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闲侃(9) --- 最憋屈的画家

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

的那幅“黄楼”(The Yellow House)画的那座被梵高涂黄了的小楼是在法国南部接近地中海的Arles(阿尔勒),离巴黎开车700多公里。

那里随处可见罗马遗址,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上网查。Arles只有五万人,但全世界的人都到那里喝咖啡,那里有一个全世界最贵的咖啡馆,只因梵高120多年前画了它外面的夜景:

这是咖啡馆现在的晚上,

梵高也是荷兰人(荷兰画家一大堆),年轻时的第一个工作是画廊的店员、推销员,对当时的画很熟悉。当他1874年转到巴黎的画廊分店时,刚好是Monet等第一次举办历史上著名的叛逆官方Salon的画展(后被称为印象派)几个月之后,梵高对此好像没有兴趣,那时他的兴趣是宗教。梵高会四门语言,当过外语老师,又当过牧师(梵高的父亲是荷兰正教的牧师)和传教士(传教士属于最低教职,因为他牧师干的不成功,尽管长篇大论很投入)。梵高在比利时一个矿区当传教士时以自己的方式传教,由于太投入也是故事多多,最后被教会开除。

然后梵高决定当画家,基本没老师教(曾跟老师学过没几天,可能年龄大了,不象小孩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好教也不好学了),基本是自学的,看谁的画就学谁的招。到去世也就画了十年左右,但画的数量不算少,数以百计。在巴黎人认识好几个当时的印象派画家,被归为印象派(没赶上莫奈那拨,被称为“后印象派),不过只是好像没说过自己是印象派的。

梵高特别喜欢米勒(Millet)的画,这是他画的“拨谷者”(The Sower, 1888),“日落时的拨谷者”(The Sower with Setting Sun, 1888)等,




这是人家米勒的“拨谷者”(The Sower, 1850),

到梵高这里就变成这样了The Sower, 1889),

米勒的拨谷者,梵高模仿和演绎了七八幅;人家米勒还画了好多别的农民生活和耕种的画,最有名的象“晚祷”、“拾穗”什么的,梵高就死盯着“拨谷者”了。毕竟他没有米勒出生农民的背景,又没经历过“插队”,上学时也没“学农”,还是少点灵感(也还画了刨土豆的农妇,同一题材画了十几张,算是他自己的灵感吧)。但他又“学工”的经历呀,在矿区传教还下矿井和矿工一起劳动,看来也没体验出生活来,还是对工人阶级缺乏感情。

梵高倒是画了不少农妇的形象,都类似这样的,得有好几十幅,

据说那欧洲流行“颅相学”,不知梵高琢磨出什么在这张“吃土豆的人”(The Potato Eaters, 1885)中把人家鼻子脸画的那么夸张,

梵高和女性交往也不顺利。他先是喜欢了寡居的堂姐,全家族觉得蒙羞,人家也拒绝他,为此他甚至和宗教分手。后来他又和一个有两个小孩的兼职卖淫的比他大不少又难看的女裁缝好了(说不好那项是兼职)。他遇到那女的时候,她已流落街头了,梵高收留了她,让她做模特,还内疚没给她足够的报酬。那女的对梵高并不好,而梵认为人家“beautiful,*****大大的,但的确画了一幅有名的侧面蜷坐的裸女,幸亏埋着头没脸。

梵高的生活费一直是由他开画廊的画商弟弟拱给,他弟弟认为梵高有绘画的天才,梵高的画卖不出去,就堆在画廊里。他弟弟真不错,但梵高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弟弟给的钱是他画画的钱,尽管他在他弟弟那里堆了几百幅卖不出去的画(可惜没生活在那个时候,怎么能穿越过去弄两张回来呢?)。

他弟弟很气愤梵高把给他的生活费都花在了那个女人身上,说要不给他钱了,那样就无法养活那个女,结果梵高离开那位女士一走了之,再“美丽"也不管了。梵高去Arles的原因是南方阳光明亮,是他画画的追求,其实他也是去看美女,因为Arles也以出美女著名,可梵在那里画的女人都是丑女(也许是他画丑了),

Ladies of Arles, 1888

脑子里还是有水。他在那里画的天空是深蓝色,画的其他部分也看着抑郁,也许他觉得明亮就是那样。

他在Arles的街坊邻居40多人联名向市政厅情愿,历数他这个那个的劣行,包括晚上追随女士,要把他轰走。他弟弟把他送进(有说是他主动进)了Arles附近Saint Remy(圣雷米)的一家修道院兼医院(也是精神病院,那地方现在还在,还是同样用途,梵高的房间还在)。梵高很难与人相处,得谁和谁争论,做画廊推销员时居然批评客户对画的欣赏品位,住在弟弟家时,和客人争论,让弟弟头疼,父母也不欢迎他回家,最后把好不容易请来同住的高更给争论走了。但是梵高内心是害怕孤独的,要不然也不会想用黄楼来吸引画家共同生活探讨,只是不会与人相处,难以被理解。

在图书馆看了一本梵高编年的画册(图书馆里关于梵高的巨多),梵高的画的特点达到顶峰是他生命最后的两三年,是从他搬到Arles以后,也是他精神病开始越来越厉害的时候,当他把自己耳朵割了后(没都割,猜猜他割了哪只?),一眼就能看出是他的画。

Self-Portraits, 1889

多年来,好多人甚至精神病专家都研究梵高。时常有人在美术馆凝视梵高的画,内心受触动澎湃到流泪。真是喜欢一个画家的画和喜欢画家本人有时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梵高。在了解了梵高的生活后,再看看他最后几年把什么都画得曲里拐弯的画,感觉真不一样,为他感叹。很多看的人都在想,活得那么憋屈的他在画那些色彩轮廓都与常人看的不同的画时,梵高眼里看到的到底是什么?

Wheat Field with Cypresses, 1889


Wheatfield with Crows (1890)


Road with Cypress and Star, 1890

梵高还是操心自己的画卖不卖的出去的,经常变化尝试新的主体,但又有点不紧迫,总给不像有钱的人画肖像了,还白送,人家在他死后都发财了。

梵高先是淋病(医院还能查到他膀胱检查的结果),后来是梅毒,都掉牙了。他弟弟也是梅毒(不知嫖不嫖娼)。那时期好像很容易得梅毒,包括不少名人。

人们能研究梵高的一个原因也是他爱写信,他的信件留有900多封,现在都出版了,厚厚三大本,有研究者说是看了三个月。前几年梵高的一封信拍卖了$65万,创了信件拍卖的纪录。

关于梵高的电影不少,2010年还有一部,演梵高的是刚上映的最新电影"The Imitation Game"中演计算机科学中“图灵机“发明者图灵(Turing)的演员。下面这首歌是唱梵高的,很有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HnRfhDmrk

题目“
Starry Night"也是你看到的梵高这幅画的名字,他画了不只一幅类似的画。

Starry Night (1889)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1888)


这首歌第二段开始的那幅画“Red Vineyard, 1888”(红色葡萄园)就是梵高生前唯一卖出的那幅,

他还画了一幅“绿色葡萄园” Green Vineyard, 1888),

梵高的一幅画”Irises”在苏富比拍了$6000多万,创了那时拍卖画的纪录(买主出一半,拍卖行贷一半),后来那人出不起钱了,现在那幅画在Los Angels, CA

这幅“Vase with Lychnis(1886)估价$55 million,在2010年从埃及开罗的一家博物馆被盗走 后,一直下落不明。

这两幅:View of the Sea at Scheveningen(1882)

Congregation Leaving the Reformed Church in Nuenen(1884)

共值
$30 million,但2002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被盗找回后,已无法修复。

不过要是我的话,我还是偷他最后几年的画。

 

梵高最后死于自杀,为了不成为弟弟的负担,在野外对自己开了枪,只是枪发不准,没打到要害,两天后去世。梵高一生憋屈,最后自杀,让后世的人感到他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不可思议,那样地同情他的不被理解,就像那首歌里唱的。

但是2011年公开的最新说法是,他那天是被一小屁孩拿一把有毛病的枪误射的。如果这是真的,会不会破坏人们对梵高的那种惋惜的惆怅之情?让我们不去想它了。

所有跟帖: 

A good one! -wave_forest- 给 wave_forest 发送悄悄话 wave_forest 的博客首页 (115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1:10:24

谢谢鼓励, -随心时光- 给 随心时光 发送悄悄话 (40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5:57:43

好玩, Benedict Cumberbatch怎么老演这些神经希希的角色 -tintin02- 给 tintin02 发送悄悄话 (187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3:07:51

谢谢阅读, -随心时光- 给 随心时光 发送悄悄话 (332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5:14:13

有故事才有这样的艺术吧, 记得慕尼黑有一幅Arles的蓝色,站在前面,真的无语. -安娜晴天- 给 安娜晴天 发送悄悄话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4:32:08

画家的故事很有意思, -随心时光- 给 随心时光 发送悄悄话 (204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5:26:58

对,知道画家的故事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潮流会理解全面一些。我说的是梵高的画,慕尼黑新绘画馆有三幅 -安娜晴天- 给 安娜晴天 发送悄悄话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页 (202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5:36:58

不过了解了画家的故事也麻烦, -随心时光- 给 随心时光 发送悄悄话 (79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6:19:15

哈哈~~ -安娜晴天- 给 安娜晴天 发送悄悄话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9/2015 postreply 13:27:44

这样把画家的生平、故事、背景和作品串起来,很有意思。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7:30:45

就是不是学画画的写给不是学画画的,谢谢了 -随心时光- 给 随心时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9/2015 postreply 07:28:28

非常有趣的文章。 -MustardSeed- 给 MustardSee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7:48:00

跟着你看完他的一生,无比唏嘘。 -xuelan- 给 xuelan 发送悄悄话 xuelan 的博客首页 (154 bytes) () 06/28/2015 postreply 18:12:23

梵高的画在他生前没被接受,尽管他很抑郁,但实际上内心还是正面的, -随心时光- 给 随心时光 发送悄悄话 (304 bytes) () 06/29/2015 postreply 06:42:12

梵高中学老师是个艺术家,那时他已经开始学画了,16岁至23岁从事画廊工作,耳闻目染。27岁 -艺奇- 给 艺奇 发送悄悄话 艺奇 的博客首页 (180 bytes) () 06/29/2015 postreply 02:04:44

谢谢提供信息,看来还是有漏掉的, -随心时光- 给 随心时光 发送悄悄话 (58 bytes) () 06/29/2015 postreply 04:19:36

梵高27岁正式开始学画, -随心时光- 给 随心时光 发送悄悄话 (156 bytes) () 06/29/2015 postreply 05:03:27

谢谢这么多的美图! 以及对梵高的介绍。 我此生也要去看看。 -easymom1- 给 easymom1 发送悄悄话 (6 bytes) () 06/29/2015 postreply 08:00:03

看完了呢? -随心时光- 给 随心时光 发送悄悄话 (78 bytes) () 06/30/2015 postreply 05:09:06

哈哈,好有意思的文章,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就看见把米勒的画跟他的放在一起,互相模仿,影响哈。 -幸福剧团- 给 幸福剧团 发送悄悄话 幸福剧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30/2015 postreply 04:59:58

梵高和别的画家学了不少, -随心时光- 给 随心时光 发送悄悄话 (187 bytes) () 06/30/2015 postreply 08:21: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