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上了投资顾问的圈套

来源: 华尔街日报 2007-01-05 14:39: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10 bytes)
错的投资产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不知不觉中就会顺从于一些人并非出于恶意的摆布,这表明如果有人出于歹心来坑害你可能也会得逞。

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安东尼•普拉卡尼斯(Anthony Pratkanis)说,要搞定某人,你就必须赢得他的信任。

但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理财产品推销员们经常乱套近乎,从你口中套出你的底细,然后假称他们自己也是这种情况。

当他们认识你以后,就会探听你的兴趣点所在,究竟是希望大赚一笔呢,还是希望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抑或是希望能在市场上避免损失。明白了你的需要他们就开始为你量身打造投资骗局了。

AARP在华盛顿州的负责人杜格•沙德尔(Doug Shadel)说:“骗子们接下来就信口雌黄,他们吹得天花乱坠,把人弄得晕头转向。”沙德尔和普拉卡尼斯合着有一本名为《诈骗利器》(Weapons of Fraud)的书,AARP免费提供此书,有需要者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 weaponsoffraud@aarp.org即可获得。

一旦那些不讲职业道德的理财顾问们知道了你的“软肋”,他们引你上钩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他们常常会吹嘘某一投资产品多么奇货可居,从而增加这一产品在你心目中的价值和吸引力。

想想人们对某些对冲基金和首次公开募股股票是多么趋之若鹜吧,生怕失之交臂。推销员们还有可能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告诉你眼下的促销价可不会长久维持的。

如果推销员们再不失时机地告诉你其他人对这一产品是多么追捧,或者告诉你其他投资者购买这一产品后如何已发了大财,那这种人为制造紧张空气的伎俩还能更有效。

在选择电影或餐馆时随大流常常没有错,所以听说别人都购买了这一投资产品人们往往会感到心安。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塞迪尼(Robert Cialdini)指出,这一伎俩如此有效的原因是骗子们利用了人们的惯性思维。

塞迪尼教授说,那些无良理财顾问们还有可能利用你投桃报李的善良本性。他们可能会邀请你参加一次投资讲座,在那里你可以得到一顿免费午餐或一些据称来自“内部”的消息。突然之间,你会觉得好像欠了这些人一份人情,这时你就更有可能中他们的圈套了。

这些推销员还有可能利用人们怕别人说自己没主见的心理。你在与他打交道之初可能说过担心市场下跌的话,当你对继续买入他的产品感到犹豫不决时,他就会激你说,“我记得你以前就说过担心市场下跌的话(但你还是买了)。”

在向你兜售过他们的产品后,推销员们往往会单刀直入地问你是想买100股还是300股,就像你早就决定了要购买一样。普拉卡尼斯教授说,用销售术语说,这叫“假定完结”。

推销员的另一个伎俩是,他会先建议你投资30,000美元。 当你一犹豫,他们就改口要你投资15,000美元。你可能原本并没打算投资,但鉴于投资门坎已从30,000降到了15,000,不尝试一下倒显得说不过去了。

你如何能避免陷入无利或欺诈性投资的圈套呢?普拉卡尼斯教授建议说,首先你要了解推销员说服你时所用的套路。“如果你开始觉得自己的情绪被人操纵了,要赶快脱身。其次,向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学习。要了解你所投资的公司和产品。”

但或许最聪明的办法是避免匆匆作出决定。“我的原则是在听取促销鼓动24小时内不作决定,”沙德尔说,“这就给大脑恢复清醒留下了时间。”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