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十日越南行

来源: 2022-12-06 12:42:2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疫情后第一次出国出差,是来越南。我一共来过三次越南, 大概四五年一次, 每次都有不少变化。疫情已经几年没回国, 来越南让我倍感亲切, 特别是河内, 充满了我青少年时期广州的回忆, 也算解了乡愁。

在飞机上临时抱佛脚, 重温了几句新桥(你好)感恩(谢谢)。这书买了有起码十年, 基本就是攒灰急。不过能用当地语言道别道谢, 还是很受欢迎的

第三次来河内,已经对市内还剑湖一类的景点没有兴趣。唯一的一点空余时间喜欢暴走各大街小巷

满街的凤凰树,细叶榕,三角梅紫荆花, 加上骑楼和各种行市,好像九十年代的广州。现在广州引进了很多新的树种, 反而这些传统树种少了很多

河内老城跟广州的老城区很像, 而且都有成行成市做买卖的习惯。一条街都卖同一种货品。广州有著名的“十三行”.河内的这些街道也叫“Hang”。这几条街都是卖圣诞饰品的

这两阿姨买的虫子一直在努力地往上爬, 很恐怖。经家人鉴定, 卖的应该是禾虫。一问越南同事,对上了。都比较贵而且跟鸡蛋搭配, 只不过我们蒸他们炒。反正怎么做我都不敢吃

这家老城的咖啡店, 十几年前第一次来就在他家买。咖啡特别好喝, 虽然不便宜,但是非常特别的手信。很高兴这个小店熬过了疫情。越南是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国。光给老公就买了两公斤, 慰劳他一人带两娃辛苦。

著名的穿越河内闹市区前往胡志明市的统一号列车。这次终于有时间去打卡

轨道穿过河内多个地方, 这是老城旁的时间表, 不是特别准确。所以建议起码提前半小时去占位置。铁轨旁一溜的咖啡店, 大家一边等火车一边喝咖啡, 火车来了拍照录像然后就都散了

等我是游客而不是出差来的时候, 就要坐上这三天三夜的统一号,从北到南1700公里去回味坐绿皮车的感觉

 

第一次来岘港,被这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海港折服。

酒店的泳池很大, 真能游上泳。就在海边

岘港在历史上也是个有趣的地方。明末清初的遗老不愿受满人统治, 带着一支队伍从岘港登录。这些人后来被称为“明乡人”(意指明朝香火)。只是经过几百年的融合, 明乡人已经完全融入越南京族。

想到明朝遗老在这里登录,还是觉得很有意思的。会粤语潮州话,学起越南语来就是容易。这个灵应寺一念就出来了。从不拜佛的我在这里倍感亲切, 上了两柱香,祈祷家人身体健康,国内早日解封, 结果回酒店就听到广州解封的消息。灵应寺真灵验!

 岘港有美丽的市内海滩, 晚上来海边吹风喝茶很惬意

最后一站胡志明市, 我这次给自己放一个周末的假。结束周五的工作。周六周日每天暴走近十公里, 终于在这个城市里有了方向感。

喜欢越南人悠闲地三五成群坐在街头喝咖啡聊天,他们身后是胡志明市老邮局,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景点

在这里写了一张明信片给曾在邮政系统工作的老爸, 他要是在这里, 也一定会喜欢这个邮局的。还帮这个同是独行的小帅哥拍了不少文青照

酒店的泳池, 这个就是骗人的,其实很小

胡志明市政厅前的荷花开得好美

我这次还第一次体验了摩的。以前在广州没坐过, 因为它们都在城乡结合部, 很不安全。这次因为从工作地点出来死活打不到出租车, 胆一横就坐上了。哎呀,真好玩。之后打了好几次, 还讲价,还敢一边拍照片,哈哈

这就是平生第一次坐摩的酷司机, 留念一下。越南的摩托看着无比混乱, 但其实他们开车不凶狠,会让人, 比中国人德国人开车都友好很多

胡志明爷爷。这回稍微做了些功课, 起码认识黎笋, 孙德胜, 维新帝和范五老这些越南名人了

胡志明市有越南的华人街, 破破烂烂好像穿越到了90年代初。华裔二战前曾是越南最大少数族裔, 经过二战越战,大批华人离开, 现在已经排到第九位了。

寺庙就是广府和潮汕风格, 看着特别亲切

越南菜很喜欢, 清淡新鲜各种香料独具一格, 什么菜式都好吃-----前提是里面不要放鱼腥草

 

这次买的最实用喜欢的两个手信之一, 就是用粤语在唐人街这家书店买的两欧元春节对联哈哈, 下个月就能用上了。

明年越南人不过兔年, 过猫年微笑

猫和兔的贺年画都有, 估计猫是给本地人兔是给游客的嘻嘻

手机发帖真是累人, 不过也杀时间。马上要上飞机回到寒冷的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