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到“导师”,再到“大师”?从称谓变化看影视圈某些人的膨胀心理。

来源: 2017-12-28 08:19:12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曾几何时,老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称谓。“老师”这个称谓,至少含有三个特征。

首先,老师应该是一个职业。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或大学老师。老师不仅是一个职业,还需要有资格,有级别。

老师的第二个特征,老师必须是专职的,长时期的向学生传授各种系统的知识。“老师”不等同“师傅”,师傅只是传授技艺,可以是零星的,不正规的,甚至是暂时的。师傅一般指在工厂里带学徒,梨园行里教唱戏,天桥下收徒弟,甚至黑帮中的龙头老大。

所以,老师的第三个特征,不仅应该具备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系统知识,还有对他们人品的要求。自古说老师要为人师表,就是指老师在学生面前,自身要行得直,走得正。

可是近年来,老师这个称谓被人滥用,越来越广泛的被廉价使用。特别在影视圈,是个节目主持人就是“老师”。孟非是老师,乐嘉是老师,是个人站在台上就是老师。老师便成为了一种地位的象征,一种利益高位的代表,还成为入行先后的区分。

这不仅是对老师这个称谓的亵渎,也是对老师这个职位的侮辱,更重要的是对那些不具老师资格还恬不知耻接受老师称谓的人自身的讥讽。

更有趣的是,随着“老师”这个称谓因为滥用而不断贬值,在麦当那的领班都被称为“老师”的时候,娱乐圈那些自我膨胀者的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老师”这个称谓已经不足以凸现自己身价,再继续用老师好像自己都丢分了,于是他们绞尽脑汁,自己把自己偷偷换上了“导师”的头衔。

什么是导师?导师的确是比老师还要高一等的称谓。导师这个称谓,也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最为普遍的导师,是指在大学里有资格带研究生,博士生的教授。他们对学生在一个专业上可以做出学术上的专业指导或引导,对他们的学生在学术生涯上可能造成一生的影响,故为导师。

衍生对一个人终身影响的一面,导师也可用于某些具有十分高级别知识和地位的人,在一定的契机下引导和提携某个后辈,使这个人在思想上事业上和生活上发生一辈子的积极性变化。这种导师,不一定在学校,生活中有幸人偶然才能碰到。

导师再往高里说,有极个别的人物在政治上,文学上,哲学思想上对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有巨大影响,乃至改变和引领的整个社会的潮流,这样的人,也会被称为公众的导师。

可笑的是,有些几乎像高级妓女般的国际性垃圾,和演技平庸无为的演员,不知羞耻的自诩为“导师”,于我看来,真不啻为皇帝的新衣,自己觉得神气十足,却不知正全身赤裸着让人喷饭嗤笑。

俺还在想,当“导师”这个称谓再被这帮小丑用滥用臭的时候,他们是不是会再摇身一变,成为“大师”?这并非没有可能,不是已经有受一帮明星们顶礼膜拜的王林大师,红痔大师了么?再来个紫衣大师,绿衣大师,蛋蛋大师,有何不可?

见过脸皮厚的,还真没见过脸皮厚还敢光屁股上街的。。。

------观《演员的诞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