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篇70后男生写的《黄金时代》的影评,很实事求是,他的观感和昨天的那个80后男生不太一样。

来源: 旧日情怀 2014-10-10 11:07: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069 bytes)
回答: 大侠,有黄金时代么?等闲2014-10-09 15:53:44
对于萧红这位民国时期的女作家并不熟悉,只是依稀记得小学的时候学过她《火烧云》,大概的含义也已经忘记了,现在看,倒是她的看似繁复的情史更让人关注,于是因为许鞍华而去看了。

许鞍华是位杰出的女性导演,对于拍摄萧红的传记电影不失为一次大胆尝试,女作家由南向北的波折命运,动荡不定的大环境,以及隐晦的男女情感,交叠在一起是件很难完成的任务,也许很多人去看就是为了看许鞍华的完成度究竟如何才去看这部电影的。通过许鞍华的立场来说,想要把萧红的故事展示给并不熟悉萧红的观众并且把脉络说清楚是一个大任务,所以影片贯穿了大量的画外音,萧红亲友的描述来把剧情的框架支撑开,显现化。但为此影片丢了电影本身再创造的灵气以及在冲说纷纭的看客面前的明确性。《黄金时代》的编剧是李樯,对其并没有贬低的意思,但是本片的剧本在他的编写下太工整太主旋律化,即使影片的剪辑凌而不乱也不能挽救这个软肋。影片贯穿的台词不知道有多少是在萧红以及其他作家的作品中摘抄的呢?固然是尊重史料,但也未免少了剧本该有的再创作。 另外通过萧红亲友的回忆描述,看似还原了萧红不同阶段的际遇,但难免让人觉得有些瞎子摸象之嫌,也许是这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影片的正统性,而非戏说,但千人千面,每个旁观者的视角都是片面的,他们怎么能看清一个真正的萧红呢?所以既然影片都有戏说之嫌,何不自顾自的演到底,反倒是影片这种“这是史实,不是编纂的,不要骂我”的欲盖弥彰的心理让人觉得乏味。

影片将萧红的情感世界包装的倒是很到位,还原一位不仅情史丰富而且现在看也惊世骇俗的女性是另外一个问题,还原太细会抹杀观众的认可度,还原不清楚隔靴搔痒更是无味。影片还是将萧红的情史着重在了与萧军的感情中,一个人在情路上也许会会遇到很多人,但真正的动情的也许只有一个,萧军和萧红的相识到分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两人对彼此才华的肯定和欣赏,一起经历了最贫寒的苦中作乐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价值观上的南辕北辙,他们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对于表哥是她情窦初开的盲目,对于背叛过的未婚夫是对现实的妥协,而对于端木更是在她历史的大环境中选择平静的归宿。所以该淡化的淡化掉了,最后也许观众对于她身为母亲不负责有些龃龉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人设上演绎的还是很到位的,伟岸羸弱的鲁迅,豁达男孩子气的丁玲这些历史上的著名文人都被刻画的相当深刻,即使是戏份不多的情况下。萧军的大男子主义,还有她骨子里对萧红文学天赋的嫉妒,这是他与萧红情感断裂的很大原因。端木蕻良的实际与自保更切合了在战乱年代萧红希望归于平静安宁状态下的心理。 当然最终,这些人物都是在主角萧红的际遇中出现划落,观影之后,大体对萧红的性格有些一个不太绝对的轮廓,虽然影片叫《黄金时代》,但那个时代无疑是她悲凉落寞的开始与终结。萧红始终游离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之外,她没有丁玲那样的铿锵的性格和明确的政治立场,也不干于像梅志或鲁迅妻那样做一贤内助,连文风也摒弃了政治而归于自我。不谙世事与不甘平凡的矛盾融合也就造就了她短暂的命运,她终究生错了时代。对于汤唯的表演还是持肯定的态度,《色•戒》之后,她的多数作品都有很强的个人风格,《黄金时代》扮演萧红是她有别以往的一次表演,在本片中她克制而自然,从纯真稚嫩在到破罐子破摔的决绝,萧红的的很多层面都被表现出来了。而电影白描式的手法和第三人称的角度也就不要奢望萧红有什么大开大合能“凸显爆发演技”的场面了吧。

《黄金时代》终究需要细品,在商业化的电影市场中,它票房的颓败或评论的争议都不妨碍它作为一部并不完美却极具用心的良心之作。影片用微观的视角阐述了萧红的人生,从生入死,就像影片片尾,萧红弥留之际,回归到在东北老家的场景中,一个人即使身体由南向北的迁移,但还是要落叶归根,仿佛联想到了我们,这些活着的平凡人,即使我们离开人世也鲜有人会凭吊,但生命的足迹就是叶子的脉络,在枯萎中愈见清晰。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