类口号的华人一记响亮的耳光。是的,无论是当年的“美国人打败关颖珊”还是今日的“亚裔过度代表美国花滑”,都只出现在个别媒体。但是谁能否认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歧视亚裔的倾向。这些媒体无论平时如何政治正确,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是的,华人和亚裔眼下极其恶劣的处境和疫情和中美交恶有关。但是即便没有这些我们的一张黄面孔还是自然而然地被视为外来者。遗憾的是这种现象无论出现多少贝聿铭,马友友,关颖珊和陈巍都无法根本改变。只有当亚裔人口比例大幅上升,至少白人比例低于50%才有可能逐渐消失。可惜我和我的孩子们恐怕都看不到了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