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知乎”中的齐衡一角 (网上转载)

来源: 2019-01-09 12:52:27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为着龙哥在片场七个月打磨出这样一个角色去看了剧,并想着要为齐衡写点什么,我能为他做的不多,我想,认真地欣赏这份艺术品就是对他最好的喜欢了,但写起来才深刻地感受到了语言在表达感情上的巨大的无力感,我觉得我再怎么写也写不出朱一龙演的万分之一,索性我就不分析感情了,只分析人物形象,感情都在他的表演中了。

剧中的每一个人的性格都和TA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要分析齐衡的性格特质,一定要先看他从小到大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

齐衡,齐国公府的独子,父亲齐国公位居正一品,授勋公爵,母亲是平宁郡主。齐国公和平宁郡主爱子如命,小公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去科考,齐国公包下街上最大的客栈;从考场出来,他一边是母亲、一边是父亲,对他嘘寒问暖;等科考成绩,齐国公府为他点亮了整个樊楼来祈福;去打个马球,一群人兴奋地看他,颇有些“掷果盈车”的感觉……

他不缺钱,也不缺爱。

他一直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父母爱他,对他抱有很高的期待,他也孝顺父母,努力读书,求实上进。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和剧中的其他人相比,他不必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母亲,也不必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父亲,一个严母,一个慈父,都深深地爱着他,他和父母就是温馨的一家三口,所以他没有见识过一家人之间除了温情还可能有虚伪,算计甚至鬣狗般的杀念。

和剧中的其他人相比,他从小到大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很多东西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到了他手里,所以他对于他的人生充满了掌控感,想要什么就自己去争取对于他而言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他没有见识过人性中的恶,他没有见识过命运的无奈。

他的父母给他的教育是非常正统的教育,没有一些歪的斜的,所以这些东西带给他的是善良、真诚的个性,积极、自信的态度,而绝不是优越感——

“顺畅日子过惯了,以为自己多金贵呢“
“小公爷就非得让人瞧得起啦,人家庶女怎么了,就不许人家瞧不上我了?自作多情,可笑,可笑啊”

 

而齐衡的“瑕疵”也很明显,之所以说“瑕疵”是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带给TA的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只要好的那面,齐衡也不例外

“齐小公爷,天资聪颖,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却失了钢骨,若能再接再厉,潜心磨练,日后再考,必有可望”,考官如此评价齐衡的落榜,这个意思我觉得是,文采飞扬但深度不够,原因自然是他没经历过事,没有足够多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沉淀,而这一点造成了齐衡说好听了是万事都很“理想化”,说不好听了就是天真——

先来看那场“立嫡长乎,立贤能乎,孰佳?”的辩论,把顾廷烨、齐衡、盛明兰三者横向对比,他们都认同“立嫡长”,但理由各不相同:

顾廷烨:邕王年长,子嗣又多,立他便是了,还有什么可争。小半岁也是小,总不能越过长幼齿序,名不正则言不顺,若天底下的人都看才华的话,这事也罢了,偏偏大家要分出个高低贵贱来,这事就是这么闹出来的。景帝立刘彻为太子之前也是先扶正他的生母为皇后,理法上是顺理成章,由此看来刘彻登上皇位也是立嫡。
盛明兰:若是二位都有一位十分有出息的庶出兄弟,你们会如何自处?
顾廷烨:嫡庶又有什么干系?若是庶子才华横溢,为人又品行端正,那是好事
盛明兰:若是这位才高又正派的庶弟要与你争爵位呢?
顾廷烨:若是将嫡庶换成长幼的话,我家最大的是我哥哥,其实是我,若是我那三弟弟胜于我,自然是应该他来继承大宗
齐衡:二叔此言差矣,你家幼弟也是嫡子,算不得数的。家族承嗣大事,岂能玩笑,你一人淡泊名利事小,使一庶子袭爵,那会让祖宗和族人蒙羞的
顾廷烨:蒙羞?庶子若是贤德有才,必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光宗耀祖;嫡子若是无德无能,败光了家业,祖宗脸上难道就有光了?
齐衡:庶子有才,辅佐嫡子即可,不必乱了名分,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顾廷烨:小公爷,你把人心想的太好了。有才者,必然自傲,怎么可能居于人下,照你这么说,必然祸起萧墙,兄弟反目,怕是到时候,连爵位也丢了
齐衡:如今很有些人都是以功名论成败,才会让那些庶子蠢蠢欲动,心怀妄想,若天下之人都能谨守名分礼数,分尊卑,敬嫡长,又怎么会有那些兄弟阋墙,祸延家族之事呢
顾廷烨:元若若这么想,我可要奉劝你多多行善,日后别投胎做了庶子,那就苦不尽言了
盛明兰:没定论就是定论,贤与不贤,易于伪装,难以分辨,可嫡庶长幼却是一目了然,不必争执,庶子若是真贤德,便不会为了一己私欲毁灭家族,反过来说,嫡子掌权,若是能够约束庶子,使其不敢犯上造次,也能永保昌盛,大丈夫当忠君爱国,不如做个纯臣,何必无谓争执
顾廷烨:你看,她就一句话,就把咱们两个装在一个套子里,争吵个不停,她袖手旁观

顾廷烨和盛明兰是看人性看惯了的,但他们又有不同——顾廷烨本是侯府第一继承人,但早已和他的家族貌合神离,恨不得分家出去住,所以他对这件事是一种不在乎的态度,两王相争,他觉得既然这个社会的规矩就是立嫡长,就按规矩来呗,至于自己的家族,他乐得有个才华与品行都上佳的兄弟来替他;盛明兰在她这个家族里是最没身份地位的那个,从小作为局外人看着大娘子和林小娘因为父亲“宠妾灭妻”而斗来斗去,两房的人都以压对方一头作为人生追求,以至于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因此能够得出“大丈夫当忠君爱国,不如做个纯臣,何必无谓争执”的观点。齐衡的特点顾二叔一句话已经说的很透彻了:“小公爷,你把人心想的太好了。”顾二叔回敬了他一句话,是出于觉得他“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小小的嘲讽,齐衡当时想反驳,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老师怕他们吵起来打断了,但我试想齐衡应当是想说,就算他投胎做了庶子也会“谨守名分礼数,分尊卑,敬嫡长”。

然后在对明兰的追求中表现出的就是,他过于高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他觉得世界上的一切事都是“事在人为”,对于他们的爱情也是——“这为何不可能啊?你、你看今日,今日这场马球,满京城,谁会相信我们会在马球上赢过顾二叔?最后我们不,不还是赢了吗?”

所以他说:“我什么都不怕,我只怕你心里没我”,所以他唯一在意的就是明兰的心意。

如果放在21世纪,这种心态简直太好不过了,我甚至不想把这一点称作“瑕疵”,因为它之所以成为“瑕疵”完全是时代所致,那我们应该批评那个时代还是批评他呢?

这是齐衡和明兰第一次面对面地谈及两个人的感情:

齐衡:我是想问你,你为什么不要那个紫毫笔?是因为不好吗?
盛明兰:不是,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什么东西落到我手里,反而没那么长久了,与其这样,倒不如什么都不要,落得一身轻松
齐衡:你的意思是说,是她们抢走的?那太好了,那下次有好东西,我悄悄过来给你,不被旁人知道
盛明兰:小公爷,我本以为你是个明白人,可你怎么始终都不明白?不如今日,我就跟你说个明白,你对我越好,于我越是麻烦
齐衡:于、于你是麻烦?
盛明兰:小公爷,你是难得的才俊,人品卓然,我知道世上还有你这样的人,就已经很知足了
齐衡:别把我当麻烦,我会护着你的,不要怕,将来、将来……

我想,小公爷对明兰的话是既“明白”又“不明白”,她在这个家里过得多难,他都明白,“你不知道,她在这里,在这个家里,她不行的”。他知道明兰的顾虑,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想到了“将来”:我知道你在这个家里过得难,没关系,我会护着你,和我在一起后你就不会再受这样的委屈;我知道你因为出身会招致口舌,没关系,“我会求得母亲同意,让她向你们家提亲,写族谱,上祠堂,三书六礼,大轿入门”,让你风风光光地嫁进来,做我的正室,堵住那些人的嘴;我知道你出嫁后会有人给你找麻烦,没关系,我将来是齐国公府的主君,只要有我在,没人能找你麻烦……小公爷那时应该是想到了所有的将来,做好了所有的心理上的准备,才往六妹妹的方向走近了一步,又近了一步。但说他“不明白”的地方在于,他当时是没有把自己归入“六妹妹手里注定不长久的好东西”之中的,那是自然的,他觉得他是个人,他又不是个“东西”,所以他听到那句话,下意识反应是“太好了”,因为这样的话,”下回有好东西我悄悄地给你,不被旁人知道“就没事了。

到了后来,看片花里那一句“她想要我?”,他是真的知道自己不过就是个物品了,是可以被人随意揉捏搓扁的物品。

在确认明兰心里真的有他之后,他就立刻准备着求父母去提亲了,他求亲的话特别有意思:“母亲,您就放心吧,定是好人家,书香门第的姑娘,虽然比我们家差了一些,可也是累世官宦,母亲,您就先答应我了吧。”按齐国公和郡主的反应,娶一个五品官的庶女为正房大娘子,不是个可以接受的事,但齐衡竟然完全不知道,他的亲事对于齐国公府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进行政治联合的工具啊,他以为求一求父亲母亲,按他们平时对自己的疼爱就可以把这件事办成。

郡主冷不丁说:“你看上盛家六姑娘了。”齐衡:吃了一惊。我当时想真是傻得可爱,让我想起不为对他说,郡主若是到盛家去问话你的那些事可就瞒不住啦!齐衡的反应是:有什么好瞒的?六妹妹就差把我扫出门了,我心里苦哇!

其实在22集郡主在盛家“教他做人的道理“之前,齐衡只是一个还没出象牙塔的年轻人,我看到了郡主的两句话,很有体会:“我儿有这份心就好,剩下的,我和你父亲来操持,等你金榜题名,再去应酬也不迟。”,“考试的这段日子,你就专心地读书,剩下的事儿啊,不要多想。”我寻思着这话太耳熟了,这不就是我高考前我爸妈跟我说过的话吗?想起我的高中时期,也是天真得一塌糊涂,但和齐衡相比,我是没有这样真诚地爱过一个人的。我最天真的时候都不曾有过这样赤诚的心意,以后就更不可能了,因此我尤其珍视这份天真的、真诚的、干净不带一丝杂质的心意,当它被命运狠狠践踏的时候,我感到的痛,是心里一些美好的东西被打碎了的痛。

平宁郡主在客观上是齐衡和明兰爱情悲剧的缔造者之一,我想通过探究郡主的内心来分析她是为什么在长柏的喜宴上选择那样做的:

郡主一出场就收拾了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侍女——

“我自幼在宫里长大,什么手腕诡计没见过,别跟我耍花招。要是让我知道,有谁卖弄风情教坏了我儿子,我让你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郡主心比天高,看中门户,而且“把儿子看得跟自己的眼珠子一样,全京城都知道”,除了这些剧里有明显表示的特点以外,这个出场倒是让我想到了一些东西,那就是,郡主在宫里长大的一路上到底见过什么呢?

恐怕是见过数不清的女孩子,一个个有着青春的面庞,明艳的笑容,万般的风情,却有着虎狼般的眼睛,一茬又一茬,在这女性的一切都是由男人赐予的时代里,紧紧盯着不属于自己的那些东西,然后,从欲望中滋生了数不清的罪恶。

齐衡是她放在心尖上的人,她不会让任何可能阻碍他的人或事近他的身。

 

“瞧见没有,刚才衡儿还跟霜打了一样,跟盛家的姑娘说了几句话,就欢欣鼓舞,愁容尽退,这些小门小户的丫头,可都不简单啊“

 

“你为了那姑娘在马球赛上对战顾家那个孽障的事情都传遍东京了,我原以为这些日子,你好好地读书,男子汉,一时逞强斗狠那也是常事,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你装了两天老实,还炒了菜,又走马灯,原来,你不是真的孝顺。”

 

郡主恐怕早已对盛家六姑娘心存芥蒂,在得知儿子精心为自己准备寿宴其实是想讨自己欢心求娶盛明兰的时候,她可能会想,这件事不能再这么放任下去了。

 

“往日啊,看着你就是个孩子,今天看到你知道疼我,疼你父亲,那就是长大成人了”

 

而且,郡主一直把齐衡看作小孩子,自然没有想到他对明兰的心意是如此坚定。

郡主的出场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那个侍女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郡主之前已经饶过她一次,我想,郡主应该不是一个坏人,将来也绝对不会当“恶婆婆”,她只是很多事情看得透,在一些触碰到自己底线的事情上深知不能懈怠

王大娘子说郡主的恩宠是京城独一份却从不趟浑水,我就想,是因为她独得恩宠所以愈加小心还是她不趟浑水所以才独得恩宠?既然不参与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只有世世代代考取功名和联姻才能让齐国公府地位稳固。

所以我觉得,郡主的选择,无论在情感还是理智上都可以理解。

写来写去,越来越觉得齐衡像一个现代人,家庭简单、温馨,努力读书上进,不谙世事,他的经历像极了千千万万生活在现代的普通小孩子的成长过程,甚至就我的家庭和他相比,严厉能比得上,温情却还不如人家,代入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就知道,在这样的家庭庇护下长大和早早就知道凡事只能靠自己,这两种情况下成长出的定然是截然不同的人。所以我觉得说齐衡”妈宝“太过偏颇,因为像他这样的人,一定会和自己的家庭有着更深的羁绊。我从小就成天说我要平等,我要自由,就这样等我慢慢长大后也难免发现我一直在为周围人的期待而活,发现我原来一直被环境桎梏得如此之深。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齐衡,就是因为”天真“才能不被世俗的枷锁所困,才能够去追求一份平等和自由的感情。至于这份“天真”在那个时代里有多易折,又因为命运的无常遭遇到了多少无奈,都还在后面的剧集里。

晚上看了新的预告,看到明兰说“哪怕你永远都不娶我,我也会记得你今天的样子”,我之前总摸不清明兰到底怎么想的,现在觉得齐衡和明兰这条线再明晰不过了,明兰说出这句话后,这个故事就已经有了完美的结局——这是个哀而不伤的爱情悲剧故事,对明兰来说,曾经有一个人如此真诚地爱过她,对齐衡来说,那是他最初也是最后的爱。这份回忆,是两个人将来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

我之前想,各人有各人的价值判断,若是我自己,能得一人如此真心待我,就算刀山火海我也要闯一闯。今天看到预告,听到明兰说:“为了小公爷,他这么待我,我愿意豁出去的”,我的眼泪一下流了下来,这份感情,自始至终无关他人,无关任何世俗的打算,一辈子能有这一次,能够触摸到一份这样真挚的感情,就已经圆满。

现在无比期待正片,想看看这个故事是不是和我想象的一样,如果是,真的谢谢编剧为我们带来这样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