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的北极海 - 北行詹姆斯湾(Baie-James)

来源: D80 2019-08-14 08:54: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038 bytes)

心念的北极海 - 北行詹姆斯湾(Baie-James)

上大学那会儿,还是个没离开过家的土包子,一心就想出门闯闯,去看看海... 看海,最近就是东南160公里的天津塘沽。想想骑车也许还行,就约了班里另一个包子,找了个周末吭哧吭哧出发了... 印象中,只有冻到痛的手,通红的脸,烂泥的海岸,和灰黑色的海...

说也奇怪,看海的种子就这么种下了,总想着走到道路的尽头,看一眼那明丽的,灰暗的,温柔的,暴怒的,酷晒的,阴冷的,喧闹的,孤清的,有着宽宽地平线的,海。

搬到加拿大后,向西开到过Tofino, 那里是横穿加拿大公路的起点。向东开到过纽芬兰的St John's, 那里是北美大陆的最东端。也曾经尝试过沿着一条地图上的某某号公路从Calgary一路向北,在Northwest Territories的Great Slave Lake附近被一条大河所阻,道路尽头加油站的员工说,那条大河就是公路,只不过只有冬天结了冰才通车。

今年初,听朋友说起从Ottawa一路向北,可以开到James Bay(Hudson Bay的子湾,北冰洋的一部分)时,心又开始动念。

Plan Map

第一日(July 23)

Ottawa ON to Matagami QC, 620km, 10h

Stay in MATAGAMI LAKE ECOLDGE

长途行车

今天十个小时行车,确是漫长的一天。道路从渥太华周边的低山河谷,渐渐踏上魁北克中部平坦富庶的田野,高速公路变得平直而开阔,仿佛一切都会平淡而顺利。

出发前我们在地图上标注了google map建议的路线,沿105号路向北,转117号路穿越LaVérendrye野生动物保护区,转113号路到Lebel-sur-Quévillon,转1000/1055号路到Matagami。

这一路一切顺利,直到最后的一百公里(地图中红色的路段)挑战才出现,Google map建议的1055号路竟是一条砂石路,而且是砂石路中最具挑战性的粗大片石(很容易扎破车胎)。此时改路要走100公里的回头路,再绕行250公里才能到达今天的目的地。最后我们决定试着闯一闯。一路上碎石打得底盘噹噹作响,这107公里开得我们战战兢兢,竟用了两个半小时。

詹姆斯湾公路信息中心

开过极具挑战的沙石路,我们转到詹姆斯湾公路(James Bay Road)。转弯处是詹姆斯湾公路的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有最新最详细的路况和沿途景点介绍(最重要的信息是前面600公里只有381公里处有唯一的加油站)。安全起见,所有进入詹姆斯湾公路的车辆都要登记(返程时要在路边的麦克风处回报姓名)。

Matagami湖畔的小木屋

经过10个小时的长途行军,我们抵达今天的宿营地MATAGAMI LAKE ECOLDGE。天已经快黑了,升起木柴火炉,小木屋内温暖惬意。

MATAGAMI LAKE ECOLDGE是一个只有5间木屋的小营地。营地坐落在Matagami湖畔,需要穿越密林中一条只容单车通行的8公里砂石路,仿如孤悬世外的部落。两日中除了我们再没有别的客人(营地主人似乎也并不在乎)。

晚饭后天全黑了,打着手电到沙滩上走一走,那是久违的璀璨星河。

 

第二日(July 23)

Matagami湖畔悠闲一日

清早起来,才有机会细细观察我们的小木屋。

今天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在湖畔走一走,丢丢石头,发发呆,照照相。

营地主人给我们准备的小船没有拴好,悠悠地飘向湖中。

所幸不一会儿,风又把小船送回了岸边。全家人前年在Killarney省立公园第一次尝试独木舟,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运动。

营地附近的密林,是出产珍稀蘑菇的宝地,其中松茸(white matsutake)最为名贵。每到九月,世界各地的蘑菇爱好者和饕客都会慕名而来。营地也提供采蘑菇的课程。

据说松茸只在刚刚从土里冒头时才会香气四逸,早采晚采都不行,加之无法人工养殖,所以才会珍稀名贵。(下图取自网上)

湖畔一日悠闲而过,傍晚沙滩坐看夕阳。

 

第三日 (July 25):

Matagami QC to Chisasibi QC,685km, 9h

Stay in Waastooskuun Hotel

 

詹姆斯湾公路

今天算是正式踏上詹姆斯湾公路(James Bay Road)。詹姆斯湾公路是为了建设Robert-Bourassa水电站而修建的公路,从Matagami到Fort George, 全长600公里。夏天多有修路的工程(今年有两段70公里/10公里的砂石路),通行时车况和时间要预留余量。

逶迤北行,路边的树木变得越来越矮。

高纬度的苔原湿地布满了河流,湖泊,和沼泽。

踏足路边的荒野,仿佛踩在软软厚厚的床垫上,这里千万年堆积的腐植层有几米厚。

茵茵荒野,也有微小而灿烂的生命。

381公里处的加油站是所有车辆必停的休息站,因为詹姆斯湾公路前后600公里只有这唯一的加油站和唯一的餐馆。惊觉这么重要的一家店居然没有名字,向老板求证,老板笑说店名还是有的(Relais Routier KM 381),不过没人在意,自己都快忘记了,方圆几百公里只要说加油站就没人会搞错。

 

心中的北极海

1300公里,19小时长途跋涉,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北极海。

这里是詹姆斯湾内的浅海滩涂。海水呈黄褐色,大风中也无波澜。

在海边遇到几个正在摆弄船只的印第安渔夫。他们好奇地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怎么会想到来这么偏远的地方玩,是不是为了逃避渥太华的酷暑?蓝衣老汉自豪地告诉我们儿子在渥太华上的大学,现在在渥太华工作。我们问儿子经常回家吗?他黯然地嘟囔说哪有那么容易,要不开车来回四天,要不买$1800的机票,比出国还难。

 

第四日 (July 26):

Chisasibi, 大河族印第安人的根

据考古研究,早在5000年前,大河(Cree)族印第安人就开始在詹姆斯湾沿岸定居,他们夏天捕鱼捕海豹,冬天猎熊猎鹿,在北方荒野中顽强地繁衍生息。

北方广袤的荒野,注定了印第安人一年之中只有几十天能和亲人朋友相聚。每到夏季,如鲑鱼回游般,他们会自动回到一个他们心中永远不会忘记的地点,和家人相聚,给老朋友留个口信,和新朋友大吃一顿,忙忙采买食物工具准备下一个长途旅行。这里有悲伤(如果一个家人朋友几年不见就意味着永别),这里也有快乐(少年少女们在此结识,告别家人),这里就是Chisasibi。

Chisasibi村中的文化中心(Chisasibi Heritage and Cultural Centre)详尽地介绍了大河族印第安人的历史。

出土的陶器。

印第安人的独木舟。

冬天的装备。

文化中心入口处的诗诉说了“大河族”的困惑和坚定。

如今的Chisasibi是一个平凡安静的印第安村落,虽然人口只有5000人,却是方圆几千公里最大的中心城镇。有医院,学校,文化中心,超市,政府机构,巡回法院,飞机场。每年八月初举办Traditional Pow-Wow,仍然是方圆几千公里印第安人聚会狂欢的节日。

 

臭名昭著的印第安寄宿学校

这次在Chisasibi住了一家堪称惊艳的Waastooskuun Hotel(北极光旅店),设施和服务都让人忘记了这里是极北的小村。

和旅馆的前台大叔闲聊,说起客人并不多。大叔说算我们幸运,之前的一周(July 12-21)是Chisasibi Mamoweedow (Gathering), 之后的一周是“寄宿学校”的校友要来,都订满了。我们好奇地问什么是“寄宿学校”,大叔迟疑地看着我们,确定我们真不知道,才慢慢道来了“寄宿学校”的故事:

“我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我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不同,别人的妈妈会笑,会给小孩讲故事,会和小孩拥抱。我的妈妈从来不笑,和所有人都隔得远远的,没有眼神的交流,也从不抱我们,那是因为我妈妈自婴儿起就上了“寄宿学校”。“寄宿学校”(Residential school)是加拿大政府的一项臭名昭著的恶政,1880年起,为了消灭印第安文化,强令印第安家庭将(总数15万的)小孩送去政府和教会办的“寄宿学校”,违令的父母送去坐牢。小孩在“寄宿学校”禁绝了家庭的温暖,只接受严酷的西式教育,体罚虐待不断,造成了心灵永久性的创伤。多年后政府认识到了错误,将“寄宿学校”陆续关闭(最后一间于1996年关闭),并于2008年由加拿大总理作出正式道歉。现在政府每年拨出经费,将“寄宿学校”的学生们请回来,由心理医生做定期的检查治疗。下星期的旅馆被政府包下了,我妈妈也会来。”

 

Robert-Bourassa水电站

Robert-Bourassa水电站又称La Grande-2水电站,1981年建成,装机容量5616兆瓦,是现在世界第八大发电站(第一是葛洲坝水电站),发电站的所有设施(除了泄洪道外)全部建于山体中的隧道内,是世界第一大地下水电站。

下图(取自网上)是唯一暴露于地面的泄洪道(spillway),每个台阶200米宽,127米长,可容纳4个足球场。

参观水电站免费,英语团需要提前48小时预约,成人需要检查证件。

今天英语团有大约20位客人,水电站的专车载我们穿过800米长的地下隧道,来到位于山体内的水电站。水电站有16台发电机组,每个机组由位于机组上方的黄色控制柜操控。水流由左方的隧道流到发电机组,向右方排出。

(电站内禁止摄影,下图取自网上)

很幸运,今天第六号机组例行维修,我们得以一窥巨大的水力发电机。

(电站内禁止摄影,下图取自网上)

参观完电站的内部,专车带我们参观宏伟的泄洪道。

 

Fort George - 古代的毛皮贸易

晚饭后我们去探访Fort George, Fort George位于詹姆斯湾公路的尽头,左邻大海,右接大河。由于交通便利,自1803年起的百年间,曾经是北方印第安人和欧洲毛皮商人重要的交易点。每当夏日,印第安人不远千里携带毛皮和海豹油而来,换回枪支,煤油,衣服,茶叶,面粉,和糖。

去Fort George需要搭过河的渡船。

我们没有开车,走路上船。

渡轮费一人5元(老人免费),我递过一张100元的票子,印地安小伙慎重地掏出iphone, 打开calculator app, 100 - 15 = 85 :)

岁月无痕,如今的Fort George只是一个掩映在矮树丛中的荒僻小村,往日的喧哗只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或许前方小道的转角,很快就会出现一对年轻的印第安夫妇,怀里抱着婴儿,身上背了沉重的行李。他们不停地焦急地四处张望,找寻几年没见的父母幼弟... 或许路边的帐篷里,很快就会钻出一个少年,他刚刚在海里打到一头白头鲸,在法国商人那儿换来了一面稀罕的镜子。不过,小伙子真不知道去年那个小姑娘的名子,叫他怎么找呢... 又或许...

几年前,在纽芬兰北部L'Anse aux Meadows遗址,我们曾经感慨人类走出非洲, 10万年后东西会合的伟大壮举... 可看看这极北荒野中的小草,我们又释然了... 前仆后继,探索未知,那只是我们作为生物的本性罢了...

 

第五日 (July 27):

Chisasibi QC to Matagami QC, 685km 9h

回程还是住在Matagami的小木屋。

 

第六日 (July 28):

Matagami QC to Ottawa ON, 620km 10h

回程特意避开了令人心惊胆颤的1055号公路,由Matagami沿109号公路向南,到Amos后转111,到Val-d'or转117,再转105号路回渥太华。心下感慨,这三位数的公路果然比四位数的靠谱!

 

相关信息

1)每年冬季,三十万头北极驯鹿(Caribou)向南迁徙,最南可到达詹姆斯湾公路381公里处,常常堵塞公路几个小时。想看驯鹿迁徙的同学可查看魁北克政府的网站,网站有迁徙状态更新:

https://mffp.gouv.qc.ca/the-wildlife/hunting-fishing-trapping/caribou-migration-monitoring-by-satellite-telemetry/maps-of-the-leaf-river-herd-migration/?lang=en

2)由于磁北极偏向加拿大一侧,詹姆斯湾一带是纬度最南的适合观看北极光的地点。例如Matagami九月平均有22天可看到极光。

 

《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很有趣。 有大自然,有歷史人文,有大工程,好豐富的行程。 -lepton- 给 lepton 发送悄悄话 lepton 的博客首页 (359 bytes) () 08/14/2019 postreply 12:33:06

真好看。资讯丰富。谢谢。 -Uusequery- 给 Uusequer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4/2019 postreply 16:00:56

作为吃货,一定要问一下,松茸吃了吗?啥味? -奔驰野马- 给 奔驰野马 发送悄悄话 奔驰野马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19 postreply 18:48:46

营地主人告诉说松茸九月才得呐,我们来早啦 :( -D80- 给 D80 发送悄悄话 D8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4/2019 postreply 19:37:29

好文,图文并茂。引得我也想去转转 -应物兄- 给 应物兄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5/2019 postreply 09:11:34

9月1日去吧,看极光(极光5级爆发),采蘑菇 -D80- 给 D80 发送悄悄话 D80 的博客首页 (318 bytes) () 08/15/2019 postreply 11:18:06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