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值得家长反思的关于青少年问题的书

来源: 波城冬日 2017-05-22 15:34: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957 bytes)

好友小树《four weeks five people 》书评

 

读完了好友女儿的第一部小说《four weeks,five people 》,应该说,相当不容易!

 

第一个不容易是给自己点赞,能见缝插针海绵挤水(隐去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地读完这样一部英文原著,我的整个阅读过程真的是很不容易。

 

第二个不容易是给小作者点赞,19岁,就写出了这样一部捧在手里有厚度,压在心里也有分量的小说,已相当不易,后生可畏。且通篇布局严整有序,有铺设,有构架,叙述有跌宕起伏,也有平铺直叙,再加上独白设计与人物性格吻合得丝丝入扣,读来让人感同身受,既能感受到当事人无助时的身心颤栗,又有旁观者爱莫能助的扼腕叹息。

 

小说以Camp Ugunduzi—Swahili word for "discovery"为故事发生的背景,5个不同特征teenager被父母送至这里寻求治愈:Stella—severe depression,内心一直是抗拒着,一门心思想的是怎么不二度进营; Andrew—anorexia,是五人中最让人同情的一位,他被厌食症困扰,想克服饮食失调后重现回到他心爱的乐队,实现自己的明星梦; Clarissa — OCD & anxiety,过度焦虑和紧张,妈妈的过度呵护造就了她这种不断自责的谨小慎微,总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这样妈妈就不至于总是在问她是否Okay了; Mason—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五人中最不讨喜的一个孩子,狂妄式的自信,目中无人,总认为别人都是白痴;Ben—Depersonalisation disorder,这类人就是我们说的"入戏太深"吧,宁愿活在虚幻的电影世界,不愿正视现实。

 

小作者坦言,她幼时喜欢的读物——Nancy Drew mysteries 和Lois Lowry classics,无形中影响了她第一部小说的写作,于是故事的场景便设在这个therapeutic wilderness camp的夏令营中,以便拓展后面的情节,explore和adventure。

 

其实,这些年在teen和pre-teen中比较流行的一些fantasy小说都几乎是以"营"为写作场景,比如Harry Potter的魔法学校,其实可以算做一个大营地,再比如Rick Riordan的系列小说,在我孩子小的时候我跟着他们读了不少,也都可以划归为"营地"故事。在营地,有奇遇、有探险、有太多未知的事物,可以给予小说家发挥想象的大量空间,这正是fantasy类小说构架情节所需要的。

 

可《four weeks five people》这部写实性小说为什么也要安排在营地里呢?

 

我个人理解,只有在营地里,这些携带"问题"的孩子才能暂时不受家庭的影响,真实地释放自己的内心,因为很多"问题"的形成都与父母亲密关系的产物。父母用自己的生养权、拥有权、爱护权给予孩子一些他们没有的,也剥夺了一些他们拥有的,孩子们的所失所得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父母的角色形形色色,有陪伴者,有监护者,有奠基者,也有绑架者……都是以爱的名义。所以小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一开始不敢给人看,虽然写的不是自己,但也是一种刺破青春的写法,需要勇气。

 

四周的营地生活后,五个teen之间建立了深厚的bound,对他们各自的"问题"影响多大?改观了多少?还是因为即将回归家庭,又将故态复萌?

 

小说开放式的结尾予以人悬念。在小说结尾,teen们被要求建一个cubby house,a safe house? 建成了没有?不得知。只是这个cubby house 让我想起另一部小说《spirit bear》,也是一部类似救赎心灵的写给teen的小说,主人公曾经也是个问题少年,同这五位不同的是,他是一个行为问题少年,在被流放到孤岛后,经历了很多险境,也遇上许多美好,还有亦幻亦真的spirit bear,这些都对主人公的人格重塑产生了影响。值得着重一提的是,《spirit bear》的主人公也出自问题家庭,虽然铺设较少,没有浓墨重彩描述,但从被虚化的背景中可以看得出来。

 

我的整个阅读过程都如在钢丝上行走,总提着一口气,不断提醒自己反省自己,这不过是小说而已,小作者夸张而已,不必见个模子就对周围的人狐疑猜测、对自己强按硬套,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么极端,自己更与helicopter 妈妈相去甚远……

 

好友白焱在她的书评中提到的,"作者把我们第一手的人生经验搬进书中……这本书的出版很是Just In Time,娃们的GPA/藤路 vs. 娃们的心理健康,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心有戚戚焉,这的确是每一个家长值得反思问题。

 

所有跟帖: 

无力无助,心理各种茶杯海啸甚至各种twisted其实相对容易写,作者具备敏感性格和一定写作基础即可 -soldanella- 给 soldanella 发送悄悄话 soldanel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7 postreply 15:49:56

但化繁为简,从繁杂中找出人生的快乐和积极性,是需要智慧和阅历的 -soldanella- 给 soldanella 发送悄悄话 soldanel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7 postreply 15:51:38

个人认为太过详细描写内心挣扎的书不太适合敏感的青春期青少年看。比如13个理由那种 -soldanella- 给 soldanella 发送悄悄话 soldanel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7 postreply 15:56:35

当然19岁可以写书是相当出色的孩子了。 -soldanella- 给 soldanella 发送悄悄话 soldanel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2/2017 postreply 15:53:35

说得太好了!推荐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JustTalk- 给 JustTalk 发送悄悄话 JustTalk 的博客首页 (512 bytes) () 05/23/2017 postreply 06:06: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