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股大涨背后的原因(图)

来源: 华尔街日报 2015-04-15 10:43: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62 bytes)
 
 

前有一种阴谋论认为,中国的股市大涨以及本月涨势蔓延至香港是中国政府遏制资本外逃、救助中资银行的计划的一部分。在中国这样的奇异世界中,这种说法是否属实(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资者认为这是真的。投资者的这种看法为投资中资银行股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理由。

中资银行在香港股市最新一轮火爆上涨中表现良好。尽管涨幅不是最大的,但也相当大,给股东带来了巨额新增账面财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1398.HK, 简称:工商银行)自4月8日以来涨了12.7%,市值增加约340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 ,0939.HK, 简称:建设银行)涨14.5%,市值增加近310亿美元;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3988.HK)涨15.6%,市值增加近290亿美元——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一周内。

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坏账不断增加、银行利润下滑,中资银行的这种涨势可能颇令人费解。今年一季度中国出口仅增长4.6%,受3月份出口意外下滑15%拖累,再加上内需疲软、生产者价格下跌,促使经济学家下调了对中国的经济增速预期。世界银行(World Bank)本周表示,预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速为7.1%,低于去年的7.4%,去年的增速已经是25年来最低。

对于多年来信贷活动呈两位数增长、债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0%的中国经济而言,增长放缓可不是个好兆头。分析师预计将有更多企业借款人步上中科云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loud Live Technology)、佳兆业集团(Kaisa Group)、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Chaori Solar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的债务违约后尘。过去一年中资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飞速上升,坏账占全部资产的比例升至1.29%。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表示,这一数字还不包括问题贷款,银行通过展期的方式防止这些贷款沦为坏账。另外,不断增加的冲销操作也帮助不良贷款维持在低位。去年中国四大行冲销规模增加一倍,至人民币1,289.8亿元(210亿美元)。

无需多言,中资银行去年的利润并不理想,而且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之后才可能好转。对不良贷款进行减记和留出拨备对中国经济有利,因为这样可清理不良资产,让银行能够向合格借款者发放新贷款。但这也意味着股东将不得不承担更多损失,特别是在中国政府正努力推进利率市场化、从而令银行贷款利差收窄的情况下。

那投资者想买进中资银行股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因为在令人匪夷所思的中国投资领域中,股票的走势并非受它们相对增长前景的推动,而是看上市公司获得中国决策者支持的可能性。分析师认为,中国政府出手救助银行的几率在上升,救助方式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在存款额日益流失的情况下增加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规模。

中国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19%的相对较高水平,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驻香港股票研究主管陈昌华(Vincent Chan)在昨天发布的一份报告里提出中国应下调存准率。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1288.HK /601288.CN)在瑞信的中国股票投资组合模型中各占10%的比例。据彭博(Bloomberg)报道,汇丰分析师Michael Chang表示,工商银行股价可能再涨32%,至8.70港元,而中国建设银行可能再涨33%,农业银行可能再涨17%。

但对中资银行来说,最大的福音之一或许是政府在努力提振整体股市。地产价格下跌以及经济增长放缓已促使储户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撤出中国,导致可供国内银行及贷款者使用的资金更加紧张。股票投资规定的放宽助推了上海股市在过去六个月反弹,此举想必阻止了部分投资者将更多资金撤出中国。

香港为那些仍渴望将资金撤出中国大陆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中转站”。由于监管部门公布了允许中国公募基金投资香港股市的新方案,再加上散户投资者已受到切勿忽视香港市场的明确劝告,中国大陆投资者上周蜂拥涌入香港市场。虽然大陆投资者用来通过沪港通购买港股的资金不能离开中国,但找到回购协议、掉期或其他离岸工具将新持有的港股资产的价值转移至境外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股价上涨只会惠及中国的贷款者以及向其提供贷款的银行。目前尚不清楚银行是否需要通过发行新股来筹集新资本。但如果银行有这种需要,那么股价上涨以及估值上升显然不是坏事。

WAYNE ARNOLD

(本文译自《巴伦周刊》)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