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自由 -- 评《将夜》BY沧海翎 (无后面剧透,可以看 :))

来源: 忙妈妈 2019-01-04 13:24: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1905 bytes)

这篇是老猫当年后记里推荐的:

人是目前已知生物中性情最多变,行为最复杂的种族类群。他时而高尚,时而卑鄙;他时而圣洁,时而狰狞;他时而温文尔雅,时而暴躁不定;他时而心怀悲悯,时而心狠手辣;他时而充满保护文明用语,时而妄图破坏一切;他崇拜自然,却又在践踏自然;他可以去保护猛虎豺狼,却又能对同族之人抬起屠刀。人可以说是矛盾的集大成者。
然而无论是怎样的人,他都有着同样的愿望——自由。

高尚圣洁者希望自由,卑鄙虚伪者希望自由,嗜杀暴虐者希望自由。

人类皆渴望自由——当他抬头看着天空,他渴望着像苍鹰那般自由的飞翔。当他凝视无垠大海,他渴望像鱼儿那般自由的遨游。当他眺望苍茫大地,他渴望像骏马那般自由的奔驰。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

人渴望着,但他做不到。所以,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宁缺也渴望着自由,四岁时渴望着生的自由,逃难时渴望着填饱肚子的自由,被收养时渴望着不被打骂的自由,从军时渴望多杀马贼的自由,而最重要的,是渴望着有能力复仇的自由!然而宁缺却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中。死亡的枷锁,饥饿的枷锁,困苦的枷锁,以及阻碍他复仇最大的枷锁——无窍之身的枷锁。

宁缺只是拥有选择的自由,当刀把横在脖颈上时,他可以选择闭目等死,也可选择奋起反抗;当听见婴儿哭泣时,他可选择充耳不闻,也可选择伸手援助;当别人想要吃他,他可选择被人吃,或不被吃;当他饥饿,他可选择吃人,或不吃人;当隆庆向他讨要桑桑,他可选择给与不给;当二层楼开启,他可选择争与不争;而对于复仇这件事,他更可以选择做与不做。

这些就是宁缺的自由。这些也是每个人都有的自由,站在三岔路口,选择走那条路是你的自由。选择是自由,不选择也是自由。三岔路口,你可以选择择其一而入,你当然也可以选择停步不前,驻足看风景。这也是你的自由。

人的本质就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或者说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人就是在一次次选择中,越走越远,从牙牙学语懵懂无知的同一状态,分化成形形色色,性情各异的个性化存在。

自由保证了人类丰富多样的社会形态,也保证了人类长盛不衰的进化动力。人人享有自由,人人享有选择的自由,你可以选择向左走,他可以选择向右走,你信上帝,我信先知,隆庆信昊天,而宁缺什么都不信,这都是自由。

但问题就在这。自由的问题就是出在自由本身。 

举个例子,有一三岔路口,前方有两条岔路,一条向左,一条向右,每条路只能走一人,一人走上前,此路就会关闭。现有两人,每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如今两人都选择了往右走,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

两人争一路,必然有一人无法走上自己选择的道路。也就是说,在每人拥有自由的情况下,必有一人无法自由。一人的自由侵犯了另一人的自由。

这是典型的自由环境导致不自由结果的例子。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任何自由都有其边界存在,这个边界就是自由的枷锁。上述事例的前提条件,一路走一人就是枷锁。我们社会无处不存在这样的枷锁。你早上能自由选择早起晚起么?你的老板正等着你。你晚上下班能自由选择去酒吧潇洒么?你家人正等着你。开车上街能自由驾驶么?交警正等着你。

宁缺能在红袖招自由自在左拥右抱么?简大家正等着他。宁缺能在外头想过夜就过夜么?桑桑正等着他。宁缺进书院,能想进就进么?考试正等着他。当宁缺登上旧书楼,能自由看书了么?当宁缺进了二层楼,能自由修行飞剑了么?当宁缺宁十三先生进了草原,能自由自在想去哪就去哪么?这些都不行!!

夫子亲传弟子,昊天道南门神符师传人,帝国皇帝赏识的书法大家,登上日字卷的一代青年才俊,如此的英才少年,怎么会如此没自由?!如果宁缺做到如此,还没有享受自由的权利,那自由岂不如镜花水月般渺然?自由岂不就是少数人的权利?或许只有如夫子那般才有自由?又或许,其实夫子也不自由?

那人应该怎样享受到自由?人到底应该享有怎样的自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这么一句话或可解答这个问题:
“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天!”

这句话自然可以有很多种解读。而对于自由来说,这句话很贴切。
(此处有删减)
朝小树与李渔曾有段对话。

“朝叔叔坚持认为朝堂就是那方池子?可难道您能在天下找到比我大唐更大的池子?”

“江湖虽然小些,但轻松随意一些,相较之下,我确实宁肯身处江湖之远,也不愿意站在庙堂之上。”

李渔蹙眉看着湖畔的落拓青衫中年书生,忽然发现自己并不是很能理解某些人,叹道:“江湖险恶并不少。”

朝小树微微一笑,说道:“但江湖够远,所以自由。”

李渔摇了摇头,说道:“能有怎样的自由呢?”

朝小树像看晚辈般疼惜看着她,道:“不选择的自由。”

江湖与庙堂,此海与彼岸,我在江湖玩耍,你在庙堂读书,方能互不干扰,方能自由。

如此自由,似是没有问题。但自由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了么?

江湖与庙堂,如果江湖离庙堂不够远呢? 
回到之前三岔路的问题。一人择一路,如是你左我右,自是没有问题。但如你左我左,大家都想抢一条路,那又如何?

如果说这是自由边界,这是枷锁,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当枷锁太小,不足以容纳两人各自自由的时候,如何解决相互矛盾冲突的问题。这也是江湖不够远,这种情况的极限边界问题。

再举个例子,大唐书院二层楼之试。隆庆与宁缺,谢承运与王颖等书院弟子们,各国俊杰们,各自都渴望进二层楼。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最终只取一人。有你无我,有我无他。这是何等的不自由?!自由边界何其狭小!

然而,当你技不如人,当你在竞争过程中输给别人,你能大声抗议说你们都侵犯了我登二层楼的自由么?

当然不能。这是极其浅显,显而易见的。这里就出现了个自由竞争的概念。
人的自由首先是自由选择,当选择不冲突,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当人与人的选择出现了冲突,那自由就演变成了自由竞争。

什么是自由竞争?在同一平台,同一环境,同一枷锁下,你,我,他各凭能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不能侵犯我考试的过程,我也不能剥夺你考试的权利。这是你我的自由竞争。
托马斯赫胥黎有句名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说的就是自由竞争的必要性。自由竞争保证了能者上位,适者上位。在结果永远无法平等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过程的平等。

但自由竞争也有自身的问题,谁来维护自由竞争?谁来制定游戏规则?谁来制定这个枷锁?制定规则的人当然不能是参加竞争的你和我。比赛者不能同是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者。否则毫无平等可言。
书院二层楼这场考试规则的制定者是夫子。书院要招学生,老师指定规则自然是天经地义的。那么对于人世间的芸芸众生男女老少来说,在形形**的竞争背后,谁应该是规则的制定者呢?

是你?是我?还是他?

显然没有单个人有权利制定规则。人类社会发展到如今,已经不是汉谟拉比的时代可比。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或者可以这么看,对于你来说,自由就分为你的自由和他人的自由。如果把自由看成是一块蛋糕,那么你的份额增加了,别人的份额就减小了。一个人的自由很明显是以另一个人的自由为界限。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一方独大,在保证个人基本自由权利的前提下(这个前提很重要!),必然是以多数人的意志来制定规则。
这种以多数人意志制定的规则,有一个我们都熟悉的词语——那就是法律。法律是人类社会自由的边界,就是自由的枷锁。你在其中,就是自由的,就如鱼在海中,你可以选择上浮海面,也可选择深潜遨游,你可以和其他鱼类自由竞争,争食,嬉戏。
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你可以做你能做的。

但你要突破这规则,你就会感到束缚,你就会陷入困境。
所以说,不自由正是为了自由。这句矛盾的话,其实很能说明问题。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就说过: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而孟德斯鸠更是直截了当的论述: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

说到这,自由的概念似已很清晰。先哲们不是已经给我们指明方向了么?

但细细深究,还是会有疑惑!

就如大唐帝国与西陵。大唐帝国有法,所以大唐有大唐的自由。西陵有法,所以西陵有西陵的自由。
大唐境内,昊天道观必须交税;大唐境内,昊天道无法自主认定观主。大唐境内,护教神军必须卸甲交枪。昊天道在大唐境内束手束脚,无比不自由。因为在大唐境内,大唐帝国是制度的制定者。

而在西陵神国,昊天道则是昊天化身,光明化身,正道即我,我即正道。昊天道的自由得到最大化,因为在这里,昊天道是制度的制定者。

又如不同国度下,女子嫁人的年龄也不同。大唐女子十六岁嫁人,大河国女子十四岁即可嫁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法下有不同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就好象如面团般,随意文明用语,变幻莫测,似圆似方,非圆非方,难以琢磨。
所以在这里,要提出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在文章开头就应该提出来,但关键是这个问题很傻,很天真。只能藏于文中,默默纠结的提出来:

什么是自由? 

什么是自由?当华莱士用尽最后气力,喊出“自由!!”的时候,无人不会不理解这个词的涵义。当我们读到裴多菲那首被用滥的诗之时,我们不会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同样在将夜中:

行至那片叫离海的大湖畔,朝小树若有所思,负手于青衫之后静静看湖,看着湖中金鲤欢快游动,忽然间唇角微微一翘,绽出个阳光透柳荫的清爽笑容。
他平静含笑的目光落处,那些欢快游动的金鲤身形骤然一僵,竟变得完全静止,仿佛是悬浮在晶莹绿波之中的玉鱼儿般,生机盎然却全无生意。

朝小树喃喃念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天地是樊笼人被困,心是樊笼身被困,把心上樊笼破了,天地樊笼自也破了。

此段通篇没有自由二字,但我们很明白写的就是自由。
自由好象天生就烙在我们心头那样,清晰易懂。但是再熟悉的世界也会陌生,依然执着认真的问这个问题:
什么是自由?

最简单的解释:自由不就是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么?这个说法很直白,很有力。简单的东西总是很有力量。但问题是如果这就是自由,我们会发现我们根本没有自由。在人类群居社会,人永远无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各种各样的束缚把你的手脚捆住,而这种束缚不光是法律带来的,更是道德,更是人与人在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更是柴米油盐酱醋这些世间俗事带来。

所以康德老爷子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是很么,自由是想不做什么,就可不做什么。”
这话很狡猾,就如东方古时打机锋,让人在内心不由会心一笑。此路不通,走彼路。但康老爷子这句话也未点出自由本质。犹如旗动,风动,心动般,让人走了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当你是学生,你理直气壮说,我不想上课,这是我的自由!当你是上班族,你气壮山河的说,我不想上班,这是我的自由!当宁缺在皇宫内,大义凛然的对皇帝说,我不想把我的书贴给你,这是我的自由!

当你们或者我们抑或宁缺真的为了自由这么做了,那想必就真的没自由了。

再问什么是自由?

前文曾引了孟德斯鸠的话: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
这句话自然无错,但就这句话而言,其对自由进行了定义么?

准确的说,孟德斯鸠是对自由的边界进行了定义——自由的边界是法律。

自由的边界是否就是自由本身?当然不是。水盛在碗里,碗是水的边界,难道按老孟的说法,水的定义就是:水是一种在碗里的物质??而如果水在盆里,则水的定义就变成了:水是一种在盆里的物质?
这显然是荒谬的。
我们经常提到这些自由——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行动的自由,或者吃饭的自由,睡觉的自由,享乐的自由等等等等,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这种偏正结构的词语来说明什么是自由。

但这也不过是对自由的分类。就如我们把人分为,亚洲人,欧洲人,美洲人等等,我们不能用这些分类来说明什么是人。

我们应该追求本质!譬如,符道的本质是什么?符道就是以符道之。那什么是符?符就是纹路,是线条,是痕迹。自然之符就是世间万物的痕迹。这就道出了符和符道的本质。
那自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自由的本质就是————无矩!!

昊天道南门吕清臣在马车里,对着宁缺讲述修行境界之时,提到的最后一个境界其实就是自由的本质。只不过吕清臣将其理解成了无距,这自然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要更完整的言语解释,就是:“从心所欲而无矩!”(注意:不是孔老先生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字面相似,意义完全相反!!!)

前者——从心所欲,指的是当你做某件事时,不受其他人的强制或干涉。这点强调的是自由的外在条件——不受他人干涉。后者——无矩,也就是不受规则束缚,强调的是人的内在能力,即你有不受束缚的能力。

人生在世,当有所为。你想要有所为,这当然是你的自由。但你要实现它,会有很多限制和束缚。这种限制来自两方面,一是外在,比如宁缺想修行,但在渭城只寻到一本《太上感应篇》,其他修行书籍一概不得,这就是外在的限制。二是内在,宁缺在旧书楼二楼,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却因为自身能力的问题,日日读书,日日昏厥不可得,这就是内在的限制。

内在和外在的双重限制,使我们在生活中处处泥潭,处处难行。前文曾举上班族上班的例子,我们能不上班么?当然可以,当节假日时,我们就可以不用上班,这时没有外在的限制,当然可以从心所欲不上班。那不是节假日呢?我们可以不上班么?也可以,只要你不上班也能养家糊口,这是你个人能力的问题,也就是没有了内在的限制,无矩的境界。

但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归根到底,归根溯源到最后,还是内在的问题。当你的能力足够突破任何束缚时,外在的限制于你而言,便不是问题。书院天才陈皮皮对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记得很牢:规矩,就是个屁。

这句话的前提是,你要有能力!当你没能力打破规矩,你,就是个屁。
由此,当由内而外,与你而言,都没束缚了,你便实现了个人的最终自由:从心所欲而无矩!

这也是知命之上,无矩境界的真正意义。

这也是修行的意义,修行之路,亦是自由之路。这是我们常人可望而不可得之路。常人在人类社会中,必须遵行法律,必须顺从自由边界,因为这是维护我们现有自由的唯一途径。而当有了修行,则自由的意义完全不同。有了修行,就有了打破自由边界,拓展自由边界的能力。

这同样是我们为什么向往玄幻的原因。我们看着宁缺,就好像树下的蚂蚁,有幸看着一只飞蚂蚁浴光而起,往着天穹而去,与苍鹰同行,与飞鸟共歌。

这只飞蚂蚁,叫宁缺。他从心所欲而无矩!而如果他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则永远是树下的蚂蚁,绕着树根不停的绕圈。

遥想在原野上,知守观天下行走叶苏道:“俗世蚁国,大道何如?”蚁国俗世大道的区别到底何在?

区别就在于在相同的自由本质外,不同的自由边界。蚁国至俗世再至大道,就是自由边界不断扩展的过程。

蚁国中,蚂蚁是典型的二维生物,或者说,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二维生物。蚂蚁永远活在二维平面上,无论是爬在泥地上,还是在树枝上穿梭,抑或在斑驳的竖墙上翻山越岭,对它来说,都是平面化的事物。如果我们在蚂蚁周围围上一圈水迹,它将永远在里面打转,无法发现出口。对于它来说,第三维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典型的自由边界。
而可悲的是,这种边界,对于蚂蚁自身来说,根本没有意识到。蚂蚁自身不会觉得有限制,有束缚。对于它来说,只要有路,到处都能爬,多自由啊!
然而有那么一句话:

“千万年间,相信蚂蚁群中总有那么特立独行的几只,出于某种玄妙的原因决定暂时把目光脱离腐叶烂壳,向湛蓝青天看上那么一眼,然后它们的世界便不一样了。” 
因为看见,所以恐惧。

看到了,接触到了,就会恐惧,就会痛苦。原来你只是只蚂蚁,只是在芸芸泥块中寻找食物的蝼蚁之辈。宁缺很明白,所以他在火堆旁,对着公主说着故事,讲着丑小鸭的童话。童话都是美好的,但背后往往都蕴含着深意。这种深意往往都是冰冷而残酷。那就是真正的丑小鸭,永远都是丑小鸭。会飞的蚂蚁最终还是会掉下来,它们永远触不到天空。自由的边界是如此强大,让人无比绝望。
但问题是当你意识到这点,你还会甘心只在地上爬么?你不希望向天方飞翔么?哪怕你是蚂蚁,哪怕你是丑小鸭,你依然会有内心的渴望。既然你能抬头看到,为什么不能抬手去做?
凡人如此,宁缺亦如此。蚂蚁们看见了天空,那宁缺看见了什么?宁缺看见了海,海是什么?吕清臣说宁缺看见了整个世界。当你看见了整个世界,难道你不向往去拥抱它么?

因为看见,所以恐惧。因为恐惧,所以向往。
向往和你以往不一样的世界,向往探寻一个未知的世界。哪怕吃足苦头,哪怕遭人冷言冷语,哪怕无人理解。三师姐天天在旧书楼抄小楷,谁能理解?七师姐总是专心致志拈架绣花,谁能理解?读书人读书读成痴,谁能理解?

宁缺在旧书楼二楼,日日读书,日日昏厥。却被同窗认为是和谢三公子抢争风头的意气之争。二层楼之试,宁缺毅然而然登上山路时,同窗们不解,疑惑,以为宁缺发疯。是的,他们如何能理解一只飞蚂蚁的执着和认真?
柏拉图有个洞穴假说。

在一个洞穴中生活着一群囚徒,他们终年被枷锁和铁链锁定在一个山洞中,每个人都永远不能回头,他们身后有排火炬,把他们的影子投射到面前的洞壁上,他们终日只能看到自己在洞壁上的影像,而不了解身后的世界。

这些囚徒终年没有烦恼的活着,并习惯了枷锁和铁链的限制。他们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人,就是真实的世界。忽然有一天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并莫名的转过头,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事物,他看到了刺眼的火光,火光刺痛了他的双眼。然后在遥远的前方看到了洞口,他很恐惧。但是,他又好奇着。他犹豫着前行,渐渐地,他看到了蓝天,看到了大地,看到了奔腾的河流;到了晚上,他又看到了繁星,看到了明月。他惊叹,原来世界是如此的广阔无边,美轮美奂。

原来,他原本的世界是如此的狭小与虚幻。原来真实的世界是如此的宏伟壮丽。然后,当他返回洞穴,把他看到的东西看到其他人时,其他人却以为他是疯子,根本不相信他所说的话。他们依然执着的面对着墙壁,看着自己的影子,认为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所以说,追求自由的人,是孤独的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有荆棘,有丘壑,有不解,有嘲讽,有恐惧,有恐怖;追求自由的人要勇敢,要执着,要坚定,要认真,要骄傲,要淡然。
宁缺为了写出人生的第一道符,夜深,他在努力;油尽,他在努力,灯熄,他仍在努力,夜复一夜的坚持着。为了打破枷锁,他无比的执着。


因为看见,所以恐惧;因为恐惧,所以向往;因为向往,所以奋斗;因为奋斗,所以自由。蚁国俗世大道,自由之路,努力的扩大自由边界,实现真正的自由本质,这就是修行的本意。 
明白自由本质,修行本意后,我们就能明白隆庆为什么失败?宁缺为什么会站到最后?

因为隆庆一直是不自由之人,从内在的心灵至外在的行为,他从未打破枷锁,他只是屈服于枷锁,他哪怕最后在光明世界里,成为最强大的人,却依然只是围着树根打转的蚂蚁。因为隆庆虽然从心所欲了,却不逾矩。

正如从隆庆心底深处想起的那道悠远的声音:“绝对的光明,就是绝对的黑暗。”绝对的光明下,有自由么?绝对的光明,就是绝对的枷锁,隆庆最终把自己围进了绝对枷锁,又如何去突破它,抵达无矩境界呢?

而宁缺则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虽然至今他从未从心所欲,但他在追求,他在追求自由。

长安血夜,林府满门抄斩。在那个黑又黑的夜晚,是狸猫换太子还是太子换狸猫?太子有太子的自由,狸猫有狸猫的自由。狸猫的自由想必就是用来换太子的自由,这是规矩,这是规则。

如果不破规矩,狸猫何来自由?如果不逾矩,何来生存于世的自由?何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纸???

所以,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最先面临的还是文章开头最先提到的选择问题。是选择顺从外在束缚,还是选择奋起反抗规则。幸好,宁缺是穿越而来,对这个世界而言,四岁小娃也只有穿越前尘的现代人才有这种意识。

正因为宁缺是穿越而来,所以他有了在这种时刻人最需要的东西——心灵的自由。有那么一句话流传甚广:心灵自由意味着,一个人不必非要实现某些特定的目标,不必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不必成为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也能获得生命原生的幸福、充实、宁静与喜悦。

宁缺当然不是道德的圣人,他一直在杀人,没哪个圣人双手是沾满鲜血的。但宁缺选择了做他认为是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灵自由意味着,一个人能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明白自己做什么,并承担这样做的后果。


宁缺承担了后果,所以他心灵自由,但却仍未获得安宁。所以他在复仇,他在以血洗血。
“我的伞是黑的。”
“她的脸是黑的。”
“从小到大,我做的事情都是黑的。”
“但这不代表我认为自己是错的。”
“就算你认为我是错的,我也不在乎,因为你的想法关我什么事呢?”

在这一刻,宁缺超越了萨特所说“他人即地狱”的境界。我们总是在他人的目光中犹豫不决,做出本不想做出的选择,就如隆庆那般。然后宁缺却真正做出了自由自主的选择。

宁缺毅无反顾向着荒原那头的黑夜走去。
如光明下,没有自由,选黑暗又如何?走进黑暗里,便走进星光里。光明下,容不得黑暗,而黑暗却容得下星光。这便是自由与不自由的区别。而绝对的光明和绝对的黑暗都只是囚牢,无自由可言。

所以说——
将夜,而未夜,才是最自由!

所有跟帖: 

谢谢,受教了 -白色非色- 给 白色非色 发送悄悄话 白色非色 的博客首页 (62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3:47:10

其实我觉得后面看书不看剧也没啥,按现在得路数,我不是很看好后半部的剧。。。 -忙妈妈- 给 忙妈妈 发送悄悄话 忙妈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02:23

同意,就说宁缺 -开枝散叶- 给 开枝散叶 发送悄悄话 (41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15:03

不要告诉我, -白色非色- 给 白色非色 发送悄悄话 白色非色 的博客首页 (342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15:43

一共 -开枝散叶- 给 开枝散叶 发送悄悄话 (83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21:01

有出 -白色非色- 给 白色非色 发送悄悄话 白色非色 的博客首页 (65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23:34

没听说,或者你可以听,YT上有语音的。 -开枝散叶- 给 开枝散叶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26:07

第一二卷 剧cover了,看第三四卷就可以,个人觉得把主旨都说明白了, 后面两卷,那啥其实无所谓。。。 -忙妈妈- 给 忙妈妈 发送悄悄话 忙妈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26:12

我倒觉得到最后才说明白呀,虽然招人烦。 -开枝散叶- 给 开枝散叶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30:21

嗯,最后世界观完善,但是其实主旨,或者说中心思想,我觉得到青峡已经基本上都说明白了,后面不断车轱辘 LOL -忙妈妈- 给 忙妈妈 发送悄悄话 忙妈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34:11

那里全都没完善 -开枝散叶- 给 开枝散叶 发送悄悄话 (469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51:08

佛宗线个人感觉一言难尽 -忙妈妈- 给 忙妈妈 发送悄悄话 忙妈妈 的博客首页 (117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5:00:03

感觉要打住了,否则要被说剧透了 :D -忙妈妈- 给 忙妈妈 发送悄悄话 忙妈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5:01:22

最后一战要看 :D -忙妈妈- 给 忙妈妈 发送悄悄话 忙妈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9 postreply 14:36: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