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面的她:邓文迪创造独立事业生涯(图)

来源: 数据有道 2013-06-14 20:41: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43 bytes)

 

 

邓文迪创造独立事业生涯

2011年1月,在自己的力作《虎妈战歌》的节选出现在《华尔街日报》不久前,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现居美国的菲律宾华人蔡美儿收到了一封令她颇感意外的电子邮件。发件人是媒体大亨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

在电话采访中,蔡美儿透露,“等问题想要她的女儿们来纽黑文和我的女儿们认识一下。”和邓文迪的两个女儿一样,蔡美儿的两个女儿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中文,同时四位千金都拥有一位严厉的母亲(从西方的标准来判断)。

蔡美儿回忆称,在初次见面时,邓文迪征询了一些建议,比如说“你是如何让孩子一天练习钢琴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听取了蔡美儿的一些“育儿经”后,邓文迪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邓文迪带孩子的方式跟蔡美儿的几乎一模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当《虎妈战歌》的部分内容被刊登在《华尔街日报》后,蔡美儿发现自己成了众矢之的:不管是在博客、电视节目还是媒体专栏中,都可以看到抨击自己的文章或观点。就在很多朋友努力安慰蔡美儿的同时,邓文迪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邓文迪对蔡美儿说,“你为什么要在意别人怎么看?要知道,你有两个出色的女儿,这就足够了!”

毫无疑问,在不在乎别人看法的问题上,邓文迪绝对是位高手。43岁的她,因丈夫默多克显赫的国际地位而一直是公众关注的对象。她所怀有的野心和她参与社交活动的忙碌程度,大概会让曼哈顿最剽悍的社交名流都吃不消。

自 1999年嫁给默多克以来,身为这位传媒大亨第三任妻子且比默多克小38岁的邓文迪,一直被猜疑和怀疑所围绕。往好了说,她被描述成为“花瓶太太”;往坏 了说,她被认为是“拜金女”。有关她如何从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女孩变成默多克豪宅女主人的叙述,始终未曾消失。

将他人的评述抛之脑后的邓文迪,并不甘心当一名养尊处优的豪门太太。相反,她有自己的事业。即便是当丈夫的新闻集团因陷入电话窃听丑闻而遭到调查期间,邓文迪也一直专心于自己的社交圈子,很多时候都没有丈夫陪伴左右。

2011 年,邓文迪的第一部电影《雪花秘扇》正式上映,电影之路由此开启。据悉,邓文迪和另一位传媒大亨、米高梅电影公司前董事长哈里·E·斯隆的妻子弗洛伦丝· 斯隆共同担任制片。这两位搭档与索尼电影公司也接近签约阶段,准备发行她们的第二部电影根据中国钢琴家郎朗的回忆录《千里之行》改编的作品。

从《雪花秘扇》开拍到正式上映,邓文迪并没有如大家想象在片场摆架子、“打酱油”,从拍摄到宣传,利爪抓住商机,必当竭尽全力。

通过家庭发言人,邓文迪拒绝接受这篇文章的采访,默多克家族的其他成员也拒绝接受采访。不过,邓文迪的很多朋友却愿意谈论这个朋友。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观点要比公众认知更加准确。

据 他们所述,邓文迪可谓是一个世界级的致力于关系网的社交名人,喜欢结交朋友,从而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据悉,邓文迪每年都会邀请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女性参加她 组织的派对,定期举行朋友聚会。2009年,当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携夫人切丽出访北京时,邓文迪和中国一些名流特意组织了大型派对。

如果说哪 一件事情让邓文迪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强势形象,那么就非她在英国议会急切保护默多克的举动莫属了。据报道,2011年7月19日,默多克在英国国会下属委 员会的听证会上,为电话窃听丑闻作供,期间被抗议人士用蛋糕攻击,邓文迪一跃而起保护丈夫。凭借这一跃身,因陷入窃听门而岌岌可危的新闻集团的股价竟惊人 地逆市飘红,回升6个百分点。“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霹雳娇娃般的瞬间”……媒体笔下的丰富解读让人们再一次关注这个在默多克肩上建商业帝国的中国 女人。

“惊人一跃”后,邓文迪和默多克的婚姻似乎才真正被公众所接受,真正有了合理性。

在朋友的眼中,邓文迪能有这样的举 动,并不足以为奇,而且“那一刻将邓文迪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畏惧任何事情。”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公司HarbourVest Partners的董事总经理邓文迪在耶鲁管理学院时的室友单萨丽(Sally Shan)指出,“我看到可那一幕,当时心里就想,不愧是我的邓文迪啊!”

假如邓文迪没有嫁给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传媒大亨默多克,她的人生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种美国移民的理想化版本。

邓 文迪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父亲是广州一家工厂的厂长。移居美国后,邓文迪在加州韦斯特伍德的四川饭庄找了一份工作,每天挣20美元,靠喝餐厅里的剩汤艰难 度日。她在一所走读大学上夜校,并凭借优异的成绩被长春藤联盟的一所大学录取,后来进入媒体行业,最终让自己走上了红地毯,还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 举办晚宴。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故事。

1998年,著名八卦专栏作家丽兹·史密斯在《纽约邮报》上爆料默多克和结婚31年的妻子安娜和平分手后,默多克的公司构思了一个能被公众接受的说法:默多克和邓文迪是在他和安娜分手之后才认识的,当时邓文迪陪同默多克去北京出了一次差。

实 际上,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默多克和邓文迪是在此前星空卫视的一次集会上认识的:当时员工们聚集在香港九龙华丽的新总部大楼,向默多克问一些无关痛痒的问 题。期间,邓文迪站了起来,用有点蹩脚的英文问默多克:“为什么您在中国的策略那么糟糕?”因为默多克的回答令自己不满意,邓文迪在会后找到默多克,两人 一起聊媒体,聊中国,聊商业。当所有这些东西出自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时,默多克心池荡漾。

1999年,在纽约港,82名宾客在默多克155英尺长的游艇上见证他和邓文迪的婚礼。

新婚之初,很多人关注默多克的改变:不自然的染发、Prada西装、健身计划和新顶层豪宅。同时,很少有人关注邓文迪的。邓文迪的朋友们经常说,金钱并没有给等问题带来原则性的改变,但是默多克的巨额财富的确影响了她。

邓 文迪曾经用同一块香皂既洗衣服又洗脸,几乎不化妆,更别说享受那些奢侈的特权服务。聪明睿智的邓文迪很快学会了享受巨大财富带来的便利。当默多克在欧洲各 大城市谈生意时,伴随他左右的邓文迪会购买玻璃器具和各种餐具,还有窗帘等等来填满自己的新家。与此同时,不甘做家庭主妇的她,试图在默多克的家族企业里 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

新闻集团的前任发言人布彻尔声称,“邓文迪有着一种强大而且乐观积极的人格魅力,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控制住默多克的人之一。在婚姻初期,她在某种程度上处在一种从属地位,不过情况很快就发生了改变。”

众所周知,近几个月来,詹姆斯·默多克仍在继续接受调查,他已经辞去了在默多克传媒帝国中的数项重要职务。与此同时,投资人已经对新闻集团未来的领导问题产生了疑问。只有在私下里,那些与公司关系密切的人才会小声地问:有一天邓文迪会不会接手新闻集团呢?

相 比较而言,安娜·默多克曾经在新闻集团的办公楼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并且在董事会有一席之地,直到1998年被默多克把她逼走,而身为第三任夫人的等问题 却一直被拦在门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几个月,默多克和邓文迪大有各过各的架势:邓文迪带两个女儿去去上钢琴课,出席各种红地毯庆典;默多克则忙于处理 在英国持续发酵的丑闻事件。

一些和这对夫妇关系密切的人表示,默多克之所以很少陪着邓文迪去出席各种慈善活动和派对,部分原因在于他已经81岁了,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他想避开媒体。

来源纽约时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