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湖南《声》研讨会发言实录(关心《声》的推荐一看有干货!超长慎入)

来源: 2019-02-09 10:12:2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全国专家为它鼓掌,湖南卫视《声入人心》凭什么这么牛?

2019-01-24 23:13     掌上长沙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尹玮)今日,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湖南卫视《声入人心》节目探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这档音乐节目各抒己见。

  总导演任洋:《声入人心》这档节目算是2018年的一个综艺黑马,我想用“声入人心”四个字,介绍节目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的、收获的内容。

  为什么选择创新这个节目?我用“声”字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既是声音又是声乐。最近有太多的音乐节目涌现,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音乐的消耗,大多作品重复演绎。其次是新人资源不断地被消耗,各大节目抢夺新人大战,越来越多人把注意力转移到街舞、说唱上。我们告诉观众可以听什么,还有什么值得年轻人喜爱的,这个时候就把目光聚焦到歌剧当中。一提到古典音乐,大家会觉得比较死板,没有那么有兴趣。其实,经过上百年积淀,音乐剧和歌剧有太多好作品没有被大家发现。《声入人心》消除了大家的误解,我们一共呈现了46首美声唱法,其中33首是歌剧作品。

  如何让古典音乐真正走出圈?我用“入”来回答。一开始频道对节目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内容模式上不能走老路,不能做成《我是歌手》,二是我们不用淘汰,也不用晋级。我们找到了首席和替补这样的机制,这是歌剧和舞台剧演员每天面对的,我们搬到节目中,让36位成员都有机会上舞台,都有机会成为首席。

  在创新的排序上,谁是C位?我用“人”字回答,《声入人心》出现在2017年的“飚计划”上,当时得到了很多好评,当然要放在台面上,还是有很大的压力。我们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团队担起担子,还有成熟的团队为这个节目保驾护航。“梅溪湖36子”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我们少用明星、不追星,回归到普通群众,《声入人心》把镜头对准了素人这一要求。

  最后一点,其实创作节目过程中,我们收获太多东西,最关键是坚守初心,才能“声入人心”。我们很多成员现在的收入,阿云嘎是2000到5000元一场不等,蔡程昱给我们报的一场收入是200元,这样的收入和我们平时认识到的演艺圈的生态不一样。《声入人心》到底要做什么?我们要做健康的演出生态,不是打造流量明星,我们希望这个节目过后,大家想看到阿云嘎、蔡程昱的时候,也走进剧院。明星不是光环,而是一种职业,这是《声入人心》想做到的。

  演唱成员阿云嘎:我热爱唱歌,有人问我,你人生中最难忘的三件事或者三个画面是什么。我回答的是:第一个画面是小时候放牧的时候唱歌,我是爱唱歌的放牧小子,放羊唱歌,把羊放丢了,追着羊还是唱着歌;二是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我依然唱歌,但是听众不是那群羊,而是跟我一样喜爱音乐剧的同学们,当时那种一起努力、拼搏的环境非常让我们难忘;三是刚刚发生的三个月,我们《声入人心》舞台上,三个月让我感受到了歌唱最纯粹、最无与伦比的快感,就跟我当初放羊的时候唱歌状态是一样的,也让我感受到和我一起奋战在前线的35位兄弟,我们一起快乐的创作很多好的作品,那种快乐是这些年我没有遇到过的。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这个节目大家很不看好,我的业内的朋友们还经常质疑我,我们这个团队坚持下来,做到最后一期,所有关注到节目的人,真的是喜欢,甚至是泪流满面,依依不舍。我觉得这个是在我奇妙的人生旅途当中,更加的坚信去追赶我自己想做的音乐这条路。所以非常感谢湖南卫视,非常感谢《声入人心》这个大家族,也感谢35位兄弟一起创作了一个干净、好看、高品质的作品。我觉得这是我自己人生当中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作为音乐剧演员,我在这里继续感恩,感恩这个时代,感怀我们对自己的这份执着和努力,勇往直前吧,年轻人。

  演唱成员蔡程昱:非常感谢湖南卫视选择了我,让我能够在《声入人心》舞台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演唱形态来演绎我们所学的美声经典作品,能够让我带给很多观众朋友不同的、全新的感受。其实,三个月前我作为一个美声专业的学生,看到的确实是一个在上面演、一个在下面看的状态。而且在大众的印象里,美声一直是高高在上的、遥不可及的,以它为代表的小众艺术与我们生活非常远。《声入人心》的出现给美声打破常规形态,传播给大众的渠道和平台,让美声有更多的表达性,引领所有观众去感知这个高雅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三个月的锻炼和磨合,我收获了很多,中间有惊喜、欢笑、失意和泪水,使我不断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断学习和成长。节目到现在已经播完了,喜欢我们的观众越来越多,他们说会因为我们这个节目和36位成员去认识了解美声、音乐剧,包括对现在正在学习声乐专业的同学们来说,也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美声的新思路和未来新的发展方向。感谢《声入人心》让我认识了35位好兄弟,有机会让我们一起为美声、音乐剧艺术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今后,美声会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熟知,最后希望大家亲身走进剧院,感受这门艺术的美好。

   音乐教师、观众代表查理:我是一名声乐老师,同时也是湖南卫视《声入人心》一名忠实的观众。我之前一直在微博上发表《声入人心》这个栏目每一期的乐评。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节目的受众群体非常年轻化,让我们行业感到非常欣慰,说明经典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在年轻队伍中没有出现断裂。只是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没有找到更好的传播方式。虽然我不敢说拥有和流行音乐一样的受众群和流量,但是至少《声入人心》节目是一个非常棒的开端。这样大胆的尝试是前所未有的。

  节目最别致的是经典音乐的普及。在充满流行文化的时代里,让经典音乐重新走进大众范围,让年轻群体欣赏和喜爱,不得不在保留严肃音乐的基础上进行进化,这是一个现实问题。而且这个行业内早就已经感受到这种冷落。当我们这个节目一开始,我就立刻产生了共鸣,让我惊喜的是,经典的声乐艺术出现别具一格的作风,不仅仅是传承,还为行业展现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有一场印象比较深刻,尚雯婕出品的电子音乐和美声的尝试,具有启发性的表演,不仅让年轻人喜爱,并且在传统声乐表演风格上提供了拓展的可能性。美声音乐发展400年历史中,一直不断演化,这个舞台上歌手们的选歌很多次触及跨界作品。当经典艺术的传承陷入比较平静的时候,是不得不作出改变的时候。这个时候《声入人心》打开了新的窗口。声乐历史上经典剧目的传承和保留也可以重视起来。通过第一季已经有大量的观众基础和影响力,这个时候开始着手将歌剧、艺术歌曲、音乐剧渗透进来是特别好的契机。我来长沙之前,在微博上发了一条信息,告诉大家我要参加研讨会,征集了一下大家有什么诉求。我整理了一下,从观众角度来说,他们对歌剧、艺术歌曲、音乐剧的呼声非常高,希望在这个舞台上看到更多歌剧的咏叹调的演绎以及艺术歌曲的演绎、音乐剧的演绎,这是我个人非常希望看到的。另外,在节目呈现过程中,通过电视或者互联网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观众也有强烈的呼声,他们认为我们要听歌呼吁一定要听完整的。歌曲剪辑方面如果呈现更加完整的面貌,会让人听起来更加过瘾。

  第二季如果真的带有表演性的歌剧片断,对更吸引年轻观众,对市场会有更大的推动力,生活中吸引大家买票去剧场观看,意义非凡。

  影视产业观察家主编、节目模式研究专家彭侃:我本人是研究节目模式的,自己在2013年成立了专门做国际节目模式的公司,公司成立的前几年一直做的是把国外的模式引入到中国,那几年差不多中国每年会买国外的几十档模式,以至于广电总局颁布了相关政策,鼓励原创。我们看到在广电总局政策导向下,近两年国内综艺节目的原创出现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湖南卫视在当中是佼佼者的位置。我印象中,从去年可以看到一系列有很强的原创性的节目,《声临其境》《幻乐之城》《声入人心》这样的节目,湖南卫视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研发机制,包括新成立的创新研发中心,“飚计划”“30未满”等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具体看《声入人心》这个节目,我个人觉得是原创性很强的节目,有国际化潜力的节目。是可以代表中国的文化创新、文化自信,向国际市场输出的节目。一般评价一个节目模式价值会从4个标准去评价。

  首先是不是可识别的,这个节目有没有可以识别的标志性的元素,让它和别的同类型的节目形成区别。《声入人心》这种模式感和标识性是很强的,包括题材,是从垂直细分的角度,在全球范围内最有观众缘的类型。节目当中的首席和替补的设置,也是有创新性的,包括节目的舞美、灯光设计、视觉元素是简洁大气,符合国际上的潮流。听说制作团队非常年轻,可以说后生可畏,整个节目呈现了年轻化、时尚化的面貌。第一点可识别是满足的。

  第二节目是不是可以流通,看它能不能跨越节目的障碍,让全世界的观众产生共鸣。答案也是肯定的。本身节目涉及的美声、音乐剧这样的音乐形态、高雅艺术,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是非常盛行的,是世界性的文化。《声入人心》用一种中国特色的方式呈现世界性的文化,也是具有创新性,具有文化的普世性。

  第三点,是不是可重复,这个节目是不是有长久的生命力,一直做,做很多季。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国际上,音乐类节目整体趋势就是走向垂直细分,从比较小的切口切入,像《声入人心》,我们可以看到就很好地找到了这样的突破口,而且本身因为涉及美声、音乐剧,这个资源虽然过去没有太被大众所认知,但是一直存在,有很多人才的储备,可以做长久的节目。

  最后一点,是不是可延展。这个节目,能不能对行业产生影响,有没有自己产业链的空间,这是国外开发节目比较看中的。这个节目对于行业的积极影响是非常大的,本身节目产生的后续想象空间,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让参加节目的选手出专辑、巡演,提高大众对美声、音乐剧的兴趣,这个节目的价值也是延展到了节目之外。从这4个方面看,《声入人心》都是一个原创性很强,有潜力让国际市场输出的节目。

  我发现国外的同仁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节目,我之前参加一个国际论坛发现有国外的,英国的公司,把《声入人心》列为去年在国际上最有潜力的模式之一。法国的一个模式库,发现《声入人心》的关注度比较高。我觉得这个节目在接下来可以尝试做一些模式化的工作,把它变成一个真正的节目模式的产品。比如准备国际版的预告片,宣传的资料,模式宝典等,尝试向海外输出,真正体现中国的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

   《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周飞亚:我自己作为一个声乐小白,从观众的角度谈一下对这个节目的观感。我平常基本不看综艺的,音乐类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出来的时候看一下,后来这类节目太多就不看了。《声入人心》听人介绍说是唱歌剧和音乐剧的节目,于是开始感兴趣,看了一些之后,基本上每期都看了,特别喜欢这个节目。首先节目的开创性的意义,节目组编导介绍了,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一个应时而生的节目,顺应时代而生。人们对高雅艺术的需求是不断提升的,我自己这几年感受很明显,像古典音乐、西方艺术课,在我身边的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对高雅艺术的需求一直不断提升,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白领、大学生当中。《声入人心》这个节目,用电视综艺,个人认为电视综艺的受众群体比网络更广,而且更加贴近基层的传播效果。以电视综艺的方式来扩大对高雅艺术的传播,扩大受众群体,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

  二是对于选拔音乐剧人才和发展上有很大意义。我看第一期的时候,发现很多弹幕说“我冲着谁来的”,到最后,很多人多说“我每一个都喜欢”。对普通人来说最初接触艺术形式还是需要明星或者认识喜欢的人做导游,这个节目一下子把导游扩大了很大倍,将来继续做下去,会像一汪湖水会不断往外扩散。

  第三是节目的正能量,基本不靠明星带流量,都是把非常优秀的声乐人请过来,靠实力说法,制作过程中也从来不操作明星选手的私生活。很多其他声乐节目,粉丝会因为自己支持的明星吵起来,这个节目没有吵架,如果对结果有争议,大家都非常克制,不会有人身攻击的现象。我看到弹幕有争议的时候,都会有人跳出来说“你支持谁也不要踩别人”,这种风气很好,是一股清流。

  提一些建议,一是节目的定位还可以更加清晰一些。节目打出旗号是美声和音乐剧,但是节目的流行歌稍微有一点点多。虽然不是不能选流行歌,但是一定要建立起不同类型的音乐的可比性标准,这是很为难的事情,也会让观众比较别扭。如果做第二季,有第一季口碑的基础,我觉得可以在选歌专业性再增强一些。

  二是节目的知识普及性可以更强,我觉得对音乐专业知识普及比较偏少,无论是美声、音乐剧、歌剧还是有很多可以普及点,而且这种普及性不一定会和节目可看性产生冲突,湖南卫视做综艺节目的丰富经验应该是完全可以做到。如果有更多的普及性,给观众的感觉会更好。像第一期每个选手出来,报自己的音域,观众会比较懵,像这些细节方面可以再加强普及。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赵云红:作为此次节目专家评审团的成员之一。有幸受邀参加和感受了六期节目的现场录制,这只平均年龄仅二十五岁 ,对工作认真积极,对细节精益求精,饱含职业热情、拼搏精神、善于创新大胆突破的团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和青歌赛及其他综艺类节目不一样的,用首席替补淘汰替换制,用男声独唱与重唱竞赛的新型歌唱类高品质节目。

  我多年来从事美声教学和演唱,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独唱音乐会,也在国外多部歌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在多个国内国际比赛担任评委的我,参加这类电视节目并不多,当看到三十六位精心挑选的年轻男歌手们,用青春、用有一定职业水准或稚嫩或娴熟的演唱技巧表现歌剧选曲、音乐剧选段、经典歌曲,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我多次陶醉,流泪,感动,心中是满满的幸福。这个节目的推出给业界带来一股热潮,一缕清风,令在教学一线的我们和正在求学的或刚毕业的学子们,音乐工作者们,注入了新的能量与活力。许多人每一集都会看多次,对这个节目的热播和高收视率及其在业内带来的积极作用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欣慰。从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的播出率看中国声乐的发展。12月初获悉湖南卫视《声入人心》综艺节目获得新加坡2018年AIF亚洲模式大赛亚军,被世界知名模式研究公司推荐,盛赞《声入人心》与以往音乐节目都不一样,颠覆传统才艺选拔观念,制作精良。选手均为接受过国内外专业音乐院校专业培养德年轻歌者,用跨界和结合的方法演绎以音乐剧、流行音乐、经典老歌、歌剧选段为主线的音乐。这是综艺类音乐节目的一个新形式和探索。

  节目播出后收视率很高,评论褒贬不一,《人民日报》的评论大加赞扬:“本是阳春白雪的内容,非但没有‘曲高和寡’,反而高开高走,在收视率和口碑上双双拿下靓丽的成绩。”美声唱法堪称小众,不仅唱法相对专业,在欣赏上也有较高的门槛,但观众老龄化严重,新形式的开拓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不但能消除大众的误解,还能让更多人理解、接受,喜欢上这些艺术。而走进生活,也会让这些小众艺术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高雅无需冬眠,且与生活相连,虽是小众艺术,亦能迎来春天。《音乐周报》评论:“声入人心请来36位大多就读或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音乐院校的青年才俊,在节目中展示他们的歌喉,以此来证明——音乐,还是需要学习的。”也提出评委中至少应该有两位美声权威,是否可以接受关掉音响,让美声歌手完全展示真实的,无需借助扩音设备的音响,说不定又能唤起一个美声唱法的新黄金时代,让老百姓认识一下人声也可以自带共鸣和音响等建议。无论是《人民日报》的正面评价还是《音乐周报》的从专业角度出发比较直观的点评,都标志着两家在国内媒体界颇具影响的重要媒体,对该节目的重视和关注。

  省文联副主席、省音协主席邓东源:这档节目很成功,北京非常有影响力的音乐家给我打电话,他说湖南有一档节目《声入人心》你知道吗,他说这档节目给神州大地的音乐界跺了一脚。震撼,非常的震撼!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新中国成立70年,电视节目迅猛发展,突然有这么一档好的节目,我们打心里高兴。我经常参加国内音乐节目当评委,我给这档节目打95分,年轻的编导想到了极致,非常好。

  我说一点,如何把握好民族语言与时代性的问题。不管是音乐剧、歌剧,民族音乐语言都要在这个节目中占到一定的比例,这才是体现文化自信的一个形式。这个节目看到好几期,感觉这档节目瞄准了目前受众的心里,虽然也是偏选秀的节目,但是很高级。我们美声这个方式,是从外面引进来的。如果帕瓦罗蒂先生的贡献是把高雅艺术唱到公园里面去,我们这档节目是通过电视台唱到千家万户的家庭里,这就是我们的贡献,我们要仅仅把握这一点,什么是文艺作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们这个节目就是给神州大地的音乐界跺了一脚,有这么多专家一起打磨,我们这档节目会越做越好,衷心祝愿这档节目越走越远。

  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师大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廖勇:首先向湖南卫视致敬,我从事音乐剧的创作,现在音乐剧创作热情很高,但是市场比较冷清,怎么管理这个行业,要找出市场来一直困扰着我。没想到在家乡电视台湖南卫视找到了答案。歌剧和音乐剧市场不热情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缺乏好的作品,再就是这个行业认识不够,三是行业缺偶像,这档节目正好朝着这个方面去。我作为一个业内人士的代表,向这个节目深深的致敬。昨天来的时候,跟同事石倚洁聊了半天,《茶花女》一票难求,因为看了《声入人心》之后,很多人想来剧场看一下。我和这个节目比较有缘分,阿云嘎在我的第一个音乐剧《天桥》中演的男一号,那个时候觉得这个人不得了,后来就招到我们团里,我们算是歌剧院的同事。上一期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我感觉这个节目是升级版的,尽管腕没有那么大,但是这是湖南卫视在音乐栏目的新的态度,电视需要节目需要这样的态度。弘扬高雅音乐,貌似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在任何有意义之前,必须得有意思。湖南卫视这档节目,我认为是既有意义也有意思,有人爱看就有意思,没有意思再有意义就是白搭。他们把业内严肃音乐的作曲家想不明白的事情,想明白了,放下了身段。我为我家乡的电视台感到很骄傲。

  最后也有一些建议,我们说话剧是编剧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歌剧和音乐剧是作曲家的艺术。作曲家是歌剧和音乐剧的建立者,可以尝试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把作曲家放进来,不一定是我,国内有很多。刚才很多提到歌剧、音乐剧知识点的传播,可以让这类元素进来。我觉得可以尝试慢慢加强歌剧、音乐剧的戏剧性,湖南卫视非常有经验,这个非常简单,可能会更有意思。可以按角色、按声部进行比赛都有可能。

  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主任张小群:我是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主任也是阿云嘎班主任,是这个节目的忠实粉丝,可以说这个节目真正的深入人心、激动人心,我相信发酵还会继续。湖南卫视这个音乐节目将高品质推向社会大众,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用心可贵。这个节目对中国音乐剧的传播和推广开启了新的高度,我们都知道音乐剧演员是非常辛苦的职业,此次推出了积极努力又有职业坚守的音乐剧明星,非常有利于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第一家开办中国音乐剧的本科教学的单位,我作为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工作者,特别受到鼓舞,再次感谢湖南卫视。

  此次《声入人心》的播出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反馈,比如很多打算原来报考音乐剧、报考表演的孩子,都会坚定的报考音乐剧,这是让我非常振奋、兴奋自豪的事情。这个节目带动了振动了中国音乐剧市场,这个节目结束之后,郑云龙音乐剧票马上售空。带动了观众对音乐剧的兴趣,这点非常宝贵,我相信也会带动音乐剧的市场效应。

  节目展示了中国音乐里面有36位歌手坚守,让观众看到中国歌唱事业的后生可畏,寄予了希望。湖南卫视提供了成长的平台,优点很多,我也提一些建议。

  刚才导演提到《声入人心》包含的内涵,《声入人心》从名字上讲只要声音就可以,所以就具有很宽阔的包容的优点。但是歌剧演唱和音乐剧演唱,确实不易站在第一个地位上比较,我觉得应该更加清晰,需要导师或者嘉宾做引导。希望下一季音乐剧和歌剧的批评标准上有一定的导向,做出更有学术含量的点评来,比如戏剧性和人物感等。因为音乐剧演员和音乐剧歌曲的风采与市场不可比拟,音乐剧一开始就人物、线索代入感,不仅仅是声音。双云组合也带来了很多节目的临时改变,最后我觉得双云以音乐剧优雅的自身魅力还有对音乐剧的把控魅力赢得了观众的掌声,掌声中就有着音乐剧角色所赋予他们的魅力。

  《声入人心》的含义,我觉得已经延伸到了中国古代乐,是多元化的,充满情境、意境的概念。美声主要是在歌剧的展现,歌剧、音乐剧都是剧,都是在故事中进行唱歌,我建议下一季有融入角色的表演唱,这才真正的深入人心。可以有板块化的呈现,以桥段、片断的方式呈现,增加剧的讲解,很多文化的东西可以在这里面展现。希望更加深刻、更加深入人心。

   中视协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参事盛伯骥:讲三个关健词。一是谢意。一个最意外的收获,不是歌手们给我带来的惊喜,是这个节目给我们国产美声歌剧带来了繁荣的契机。不管是美声还是歌剧都是洋人的爱好,这是美声在中国难得普及的原因。我也参加过多次全国青歌赛的组织工作,最后湖南拿到了第一金奖的美誉。曲目的稀少,大部分选手翻来覆去就是重复的作品,不是中国作曲家写不出来,是写出来没人唱。在《声入人心》团队中,我发现国产美声作品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贾凡第一个唱的就是中国美声的作品,接下来高天鹤唱的中国歌剧作品,不管这是无意还是有意,美声作品的中国化、民族化会给受众带来共鸣。最后一期,凡是唱中国作品的选手无一例外全部进入了首席。

  第二个关健词是致意。由于我经常审节目,一般是挑刺,看到《声入人心》最后,我真的动心了。郑云龙说,我坚持了这么多年终于被人发现了,还有余笛也说我等了十年,王凯说我们学习古典音乐的过程非常漫长,出成绩非常漫长,每个人能坚持到最后,能站到歌剧舞台上都是非常艰辛的,但是台下观众寥寥无几,《声入人心》让观众喜欢上古典音乐,当时王凯说感谢湖南长沙这块红色的热土。我真的感动,这不仅表达歌手对湖南卫视的敬爱,也是艺术职业对湖南卫视的致敬。因为我知道在这些年轻人背后的感人故事,哪一个学生不是在父母祖辈支持下,上各种培训班,然后艺考,上大学,美声专业除了当老师,很难养家糊口,很多院团只有1000到2000的底薪。当老师还要读博士才有资格。但是今天看到这批年轻人绝大部分是艺术家,不靠网红、不炒作,市场亏欠他们。《声入人心》给他们一片天地,让他们扬眉吐气。上次问节目组还做不做,好像说不做了,真的要考虑。

  第三个关健词是随意。一是建议节目团队在风格上不要过于拘谨,随意一点会更有张力。比如为了显示美声专业化,常有字幕显示,评委也强调高难度,但是又没有解释,这个要改进一下。第二层意思是,这个节目后来的风格呈现了多种面貌,不断拓展了假声难高音等演唱方法,还有经典美声音乐,在节目后半部分,男中音、低音都没有展现自己的风格。我建议,能不能融入一些中国民族歌剧作品,这些是不是会提升一下收视率,请节目组考虑。此外,节目随意度表现在细节上,音乐界朋友反映,意大利发音不太准,评委也不太指正。除廖老师之外,其他两位资质受质疑,显得随意。我当时非常后悔,没有邀请谭盾来做节目评委,如果谭盾来,受众可能会更广一点。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湖南卫视还是做得非常好。湖南卫视在挖掘自己原有潜力和新的格局,《声入人心》结合了原有的深厚资源,同时找新的突破点,非常有创造力、想象力。高雅艺术,大家认为无可争议,高雅到顶的艺术,拿出来做节目非常好,大俗若雅,雅俗不是审美上的概念,是类型上的区分,审美也可以非常高的境界。化俗为雅也是人类的特点,以雅入俗也是常见的形态,这个非常成功,找到高雅艺术和观众之间非常好的切入点。前几年有小鲜肉,不能说了,后来有优秀的年轻演员,非常好,我们找到了36位优秀的年轻演员,从来没有听说过,或者听说过,但是名气不大,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年轻有活力,本身又经过专业的训练,通过综艺的大平台,把高雅艺术做巧妙的运用,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切入点。这个节目为什么说好,就是没有丢掉原有的优势,不丢的同时做改变、升级、提升,这是提升非常重要的成果文化品位的提升,品位和趣味完美的结合。二是高品质现在都强调品质节目,这个节目达到了很高的品质,无论是品质本身还是展现环节,都是品质优先,品质又不是没有趣味,品质和趣味结合。最后是品格,我们监管加强提升,另外社会本身也有向上提升的需求,特别是社会中的中产群体文艺青年,对舆论的影响力非常具体。过去经常分文艺青年、普通青年。过去说钢琴,我们那个时候上学会钢琴的上北京高考要加30、40分,现在北大招钢琴10级也一点分不加,艺术团招钢琴10级做伴奏,一下子来三四十个,不能都上,还要组织评审,说明整个教育水平提升、文化品位提升。现在都是标配,过去弹钢琴没有几个人会,音乐文化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整个教育的提高,是整个综艺节目提升的内在动力,这次完成了综艺节目找到和高雅艺术完美的切入点。《声入人心》就是大众之心、公众之心,声是高雅之声、艺术之声、优雅的声音。过去讲气声,现在是高雅之声进入到观众。综艺节目在各种要求里面怎么寻求复杂的平衡,这是有很多看的地方。这个可以叫做复杂的平衡,找到一个平衡点,把原有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这个我觉得在新环境下,找格局找特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二是形式上有新的探索、新的突破。音乐剧比歌剧要有名,是美国、欧洲发展起来的形态,音乐剧和歌剧在中国还是都比较小众,没有市场也不奇怪,客观上有这个情况,不能很焦虑。我们一方面要引导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客观认识。通过电视这个强有力的主流媒体,提升人生境界,陶冶性情,传播正能量,这是一个美的欣赏。美的欣赏,一定要给能够懂得美的耳朵来听。艺术一定是知音难求,知音少。总的来说,更多的人看是更好的,现在来看解决了这个问题,让知音更多,《声入人心》让知音更多,增加了大量的知音粉丝。我看弹幕里面年轻人,不是说假话,看到了真正的知音,节目的提升造成了观众内心世界的提升。两个提升结合在一起,整个文化、传播、水平都提升了。这个节目,我觉得春江水暖鸭先知,开放的精神,西方的音乐也拿来为我所用,创造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着力体现了开放。这个节目我觉得好就好在,让原来文化隔的、气质上隔的、通道上隔的,都打开,30多个人一起来展现,确实非常迷人。以前经常讲小鲜肉,现在讲优秀年轻,年轻人唱歌都是堂堂正正,一看都有革命军人的气概。我觉得领导同志看了也很高兴,这也是好事,发挥着引领作用。

  三是成功寻找到电视综艺文化新形态,我们湖南卫视引领综艺文化20年的发展,有大量的优秀经验,这些经验在未来再起步再发展有非常好的意义。应用过去的经验,扬弃了惯用手法,最后表现手法、路径都是成功综艺形态里面吸取的。没有竞赛又有竞赛,过去竞赛形式有困难了,一方面是邀请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各方面的困难,现在找到了争首席,又有一个竞赛性,没有竞赛性观众不爱看。把原有的经验和新的形态,找到内在的规律,成功地挖掘在一起,最后完美地呈现,凸现创新、创意的重要性。把原有的资源盘活,未来2019年以后,电视综艺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面对更多的挑战,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另一方面是整治力度,都会有新的变化。稳中有进的同时,稳中有变,一方面是社会网络的变化,中央经济形式对电视的看法,变化非常复杂,变化非常微妙,而且全球变化也是复杂微妙的。对人们观影习惯、生活形态都有影响。

  提两点想法。这是传播上互联网传播力度可以加强,这么好的节目,虽然人民日报主流媒体都宣传,但是怎么引起更大的效应,宣传的方面还可以更多,通过互联网。湖南卫视做得很多了,但是我觉得还有很多的空间,对36个演员的发掘,还是要用湖南卫视充分的经验,用活用好。

  还有救是知识性,高雅艺术还是有隔。音乐剧大家也是知道一些的,但是有隔。这个隔怎么化掉,还是有知识性的东西,不光是在电视上,因为电视就这么长时间,可以搭配上下游的产品,在知识平台和解说这个节目相关的美声文化、美声知识,或者相关的音乐知识,通过大师课这样的形态,创造很多下游的产品,形成产品链。现在这些课程非常流行,上海音乐学院一个老师卖的课卖得很好,五花八门,听了十五分钟就知道美声是怎么回事。不然看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搭不上话。我觉得上下游可以做更多传播活力的线出来。现在下游的工作可能没做好,赵老师这么多资源压在这里,说了这么多,如果现在有10分钟课程,和我们讲高雅艺术,跟新媒体结合起来,这样创造出更多的平台,对节目也是一个支撑。一个节目要培养自己忠实的粉丝,我们现在不应该叫粉丝,应该叫爱好者、叫支持者。爱好者的文化,一定要有忠实爱好,这也是向上提升的能力。让爱好者支持者提升,文化上有提升,精神上有提升。

  节目现在达到了很好的境界,下一季我觉得收视上要创奇迹。现在都不是很理想的时候,我们怎么找出一些花样。人民日报都说了,舆情,该有的都有了,下一季可以放开一点,活力多一点。湖南卫视老技巧,老办法用得更好,娱乐不是提升的问题,娱乐只要有正能量的传播,娱乐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定要创造出一些,爱好者喜欢的青年演员,现在我觉得爱好者还不够,还不是路人皆知。虽然已经有一些认识,虽然30多个都不错,但是好还不够好,起码有四五个领军人物,代表性人物。2019年,如果再搞,一定要弄出四五个领军者爱好者喜欢的。

  最后希望2019年达到人民群众更喜爱的美好节目,我们都很期待。2019年有新的发展,新的变化。

  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总编辑,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华立:我代表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卫视频道,特别是导演组,表达感谢之情。今天我们来坐在这个地方,是带着耳朵、脑袋、心,来听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借这个机会感谢湖南省委宣传部多年来对湖南卫视在改革创新发展中,在每到关键时刻的爱护、指点、支持。为湖南卫视2018年季播节目召开专门的研讨会,由省委宣传部来策划、提议,召集这么一个研讨会,历史上还是不多。的确首先是充满感激之情。

  二是要感谢刚才各位专家、老师发表很好的专业意见,我都一一记录在案。对我们第二季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谋、建议的点子,而且有一些点子是有可操作性,拿来可以用的。我们评论不仅仅抓电视剧,还要把综艺节目放在这里面来。

  三是感谢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等央媒主流媒体,对声入人心的鼓励。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我们都做好放在新闻中心的走廊。最要感谢的是湖南卫视广大观众朋友,今天来了观众代表,感谢网络用户,对我们的批评和偶尔的点赞,是我们最大的往前奔的动力源泉。

  说到项目,首先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一次实践,这也是我们文艺节目、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一次实践。刚才很多老师围绕了这一点,虽然没有说得太明确,但是是这种意思。特别是电视文艺这块,我们过去有繁荣的时候,有获得掌声的时候,但是也有受到挫折的时候。我们高峰太少,这也是实事求是。不说《声入人心》是高峰,但是我们有创造高峰、奔向高峰的姿态。湖南卫视做这么一档节目,从年头的《声临其境》到《幻乐之城》和《声入人心》,表达了总书记的思想,体现了这么一个姿态。

  再有是创新的比较成功的实践,各位老师发表了非常多的意见。我觉得《声入人心》无非就是两条,一是原创。我们过去的文艺,大众的文艺,视频文艺,从宝莱坞转到印度,转到香港转到台湾转到韩国,我们自身要检讨,我们的创造力在哪里。电视文艺也走过了模仿、学习、共研、原创的这么一条合乎逻辑的道路。湖南卫视要把原创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几年2/3以上是原创项目。创新的第一点是原创。创新的第二点是打破了所谓的高雅和通俗的界限。我本人不太喜欢用高雅和通俗来鉴定我们的艺术。我们做电视,总是不被精英知识分子所待见。传统的经典的艺术,在我们位置上是置顶摆放,这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经常忽略,我也和制片人沟通,去鼓励他们,我说这个世界第一样式一定是电视。为什么会这样?诗经、诗三百,是文学的源头,风雅颂,传颂至今最多的是风和雅,风更多。小说是贬义词,现在说小说家。所以我想一百年两百年以后,电视一定会是艺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们要增加对这个行业的自信,我们很多孩子不自信。通俗和高雅,在《声入人心》《声临其境》《幻乐之城》里是连通的。过去我们走了一些弯路,主要在迎合,而不是引导。作为媒体一定有引导的责任。包括《声入人心》,成功以后,我就在想,这么多音乐专家在这里,歌剧在中国绝对是小众,为什么火了?首先是人火了,是梅溪湖36子吸引了大众的目光,然后发现歌剧这么美,每一个旋律、每一个片断、每一个声部我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怎么来的?作为一个通俗的工具,导演组感觉可以通过通俗的传播,让大家接受。

  《声入人心》最值得总结的就是,我们可以放下过去的大多数的迎合的套路,更多担负起引导的职责。这是我们内部最值得总结的东西。时间有限,我们把时间留给部长,第二季要做。从技术立场,传播角度,我们还有非常多的问题,值得总结。比如第二季的资源,梅溪湖36子,在中国这个资源,肯定没有通俗这么广阔。下一步,包括民俗的,到底是做什么的,他们也在讨论当中。传播这块,张教授提得非常好,我们有点私心,湖南广电比较早布局了新媒体叫芒果TV,我们用户刚刚突破一千万,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芒果TV是党管党控国有新媒体最大的之一,排在第四位。这样的项目还是以独播为主,通过两三年的努力,芒果TV一定会攀上新的台阶。现在在综艺部分我们已经排在第一了,包括进入资本市场,包括把新闻类的节目,主流传统的资源,纳入到这个平台上来。然后跟传统卫视,湖南卫视为代表,用主流声音、主流宣传、主流文艺推广,起到更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专家提出的好的建议,我们带回去好好咀嚼,吃下去,消化好,体现在《声入人心》第二季里面。

  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强先:感谢大家对这个节目的厚爱,特别感谢各位嘉宾、专家、老师在研讨会上的真知灼见。不仅仅深入人心,下季可以借鉴学习,其他节目也可以学习借鉴,是有借鉴意义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成立以后,主要是抓节目创新创优,二是抓广播电视的节目管理。我们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卫视敢为人先,持续创新,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就综艺节目而言,年初有《声临其境》,年中有《幻乐之城》,在上一周的总局有关会议上,《幻乐之城》做了经验分享。我听了各个省的经验分享,听了中央台的经验分享,最近一次经验分享非常好。加上刚刚收官的《声入人心》,湖南卫视节目精品迭出,给观众惊喜不断。《声入人心》有四个高,一是品位高,让高雅音乐成为综艺的主角,二是创新度高,创新是手段,创优是目的,《声入人心》创新创优比较完美的统一。三是标准高,主要是落实总局省局节目各项要求,节目主题、基调积极健康、青春、阳光,大家看到、听到的,大家说的神仙打架四是关注度高,可以一家人坐下来看。小众艺术引发了大众的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央媒纷纷点赞。超级话题《声入人心》阅读量超过了38.5亿,讨论量超过600万,刚才有教授说国外关注也不少。我们要认真吸收好各位专家、各位老师的批评意见,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省广播电视局,更加严格的做好监管工作,更加精准、有效做好服务工作,为湖南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尽职尽责发光发热。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祖烜:今天开这个会议,省委领导也表示了关注,也有一些考虑,我们得到很多重量级的声音,《声入人心》不仅是青春洋溢的,而且是雅俗共赏的。在岁末年初,非常繁忙的时候,安排开一次会,也还是有一些想法。刚才华立台长、宣传部很少为一个栏目开会。希望通过这样的会,听听各方面的声音,专家、观众、同行的声音,来修正我们对这个节目的判断。对于节目组来说,提升节目走下去的信心。这个会,也不是那么容易开,开会很容易,但是下决心并不是很容易。今天的会议完全达到了这个目的,一是来自全国的、方方面面的专家、同行、评论家、媒体,对这个节目,总的来讲是肯定的、是赞成的。二是对如何进一步的创新发展,以坚持问题为导向,来实现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导向,这个目的也达到了。集中地,面对面地,把好的,不足的,可以改进的地方提出来了,这个目标也达到了。道听途说的也给予了回应,我们一起来参加这个会不存在不搞的问题,是怎么搞好的问题。今天这个会,请来几位重量级的,音乐、美声、歌剧、舞蹈方面评论的专家,对这个节目的厚爱、关切,都是用心用情,可以说是声声入耳。我们先出一本册子,接下来再出一本正式的出版物,为深入人心,加持一些正能量。表明一种态度,一种支持。

  关于《声入人心》的好,大家都讲了很多,我就不重复了。基本上大家达成共识,包括高雅、创新,专业,反馈。

  特别这些既有定量的观感、印象,更重要的是还有定性的数据分析。我们要理解这个节目为什么获得阶段性的成功,为什么值得大家点赞,有什么意义,还是要说一下。

  一是传播了高雅的声乐艺术,传播了中国民间的音乐经典,也包括不少世界级的音乐景区,是高雅艺术的一种展示,同时也是一种普及,让更多的人不仅学会和习惯于欣赏通俗的、民族的,也开始接触经典的、美声的,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意义。二是引领了电视文艺节目的价值导向。过去体现的价值导向是比较亮化的和比较现实的。流量、收视率、点击率、广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点急功近利。刚才说的小鲜肉、流量,甚至购买收视,在广电总局的反复核实下湖南卫视没有。在这种价值导向下,有的就走偏了,我们追求的是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一个歌者、舞者、诗人、作家,如果奔着钱去,这个人基本没有前途,只有真善美才真正打动人心。这里不是排斥经济支持和恰当的经济收入,但是至少不是奔着这个去的。这个导向是价值导向,艺术最高境界是深入人心,发现生活的美,发现人生的美,发现祖国的美。这个节目是体现的正确的文艺节目的导向,也证明正能量和主旋律,引起更多人共鸣的正能量。

  三是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模式。我们一段时间为模式困扰,想模式、看模式、买模式,最终回到原创、自创的节目形式。湖南卫视的节目创新,不是灵感一现,是持续的创新。近20年来,形成了一种创新的基因、创新的氛围,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出了很多栏目和节目。今年,国家广电总局讲去年一年湖南卫视的节目,获得国家级的和权威的评价的电视节目有20多个,新闻节目,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又拿到了一等奖。这些东西,讲的不多,大家以为湖南卫视只做一些通俗的,大众的电视节目而已,不是的。湖南卫视在新闻、文艺的门类里面,这种强大的持续的创新机制,真的记得点赞和关注。不断有制片人成长和新人接替,这个节目植根于强大和创新能力。同时修正了很多,已经被诟病或者说被摒弃的模式得到了修正,包括要很多明星要很高的片酬,在我们这里得到了修正。湖南卫视过度娱乐化,做得就是过度,做得更好就是化,这次对湖南卫视的巡视和整改里面,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受国家级权威委托到湖南卫视专门了解整改,做了正面的报道,得到了权威的认证。我们是真正的改了,不要停留在过去的成就,我们有成果了,体现在许多具体节目中。对大家的肯定,我们还要看到这个节目值得认真的反思,研究、修改,扬弃了很多地方。

  大家提的我就不重复,新一代青年的形象,怎么打造和塑造,不仅是外观的形象,包括内在的气质,化妆、服装、台风,如何使广大观众各个年龄都能接受的形象,不光是在台上表演节目。刚才张教授讲到解放军,解放军的阳刚之美,我就不重复。

  对于下一步做好这个节目,提三点建议:一是要把握好方向。把民族的、时代的旋律,放在首位,又体现出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襟。放在首位,不是说节目量最多,是一个观念,是出发点。提振中华文化自信,我们在美声、歌剧中也能做得很好。如果我们节目变成了一个世界歌剧和美声、金曲、名曲的联唱,我就认为不对了。一定要有首位意识,在出场循序上可以商量。如果变成世界金曲联唱大会就不对了。不管是在歌剧领域,还是美术领域,长篇小说也是这样,我们都能够做得很好,既能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也能很好的接受世界文化。具体一点的,中华美声和民族,可能是时间少了一点,但是也不是没有。既然在湖南,我觉得湖南元素也要适当的有所体现,谭盾就是湖南的作曲家。

  二是希望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我们力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一说两个结合就容易走偏,我们还是要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时候,暂时具体来说,不要更多的给予所谓的收视率的排名和考核,这一点在节目组,要培育,要成长。所以我讲,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他们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提高节目质量,提升节目影响。一般来说,两个效益是很好的统一,但是在某一个阶段,希望台里这样的眼光和安排。

  另外对于节目部分,刚才几位老师都说了,可以做两件事情,一个是产业链的延伸,一个是服务链的延伸。如何把一个节目和《声入人心》结合起来,产生良性的互动。春节团拜会就点名《声入人心》要上,这就有很好的结合。长沙这些年差不多成了一个音乐之城,原来音乐之城定的是北京和广州。我们的音乐节目在全国的影响,来来往往各种音乐人在长沙留下了足迹和活动产生的消费。湖南产生的音乐人,李谷一用气声产生了一个歌唱的新时代。这么多的音乐元素或者说是生产要素在长沙聚集,我们没有产生一点音乐经济出来。粉丝楼是我提议的,搞了一个粉丝楼,我觉得完全可以。一个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看完以后买的东西超过10亿,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是7.2亿台币。我们这么大的音乐产业,我觉得你们这个团队,湖南卫视那么多做音乐节目的,均出一个做音乐文化产业,在马栏山做一个音乐小镇,我觉得这是可以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70年产生了多少音乐家,产生了多少音乐作品,来一次大的回顾,你们有大的资源,包括政府的支持。要把思路更开阔一点,我们搞互联网第五城,中国音乐的第三城行不行,要有一点创新的意识。

  第三个放在首位是要把年轻人放在首位。当然也要兼顾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要抓住年轻人,抓住年轻人带动上下游。导演也是年轻人,一定要抓住年轻关注,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抓住更多的年轻观众。让年轻人参与,提高社会的教养。湖南快乐老年报也办得很好,就是针对老年人,我们就是针对年轻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是我们文学艺术大有可为的年份,要传播、回顾、总结。在这个年度里面,整个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文艺节目、电影、电视剧,包括《声入人心》都要在这些方面有更好的表现,衷心祝愿《声入人心》深入人心,情动大地。

长沙晚报报业集团版权声明

>>我要举报

作者 | 全媒体记者 尹玮  编辑 | 易隽  来源 | 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