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 相 忘 于 江 湖 —— 看“繁花”杂感

来源: liuwenxue 2024-01-20 22:33: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701 bytes)

                      相 忘 于 江 湖
                 —— 看“繁花”杂感
                                 
          张帆2024年1月15日于悉尼

                                  一、

电视剧“繁花”火热,讲述1993年上海商界风云,牢牢抓住了我的心,不分昼夜把原著和电视剧都看一遍,边看边想,上火牙痛,不能进食,是被那些火红的旧事烧起来的,那是上下数千年不会出现第二次的景观。1993年整个上半年我住在上海,二十多户亲戚遍布各个角落,其中有几位特别的爷叔(上海人对长辈的尊称),他们的经历恰恰印证了电视剧里的商场风情。受到现实熏陶,这年下半年开始,我毅然摆脱书生意气,冲入商界,像电视剧里的这帮同路人混战江湖十余年。“繁花”电视剧把我带回那个年代,如身临其境,怎能不上火呢!人生就是一次看世界的旅程,走过看过玩过,足矣。

两部“繁花”两个故事,内容不同,境界不同,品味不同。原著的情节在电视剧里大概只占5%,原著里一些重要人物没有出现在电视剧,如阿宝发小沪生、下只角小毛及一众朋友;而电视剧里的亮点人物爷叔在原著里没有(尽管有一个二楼爷叔,但天地之别)。如此巨大差异,作者金宇澄先生不知有何感想。

原著以阿宝与他的朋友们六、七十年代下只角(上海贫困地区)的生活与九十年代小生意饭局情景交替出现的布局,讲述了普通上海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琐事,描述了许多上海本土民风人情,即便在九十年代阿宝有了一点钱以后,经常上馆子吃饭,其生活特征也只是一个万元户,没有描述大量商业活动。全书看下来,写上海市井生活尽管有点啰嗦,却与我熟知的相符,仍感到比较亲切,但上海人的婚姻观混乱状态比较失真,我当时所有亲戚都是规规矩矩做人的。更加失真的是对一众人去苏州做生意的描写,天方夜谭,明显贬低生意人。总体感觉,无论是下只角的窘境,还是暴发户的疯狂,作者都想表达一些负面情绪,这或许就是作者这么多闷声“不响”的缘由。

电视剧是一部中国九十年代前期,外贸加工领域和资本市场的商战,彻底颠覆了原著对上海商界的所有认知和理念,这里的阿宝与原著阿宝之区别,相当于一个玩踢足球而另一个玩打弹子,中间隔了整个新海派文化(指1950年-2000年上海普通市民的价值观)。当时的上海民众普遍看不起那些手拿大哥大(砖头手机)的暴发户,九十年代初上海人的最崇高理想是出国,哪怕逃出去做难民也比这些大哥大强。或许原著作者也有类似情结,他对当时上海商界一无所知,仅凭市民的花边新闻编制故事。电视剧彻底纠正了这种偏见,尽管有许多虚构夸大和时空错位,还是基本还原了当时商界状态,但仍然有许多“不响”,或许还没有到可响的时候。

电视剧以两条商业线展开,一条是以股票为纽带的资本市场博弈,另一条是以外贸为纽带的加工业起步,所有故事符合当时实际,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人物刻画鲜活细腻真实,甚至都可以找到原事原人,特别是几位浙江商人的举止行为,完全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可见在还原真实性方面,编剧导演是比较认真的 。演员演技精彩,咋咋唬唬而本性硬朗的汪小姐尽管不符合上海人的审美观,但确实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才具有的特征,唯唯诺诺而精明世故的范总把当时浙商向上海人的祈求演得淋漓尽致 。更有趣的是,全剧除了上海话外,还出现了苏州话、杭州话、宁波话、嘉兴话和广东话,我作为浙江人听起来更有真实感。全剧情节曲折,跌宕起伏,延续了香港商战片的特色,把电影的光影技巧搬到电视剧,使镜头更有感染力,同时应用暗色调增加神秘感,在叙事上经常出现倒叙情节,吊足观众胃口 ,总之,全剧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当然也有一些偏差,如1993年上半年还没有黄河路美食街,它下半年才开业,也不兴旺,当时最著名的是乍浦路美食街。爷叔这个角色好看但不真实,有许多商战讲的是1995年的故事,有几集拍得比较拖沓等等,但总体瑕不掩瑜,可称为电视剧中的精品。遗憾的是可能得不到一些老上海人的共鸣,当时打拼在上海商圈的绝大多数是外地人,浙江人最多,上海人对此圈比较陌生,因此“不响”。

                                二、

1993年1月25日,正月初三,刚过31岁生日,我离开家人踏上宁波到上海的列车,从此开始在上海半年漂泊,大开眼界。我跟着一位爷叔上了软席车厢,我是没有资格买软席车票的,爷叔西装革履与列车长一番交流,我便凭硬席票坐在软席上,他是军方企业高管,当时军队可以办企业,他们的办公楼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浦江饭店)旁边。在他家里住了两天,我搬到淮海中路美国领事馆附近,一个三层楼花园洋房里的一间,卫生独用,那里曾经是蒋经国上海打老虎的行宫,我住了半年。这是另一位爷叔的家,他退休后长期在美国,那时他独自回国了,我与他作伴,他曾经是《上海文学》的负责人,“繁花”作者金先生的单位,爷叔的眼界、故事和对我的关爱终生不忘。

我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天天兜转在整个上海滩的街街弄弄,到这么多亲戚家里吃喝玩乐,还经常过夜。在如今寸土寸金的上只角(高尚地区)卢湾区、南市区,早上被悦耳的铃声叫醒,不是卖冰淇淋的,是倒马桶的手拉大桶车,这是上海的一大景观,电视剧里没有,原著里好像也没有,但1993年的上海仍然到处都有,那时没有地铁、没有高架,啥也没有,所以都砸破脑袋要出国,我到上海也是为了出国。

我还有另外两位爷叔比较特别。

一位是教育工作者,却与浙江老板打得火热。当时上海滩的私营经济主力都是浙江人,原著作者说的是江苏苏州人,估计因为他自己是苏州人,便塑造了苏州商人。电视剧彻底纠正了,所有外地老板都是浙江人,杭州的范总、嘉兴的魏总、绍兴的麻老板和宁波的小宁波,这些人清一色是办工厂的企业家,而不是金先生笔下的苏南地区(江苏南部)的盗墓贼。剧中神通广大的爷叔也是宁波老法师,民国时期,宁波商人占据大半上海滩,当时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是宁波人,大量香港富商是宁波人,浙商在上海滩有历史脉络可循。

这里要交代一个概念,是有关中国九十年代和2000年后经济大环境的区别,八十、九十年代摸着石头过河,私营经济迅速壮大,所遵循的是浙江“温州模式”,放开放开再放开,浙江人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摸打滚爬,全民经商,个体私营蓬勃发展。而2000年后发生了一些变化,“苏南模式”开始崛起,也就是集体经营,私营经济式微,个中原因不响。

当时,大量浙江小商人进入上海谋生,其中温州人最多,他们的小孩要读书,我的爷叔就帮他们补课,浙江人在孩子学习上舍得花钱,爷叔也经常上馆子。卢湾区有许多饭店,但时而去上海滩当时最著名的美食街乍浦路,不是黄河路。

1993年上半年,实际上还没有黄河路美食街,它是那年的下半年才开业,是区政府建立的,只有8家私营饭店,其它30多家都是国营。而八十年代就野蛮生长的乍浦路美食街有100多家饭店,绝大部份是私营,多数是外地老板。乍浦路离证券交易中心不远,炒股票获利的人都去那里吃饭庆功,传播消息,商量对策。电视剧里的股票头目蔡司令经常在乍浦路,这也是阿宝的发家之地,是他真正的老巢。

黄河路于1993筹建美食街,有提升上海旅游业的考量,那年上半年,上海有一桩大事,也关系到全国的另一桩大事。1993年5月9日上海举办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尽管规模不大,但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来了,这年要决定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地,萨马兰奇至关重要,因此中国对东亚运动会特别重视,国家领导人亲自出马。上海的城市形象必然需要提高,所有霓虹灯不能有黑条,上海到处打扮得漂漂亮亮,我在南京路环形天桥上拍了一些照片,这个天桥已经没有了,在另一部沪语电影“股疯”里有的。

一天晚上,我骑自行车在乌鲁木齐路到淮海路口被拦住了,整条淮海路东西两方向全是绿灯,没有一辆车,没有一个行人,不一会,一排车队自西向东疾驰而过,摩托车群开道,数辆高级轿车随后,最后近十辆豪华面包车,萨马兰奇来了。他住在新锦江,当时上海最高级酒店,据说花了不少钱为他重新装修了总统套房。萨马兰奇为北京申奥是出力的,但最后以2票之差2000年奥运会花落悉尼。

黄河路美食街到1995年才开始热火朝天,那是做期货的大佬们常去的地方(期货在下文讲述),当时阿宝早就去种花木了,电视剧的张冠李戴也没啥大问题,而今黄河路又热了一把。电视剧让阿宝去种花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伏笔,如果写续集,书名就叫“花痴”,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场空前绝后的发财机会,我周边有许多案例,等待“花痴”,再写。

电视剧里,阿宝是谁?爷叔是谁?阿宝就是上海股票江湖赫赫有名的杨百万,爷叔是不存在的。如果当时玩过股票的人不知道杨百万,不是菜鸟便是“乡下人”。杨百万本名杨怀定,是一个普通工人,没有任何显赫的背景,更没有爷叔指导,他跟着温州人混,获得许多信息,也像温州人一样吃苦耐劳,跨省贩卖国库券起家。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要发展经济,但仍然有许多高压线,弄不好要进班房的,只有温州人和底层上海人敢做,普通上海人都宁愿借巨款去日本背ST,没人看得起个体户。股票市场刚刚起步时,也没有市场规律可言,靠胆量和运气,只有阿宝、杨百万这些初出茅庐的“瘪三”才敢追涨杀跌,绝大部分精明的上海人不屑一顾,也没有坐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的爷叔,所有股民都叽叽喳喳在营业厅度过。电视剧里的电真空是阿宝的第一桶金,杨怀定就是靠它成为百万富翁,名扬四海的,当时,整个浙江省私营企业中净资产达到百万的还屈指可数。

当其他人都转到另外产业时,杨百万一直坚持在股票行业,非常凑巧的是他曾经与我住在同一小区,他租了房子给别人讲股票经,有许多全国各地来的大妈,2年前听说他去世了,年龄不大,真可惜。

                                   三、

我的另一位爷叔是正宗商人,祖籍宁波,长于上海,支内新疆,八十年代初去香港,中期作为港商回上海,就是租住在和平饭店,与电视剧阿宝一样。他最初有两辆3.0皇冠轿车,港商标配,后来添置了凯特拉克和大奔驰,他也是从做牛仔裤开始,在崇明办厂。这些与电视剧几乎一样,所不同的是,他的商务吃饭不会去黄河路或者乍浦路,一般都在新锦江、花园饭店等高级酒店,其实,上海有许许多多高级饭店,重要商务活动一般不会去黄河路,去那里吃饭的都是中小商人,多数是外地来的商人。2002年我正式移居上海后,浙江的大佬来上海,先在六星酒店威斯丁吃一顿法国大餐,再到黄河路吃一顿特色美食,重温旧梦。

电视剧里没有出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事物,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全民炒股不同,期货市场是企业家的赌场,真正的一夜暴富、一夜暴毙,黄河路饭店的主要客源应该是这批人,宝总和强总眼花缭乱的资本市场大战,实际上类似于期货厮杀。

1993年上半年,我在上海滩晃悠,既不是炒股票也不是做生意,是紧跟上海主流意识,准备出国,所有上海亲戚都认为我的志向比生意人高,包括那位大佬爷叔。他也准备移民美国,50岁出头了,结果拿了绿卡后每年要去坐移民监,他说在美国他比狗都不如,又放弃了绿卡,老老实实在中国商界耕耘,做到了相当于副部级的红顶商人,后来他叫我去管理他的十多套民国花园洋房,我特别感谢他,这是后话。当时我到处去补英文,了解出国行情,后来符合了美国一个偏远地区冷门专业的大学,好像需要大概20万元,天价巨款,电视剧里金老板就是为了20万债务跳楼了(或失足坠下)。当时女儿只有四岁,我不能不顾家庭独自离开,还要欠一屁股债,我选择回去,但我决定进入商界,因为钱是第一重要的,出国不也是为了钱吗!尽管当时我已经是一家科技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管理了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1990拿了汽车驾照,1992年家里装了私人电话。但在1992年下半年去了一趟深圳之后,坐不住了,我要出国,到了国外就一步登天。但在上海半年后,面对现实又返回原籍,我成了一家上市公司子公司的副总,从此开始与老板们打交道,成了电视剧中一员,尽管仍然在体制内,但我的工程师职称束之高阁,开始从书生变成商人。

到岗不久,上峰叫我组建期货经纪公司,从来没有听到过的玩意儿,立刻请教大佬们。我身边全是手提大哥大,西装革履的大款,开的都是高级进口车,谈话都在高级饭店的包厢里,吃的自然是山珍海味,与“繁花”电视剧一模一样,那是1993年下半年,出国那事不想了。这种生活过了十多年,直到厌烦为止,代价是胆囊切除,一定是吃过头了。

期货事情慢慢清晰了,是大老板的大赌场,百万元钱可以做千万元的生意,10倍高杠杆,以小博大,一夜暴富,一时间全国冒出上千家期货经纪机构,宁波人特别有博性,争相开办期货经纪公司,实际上是开赌场,一本万利。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我们申请了十几部电话,装修队日夜赶工,时间就是金钱。

我了解到一个事情,令我几晚睡不着,按照交易规则,一旦投资者输到保证金价位,他必须要追加保证金,如果他调不到资金,我们必须进行强行平仓,投资者一夜归零,只留下巨额债务。就如同电视剧里的A先生被人收尸,阿宝最后也遇同样困境,西国投被迫平仓,阿宝将万劫不复,好在麒麟会增补保证金,阿宝才安全退出,从此离开资本市场江湖,这些讲的都是当时期货交易。数年后,类似悲剧真实发生,30岁的交大MBA高材生,因透支保证金,从14楼跳下。我作为经纪公司的主人,会不会把投资者强行平仓,一掌把他劈死呢?实际操作非常困难,这些投资者都是贯通黑白两道的大人物,他们的资金来自于高利贷,没有人会看着他们倒下,我一介书生如何顶得住这般压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到年底,峰回路转,国家严厉整顿期货市场,它的混乱不但扰乱金融秩序,还造成粮食、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不搞经纪公司了,我送了一口气。

如今看到电视剧,必然想起30年前的那一幕幕。后来这些大款继续在做期货,虽然监管收紧,但仍然有许多机会,1995年我调到另外一个单位,管理了数百位当地最大的老板。渐渐发现,头部老板一个个不见了,都被期货吞灭,国家监管一波波收紧,特别是“327”国债期货风波,让管理层感受到资本市场开放的风险巨大。

一天,曾经的当地首富来到我办公室,说准备出国,他比较幸运,在期货市场最热火朝天的时候他呆在房间里不响,是被一帮对手弄进了监狱,因祸得福,他远走高飞,若干年之后回来是外商。

                                   四、

电视剧里爷叔感受到资本市场的凶险,警告宝总要以外贸加工业作为后路托底,最后,强总收监,宝总离场,李李出家,这就是当时资本市场弄潮儿的结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早于其它行业,但由于缺乏监管经验,投资者也没有市场意识,造成巨大混乱,从早期的大幅度开放,到后来紧急刹车,直至今日仍小心翼翼,是典型的摸石头过河模式,金融是把双刃剑,确实必须加倍谨慎。

而另一条线,外贸加工业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路径,外滩27号上海外贸公司汪小姐与浙江嘉兴海宁皮革厂的魏总合作,在杭州服装厂范总的帮助下,完成了从汪小姐到汪总的蜕变,这是浙江加工业起步的真实写照。当时,外贸出口必须由国营外贸公司经营,这如同清朝广州十三行,高高在上朝南坐,上海外贸公司最吃香,浙江金华火腿乱飞,都是浙江企业家为了获得外贸订单而送的最高级礼物,但国营企业不能收礼。我当时接待过无数上海外贸人员,甚至外滩27号的高层领导,那时在浙江大部分地区,工厂多数还是乡镇企业、第二轻工业和国企,不是私营,只有温州有私企,1995年国企改革,浙江私营工业才迅猛发展。浙江企业家为了获得外贸订单,对上海外贸员点头哈腰相当真实,这些企业家做人很难,他们需要花钱摆场面拉关系,但上级部门也有费用支出数额限制,否则厂长的奖金没了。他们以浙江人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把浙江一个资源小省搞成了一个经济大省,杭州服装城,海宁皮革城,绍兴轻纺城,宁波塑料城,义乌小商品城,这些平地而起的市场巨头,全国第一全球著名,看看电视剧里浙江商人的故事就知道这些繁花似锦来之不易。经常有一些曾经的弄潮儿在澳洲聊起往事,感慨万千。电视剧明确展示了一个已经被历史证明的事实,由外贸出口而带动的加工业发展是正确的道路。

1992年的春风,从深圳吹遍大江南北,30年来,中国经济大浪淘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每个浪头既是机会也是风险,敢下海冲浪者面无惧色,勇往直前,许多人被打翻落水,被拍死岸边,勇立潮头者为王,这是古今中外永恒不变的人类逻辑,汪总(汪小姐)一句“江湖再见”,道出弄潮儿多少辛酸。

“繁花”电视剧里芸芸众生搏击商海,无论成功失败都获得灵魂升华,他们改变了中国重学轻商的几千年历史,激励一代代人相忘于江湖,成就中国经济大业。

张帆2024年1月15日于悉尼Chatswood

所有跟帖: 

写得好有气势 -大兔子张三- 给 大兔子张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0/2024 postreply 23:07:33

您的经历更是别样的精彩!繁花是央妈投资的,被王家卫做成了一部比较高级的主旋律 -落英如雪- 给 落英如雪 发送悄悄话 落英如雪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1/2024 postreply 04:24:05

原来有这样的背景。那就不奇怪拍成这样了 -唠唠叨叨- 给 唠唠叨叨 发送悄悄话 唠唠叨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1/2024 postreply 05:41:11

这部戏的编法,证明国内对股票市场的认识还停留在赌博,内部交易的水平上 -唠唠叨叨- 给 唠唠叨叨 发送悄悄话 唠唠叨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1/2024 postreply 05:56:23

这部剧演的是90 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不久, 证卷法98 年才通过, 99年才实施 -开枝散叶- 给 开枝散叶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1/2024 postreply 06:22:36

法律法规都是事后规范。 -crabtree12- 给 crabtree1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1/2024 postreply 07:37:49

好文,繁花拍的就是此文作者激情燃烧的岁月啊 -大年- 给 大年 发送悄悄话 大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1/2024 postreply 07:35:08

你可以写小说,文笔和故事都有了。这样的故事,比那些作家闭门造车要有意思多了 -邵丰慧- 给 邵丰慧 发送悄悄话 邵丰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1/2024 postreply 08:02:19

请问,原作登在哪里。能给个链接么? -haoyu111- 给 haoyu11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1/2024 postreply 18:49:1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