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博物杂志:不许交头接耳 (本来今天不太想转文字版的,但还是没忍住 ^_^)

来源: 白色非色 2019-07-02 17:03: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294 bytes)
头巾、黑人和阿爷——《长安十二时辰》的几个细节
博物杂志  编辑于 2019-07-02 22:26:22 投诉 编辑记录
阅读数:276万+

???博物君按:最近上线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掀起了一股考据之风,微博上大家都讨论得很热烈,不过大多是在说铠甲和礼仪。和@多识于草木鸟兽 聊了一下,他从几个小众的细节处分析了《长安十二时辰》和真实的唐朝

 

 

撰文/ @多识于草木鸟兽 

 

        《长安十二时辰》是眼下热剧,作为古装剧,它称得上用心二字。虽然免不了有些纰漏,然而瑕不掩瑜,值得鼓励。

        剧中各种服装道具礼仪,像金属铠甲、子午簪、唱喏还有叉手礼,已经有很多专业博主分析科普过了,那今天就来带大家看看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吧。

 

不许交头接耳!——从头巾到帽子的演化之路

 

        剧中旅贲军追捕来自域外的狼卫时,把他们不戴幞头作为显眼标志,这一点确实很准确。因为当时长安城里的男人,恐怕没有几个不戴幞头的,这可是大唐男儿的标配啊。

       有观众以为幞头就是一种帽子,实际上,幞头本来不是帽子,幞原本指布巾,现在南方一些汉语方言就仍把毛巾称为“幞子”。早期的幞头可以理解成一种包头布,清朝以前的中国男性都蓄发梳髻,常用布裹住防止发髻散开。南北朝以来,为了能够收束牢固,幞头常常预先裁出四个角,系裹时位于脑后的两个角在系结后下垂,就成了我们看到的两个“尾巴”。

        唐代的幞头还保留着裹头布的本意,但后世人们懒得每次都打结,就演变成了可以直接戴上取下的帽子,帽子后加上两条尾巴模仿幞头角凑数,形成了装饰性的“帽翅”。

这张图可以清晰看到角色戴的不是帽子,幞头后面有打结这张图可以清晰看到角色戴的不是帽子,幞头后面有打结

        到了宋代,帽翅变得又细又长,有说法认为,这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发明的。他不喜欢大臣在朝堂上交头接耳,为此下令将幞头纱帽后加上长翅,官员上朝时必须佩戴,这样就只能面对面高声交谈,无法窃窃私语了(那为什么他自己的也那么长呢)。这种说法的真假未知,但礼仪化的硬质帽翅,确实是晚唐五代到宋初时兴起的。

宋太祖:我看你们上朝还怎么讲小话宋太祖:我看你们上朝还怎么讲小话

        幞头/帽翅家族的变迁随着蒙古灭宋而一度中断,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下令恢复唐宋礼制,幞头才复活,继续演化。明代承袭唐制的翼善冠就是其中的典型,翼善冠的两个尾巴折到后面向上翘起,形成了“兔耳朵”一样的萌感造型。由于越南,朝鲜,琉球都是当时的中国藩属,所以他们的王室也戴翼善冠。

朱元璋:朕的兔耳朵萌不萌?朱元璋:朕的兔耳朵萌不萌?

        清朝入关后强迫人民剃发易服,幞头在中国的演化再次中断。朝鲜和越南因为失去了中国的参照,走上了自主演变路线。比如,越南在明朝灭亡后,在翼善冠上加上了极为繁琐的纹饰。在中国人看来,颇像唱戏的。

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所戴翼善冠,缀满珠宝和龙纹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所戴翼善冠,缀满珠宝和龙纹

?

        幞头传入日本后,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来自幞头脚的结构被日本人称为“缨”,但只保留了一枚,王室佩戴的也和翼善冠一样朝天向上。但是向上得有点过于厉害。

 

 

“昆仑奴”是什么人?

   

        第六集被誉为本剧的第一个小高潮,广获好评,当“昆仑奴”葛老出现在屏幕上时,不少人发出疑问“唐朝怎么有黑人?”

       马上就有热心观众复制了某百科来解释:“昆仑大多数是东南亚的土著人,虽然皮肤较中国人黑,但仍然是黄种人。另有少部分是非洲黑人,估计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 

        可是,《旧唐书·南蛮传》说:“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很显然,昆仑除了黑,还有一个特点是头发卷曲,这可不是黄种人晒黑就能做到的。林邑就是现在的越南南部,再往南边就是马来西亚和印尼了,在唐朝时这里显然生活了另一种人。

        唐史专家葛承雍教授遍查史料,并对众多唐代黑人俑仔细辨认,又与同行讨论磋商后,提出唐代黑人来源不是非洲而是东南亚和南亚,论文发表在《中华文史论丛》上。

        葛承雍仔细分析了非洲黑人和南海黑人的区别,尽管他们都体黑卷发,但两者在外形上有差异。他认为,被叫做“昆仑奴”的南海黑人不是非洲的尼格罗人种,而应该是尼格利陀人,又叫矮黑人。他们曾广布东南亚,但现在大大萎缩了,只有残存部族散居在马来半岛以南的海岛上。中国古籍里多次记载,昆仑奴的一大特点是颇善水性,入水可以不闭眼,并从事水下工作。这也更符合尼格利陀人的特点,而不是非洲黑人。

        唐代长安的黑人里,应该也有非洲黑人。据肖忠纯等人考证,唐宋文献里的“僧祇奴”很可能就是非洲黑人。僧祇即是当时的大食商人对东非沿海的称呼“Zanzibal”。

尼格利陀人:哥这样才叫卷发黑身尼格利陀人:哥这样才叫卷发黑身

 

 

明光铠

 

        要说《长安》上线以来最火热的话题,那必然就是其中的武备了,该吹爆的优点和该改进的不足都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了,那咱们就来聊聊唐甲中的明星——明光铠吧。

        明光铠一般认为出现于东汉末期,南北朝和唐朝非常盛行,这种铠甲的主要特征是在铠甲胸背部位上各有一或多块经过打磨,称作护心镜的圆形防护金属片。护心镜在阳光的反射下可以发出夺目明亮的光芒,故名明光铠。

        不过这几年有很多人对此说提出异议,认为并不是有护心镜的铠甲就叫明光铠。另一种解释认为:明光铠是指铠甲制作完成后,不给金属甲片上漆,直接抛光,所以称之为明光铠。如果这种说法准确,可以说剧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明光铠。

        不管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唐朝时候的铠甲确实非常流行护心镜,对于不太熟悉古代铠甲的观众,很有可能会觉得胸前两个铜镜长得像胸罩。实际上,在铠甲爱好者当中,有两片护心镜的铠甲,也确实常被叫做奶罩甲。

 

 

阿爷/大人/哥——其实都是在叫爸爸

 

        这几年随着科普的深入,大家已经知道唐朝时“大人”一词是对父母的称呼,不宜称呼官员,对官员的准确称呼应该是“姓+官职”,比如“李司丞”。剧中这一点注意的还好,不过仍然也有“大人”时不时往外冒。

        除此之外,剧中的何监第一次出场时,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喊“阿爷”,也让很多人思维混乱。其实,汉语中的“爷”和“爹”,最早都是父亲的意思,唐朝时的发音近乎“ya”和“dia”,北朝《木兰诗》里的“阿爷无大儿”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不过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爷和爹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不同方言里发生了相反的语义分化。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很多方言,爷爷用来表示祖父,爹用来表示父亲;而我家乡的湘语里,爷用来指父亲,爹爹(diadia)反而是祖父的意思。

        说起唐朝对父亲的称呼,还有一个让今人闹不清辈分的称呼——哥——比如唐玄宗称父亲唐睿宗为“四哥”。

        管父亲叫哥哥,还真是父子如哥们儿了.......实际上,这很有可能是个鲜卑语词,是鲜卑语中对男性前辈的泛称,可以用来指父亲,也可以用来指兄长。后世汉语中哥变成了兄长的专称,但唐朝时哥的用法还没有固定。????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