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烙上哪些上海因素?

来源: 小宁波♂ 2011-11-10 04:54:1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309 bytes)
辛亥革命烙上哪些上海因素

  辛亥革命,这场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而辛亥革命与上海的互动影响,其中烙上的是哪些上海因素?上海档案馆、上海文史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日前集中披露了一批辛亥文献,将记忆的景深拉回最初的画面。

  沪语编写“上海光复记”宣传革命

  上海历史博物馆首度披露的文献中,有一份《沪语版说上海光复记》。这份文献一共4页纸,大小为小16开。历经长长岁月的洗礼,纸张已经有些斑驳。上面的文字内容,是用沪语编写的,很多发音还是老上海的发音。比如,第二页上这样写道:“如呒没枪弹,必定弄得呒淘成,为此我哩上海国民军,大家约齐心,必定先要拿到哩,才能事体办得成……”

  据透露,该文献刚刚被整理出来,具体是谁编写的尚无定论。专家推测有可能是当时具有革命觉悟的民间艺人编写的。上海光复中,上海商团是一个很重要的武装团队,里面有一个分支便是曲艺界的艺人组成的。很可能为宣传革命,他们用沪语将上海光复的前因后果记录下来,以便后人传唱。

  向南京输送多少军火的谜团解开

  辛亥时期,上海对外地的革命有着重要的影响。仅以南京为例,上海起义成功后,迅速组织了沪军敢死队、光复军,与来自浙江的民军组建成立江浙联军,会同南京民军一道攻克南京。在筹组江浙联军时,沪军都督陈其美曾致电徐绍桢及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表示:“至接济军火,敝处当殚力以筹。”只是究竟上海方面向南京输送了多少军火,一直以来都难以考证。

  所幸的是,现在上海档案馆馆藏的《警务报告》里,能找到初步的答案。据1911年11月13日的《警务报告》记载:“昨天早晨,有24门使用12磅炮弹的大炮和24发榴霰弹从制造局用火轮运往杭州,从杭州转往镇江,再直送南京。制造局派了6名工人随同前往装运。”类似的记录在《警务报告》里还有近10则。据上海档案馆研究员邢建榕介绍,依照《警务报告》载录的内容统计,在攻宁战役期间,上海共向南京运送子弹约37万发、使用12磅炮弹的大炮48门、使用40磅炮弹的大炮4门、各类炮弹近千枚、各类地雷50余颗等。这些数据是上海殚力接济军火的有力佐证。

  个人所捐军饷够一个农民半年开销

  而上海档案馆馆藏的一份《上海丝厂茧业总公所募集军饷捐赠者名单》,则是上海工商业者在经济上支持革命的有力见证。记者看到,名单上详细记录了捐赠者的名字和金额,每人捐赠的数额大多是10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据上海档案馆利用服务部主任石磊透露,这里使用的计量单位是鹰洋或龙洋,相当于1000至1200铜钱,在当时,这基本够一个农民半年的开销。那个时候,买一亩中等质量的农田也就需要20到30元。

  接济军饷的活剧在沪轮番上演

  张园是晚清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占地60余亩,北起今南京西路(泰兴路口),南至今威海路,东起今石门一路,西至今茂名北路。其中,今吴江路一段步行街是原来园中的池塘。辛亥鼎革之际,集会、义卖成为张园里的另一道“风景”。

  据《警务报告》的记录,张园于1911年12月30日、31日和1912年元旦举行游园会。游园会的节目有文明戏、滑稽、女声歌唱和日本舞蹈及魔术。每日平均有千人左右前往观看。入场券每张1元,全部收入均移作临时政府的经费。主办者当时在张园大门口竖起了张勋的模拟像,无论何人只要捐款1元,就有权打它一个耳光;捐献100元者就有资格将它一拳打翻在地。那时的张园也常举办各种义演、义卖,出售小型丝质民国旗和胸花,收入所得均移作革命经费。

  类似为缓解财政困难、接济军饷的活剧,还在租界内上演。例如,油豆饼业商人于1911年11月22日集会,讨论是否继续缴纳油、豆捐税。《警务报告》形象地记载了商人们如何采用原始的方式来做出抉择:“凡愿意纳税的可在罐内投一颗白色骰子,不愿意的投黑色骰子。投票结果,42票赞成,15票反对。”

  辛亥革命回忆手稿50年后面世

  上海文史研究馆对外披露的则是50余篇回忆文章的手稿。这些手稿出自曾亲身经历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主要撰写于1961年至1962年间。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稿件未能在当时发表。尘封50年后,手稿终于得以面世,它们的作者大多已经离世。在近代史专家沈飞德看来,这些文章都是以纯个人视角记录自己亲历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可以部分弥补官方文献的欠缺。

  比如,周南陔的《辛亥光复淞沪内幕》,对当时商团攻打制造局的战斗及淞沪清防营的动向有着详细的描述,是不可多得的现场情景记载。李健青的《反袁激烈的<民权报>》,对辛亥革命后同盟会在上海办的《民权报》从开办到关闭首尾不足两年的奋斗史,作了颇为翔实的介绍。同时,还对这份报纸的人员、经费以及同其他进步报刊的关系,有着详细的记录。这些文字,对研究辛亥革命时期思想舆论情况和新闻史,提供了重要史料。

所有跟帖: 

宁国北路原名黄兴路,现又改回。四平路原名其美路,以纪念攻打江南制造局的陈其美。 -继开- 给 继开 发送悄悄话 继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7:20:52

good to know -halfdummy- 给 halfdumm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0/2011 postreply 17:30: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