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小曼儿的《我的知青生活 - 9》

来源: 2017-04-19 17:28:2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简谈的《我的知青生活 - 9》

原文见,http://bbs.wenxuecity.com/memory/1122100.html

    惊叹无人特别感兴趣最后一段。

    最后一段特好:

“我忍不住给了她一个玉米饼”:在写知青(主人公)的“人性”;

“二嫂要求小凤分一半给她弟弟”:在写二嫂的“人性”;

“小凤高高兴兴地拿着玉米饼跑去找弟弟去了”:在写小凤的“人性”;

“我心里酸酸的,真想把这一锅饼子都给她”:又在写知青(主人公)的“人性”;

“小凤还是眼没离开过我的手,随着饼子移动。等到饼子起锅时,她离我更近了,扒着锅边看我手里的饼子”:在写“真”;

“对二嫂说咱换一个吧(我也得吃饭呀),二嫂赶忙给了我一个薯饼”:在写“真”(没有一丁点“虚伪”);

“想想在北京一般人都不太喜欢这种食物,更别说是捂过变质的玉米粉了”:在写“真”(那个年代,农民将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称“购粮”,不是法定的农业税“公粮”,让城里人享用,自己的儿女和爹娘却吃瓜代菜。这是对主人公,知青的很好教育);

   。。。。。。

   短文对人性的记叙深刻。就喜欢这种“写事,写人,写真实求实,求是,求真缔”。象《巴黎圣母院》一样,深刻揭示“人性”的“真,善,美”或“假,丑,恶”。象《流浪者》一样,写“穷”,写“苦”,写“社会”,但绝无政治偏见。这样的作品自然会成经典。

   如果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伤痕文学”,或象前几天有人贴在这里的莫言的短文,得到两派完全对立的评论(或称“政治评判”),其结果难成经典,只因为太偏激。这些作者写作品只是为了“华众取宠”,搏得某些人群的欢快而已。

   简评几句,不成敬意。荒谬之处,望鉴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