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肯定芳华的感人之处。她如一股细流流过心田,能洗涮过一些尘埃,但不是很强大。也许半年以后,痕迹全无。

来源: 大海1965 2018-01-01 14:41:5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5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大海1965 ] 在 2018-01-01 14:43:3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再次,我肯定“风筝”,它触动我的不是华美的装饰或故意夸张的场面,而是隐藏在故事或画面下面的东西,或那些一针见血的见解。它们不仅引人深思,还能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

这两部片子都不错,但风筝的精神价值远大于前者。

我知道,它们都是故事,所以没有在细节上较真!真要较真的话,个人感觉在芳华里:一,大家嫌弃女主体味的情节不太符合当时的主流观点;二,女主发疯的逻辑缺乏比较有说服力的铺垫,三,用刘峰退伍后被罚款来博取同情,有一种情大于法的观点。英雄也罢,王子也罢,乞丐也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有点误导观众之意;四,漏洞最大的则是那张重新黏贴的照片,试想,这张照片躺在地板下n年,经黏贴后,既没看见污点,也没看见缺损,也没看见腐蚀(霉菌等)的痕迹,这便是很大的不合自然界的规律。当然,我不会因为这些而否认它的价值。同样,个人感觉在风筝里,一,鬼子六想玩失踪就能玩失踪,也不合当时的主流趋势,二,鬼子六的老婆林桃被发现后,共产党还没将它定论为鬼子六,当然,剧中有共产党没有证据的交待,但不符合当时共产党执政的主流作风。三,正如我文中交代,我也不相信那个年代的人会有那样的智慧和胆量说出那么多有深度的话,何况有的还来自于一个“傻子”的口。等,同样,我也不会因为这些去否认风筝的价值。

所有跟帖: 

俺对你于这两部作品的解读并无异议,反正就一故事,如果能触动你,就是一好故事。芳华 -白色非色- 给 白色非色 发送悄悄话 白色非色 的博客首页 (347 bytes) () 01/01/2018 postreply 14:59:2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