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触感到的印度(上)

来源: 小百脸 2015-01-04 18:01:0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165 bytes)

                                                      我触感到的印度(上)


   从墨尔本到新德里的航班准时在下午6:25着陆。深秋的天黑得早,还没降落我们已经透过舷窗看到城内的节日焰火。这天是11月2日,穆斯林的阿舒拉节前夕。
   印度的厕所名声实在不是太好,在离开机场前最后享受一下现代化。机场厕所门口巨大指示牌的俊男靓女其实在印度社会处处可见,他们长相确实比中国人好看得多,如果你不在乎狐臭的话:


   还没走出机场我就扎扎实实地感受到印度人过分的热情和太少的隐私。在ATM前我碰到了麻烦:插入PLUS卡后,机器并不显示下一步指令。这时排在我后面的一个年轻人立刻主动上来帮忙。他先把我的卡取出来(原来印度的ATM操作如此),然后让我输入密码。这令我着实为难,我只好很不礼貌地(惭愧)用左手拦住他的视线,右手迅速地输码。完事后我不敢走,而是站在旁边看他取钱并先离开。第三个顾客开始插卡时我才松了一口气,看来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原来是打算当晚就坐夜车去章西的,但到了火车站碰了好多钉子才让我明白原来长途火车票非常非常难买。我们只好先去官方旅游局求助。那里的一个经纪没花多少工夫就说服我雇用一个旅游局的小车司机,安全且自由,保证一路行程由你们自己支配。价格(以印度低廉的物价为标准而言)并不便宜,但随后的十多天这个名叫Nando(南都)的中年司机的服务却让我们非常满意,回到新德里后我给了他一笔可观的小费。
南都和旅游局的小车:


   南都是印度教徒,英语很不标准,但我们能听得懂。后来他告诉我他是在工作中向"你们这些旅游者"学的。和所有的印度司机一样,他开得很快,善于见缝插针,不守交通规则(在这里建议北美的老人在印度最好别自驾:印度的交通事故极其频繁,除非著名旅游区路况就极差,司机普遍鲁莽,管理混乱,加上左行规则等等)。他很健谈而且坦白,不管什么问题他都不假思索就即时回答;我们有任何要求他也都尽量满足。他家在距新德里约120公里的农村,年青时务农。我常要他临时停在路边某个村子或农田地角里,让他陪我们到处看看,和农民们谈话时为我们翻译。路路通的角色这十几天就由他充任了。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这篇游记不想也没可能讨论什么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只是介绍所见所闻。若有不符实际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地里劳作的印度妇女。她们正在吃午饭,伙食不错:有白米饭、肉、菜和豆子煮的汤:


未收割的水稻,我颇有农业经验,估计亩斤650左右,约为我云南农村的小舅子家的三份之一。我小舅子种楚雄农科所培育的“楚粳28号”水稻,亩产可达近2000斤(超过袁隆平)。不过印度是每年三熟,云南是两熟(一造水稻,一造小麦或蚕豆),总的来说比中国差很多:


收割后未脱粒的水稻,这里的土地略偏沙质,远没有中国江南一带的肥沃,估计他们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比中国少很多:


甘蔗地,估计亩产不到我小姨子家的一半:


洋花菜地。恰逢旱季,抽水机从约7-8米深井中抽水灌溉:


番茄地:


菜市场,农产品远不如中国的好:


水果摊:


另一家水果摊。印度的一种无籽木瓜,很甜。苍蝇真多,你得买没切开的回旅馆洗好再切开来吃(切开来一颗籽都没有):


我们曾在菲律宾买过一种圆形木瓜也很甜的:

   夜里9点半,我们朝斋普尔进发。公路上塞满了各式各样的车子,从两轮摩托到巨型货车,其中印度TATA牌子的占多数。也有SUZUKI等日本或德国牌子的,南都说都是在印度国内生产的。我们的小车走走停停,四周喇叭声吵得本来很疲倦的我们睡不着。南都说这条路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因为很多人下班要赶回郊区的家,大约四五十公里后就好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真睡着了。一觉醒来汽车已开进斋普尔,一看时间是夜里三点。满街是喧闹的人群,还有大象在街上走。年轻人敲着鼓吹着喇叭兴高采烈,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再有几个钟头阿舒拉节就要正式开始了。凌晨三点多我们住进酒店,按照旅游局的安排,南都住在旁边另一家较低档的旅馆,那天早上他送我们去琥珀堡和旧城皇宫。下午2点全城封路,阿舒拉节游行正式开始。我告诉南都我们自己去逛,万一有事我会call他。
   1947年英国人撤退前将印、巴分治。随后又照着不列颠本土的政制葫芦给这两个新兴独立国家画了一模一样的两个瓢。1992年以前,在国大党的照顾下印度国内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还是差强人意,起码没发生特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历史上这两个民族可真是你死我活,甚至当我们申请印度签证时,表格上还有一项是:你祖上是否巴基斯坦人?全国到处防恐的重点就是针对巴基斯坦)。1992年,国大党的执政受到严重挑战后,大批印度教徒拆毁了巴布里清真寺,立即在全国引发大规模暴力冲突。据官方统计,一周之内有1097人丧生、4085人受伤,政府在135个城镇实行了宵禁。2002年,一些印度教徒坐火车前往阿约提亚准备重建罗摩庙时,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派纵火,烧死58人,新一轮的冲突再次上演。穆斯林在历史上曾统治印度数百年,但印巴分治之后,只占印度总人口的13%。在民选制度下他们的投票意愿常常能够左右大局,是各党的拉拢对象。现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关系怎么样?每一个人都告诉我" No problem"。(我发现南都也和其他印度人一样爱说两句话:" No problem."和"That is impossible")。
新德里最热门的旅游点红堡门口,军队岗哨如临大敌:

    那天斋普尔阿舒拉节确是热闹、快乐、和平的。警察守卫着交通要道,有效地维持秩序。几百辆精心制作的花车沿着市区主要大街缓慢前进,间隔着兴奋莫名的穆斯林年轻人。老人、妇女和儿童占据了楼房和街旁的有利地形兴致勃勃地观看。街道两旁摆满卖食物的摊档,以油炸鸡、鱼、饼、奶酪片最多。到处都有免费发放五颜六色饮料的摊点。我一向是不讲究卫生的,常在印度街头标示"for drinking"的水龙头喝水,那天也跟当地人一样买食物吃,领饮料喝,结果也没拉肚子。后来看了网上一篇文章,说穆斯林食物还真绝对没有地沟油,因为他们非常警惕并根本拒绝任何可能含猪油的原料,挺有道理的嘛。入夜气氛更加热烈,在午夜时分达到高潮,人群挤得几乎走不动。这使我突然回忆起印度曾有多次节日狂欢大规模踩死人的悲剧,忙向妻子建议该回去休息,马上挤出了狂热的人群。
下面贴上几张斋普尔阿舒拉节的照片和视频。

维持秩序的警察:

拖拉机带着花车,显然来自农村:

制作精细的花车:

尽情狂欢的孩子们:

 

母牛是印度教的神,即使在这个穆斯林节日,她依然在街上气定神闲,我行我素:

 

占据了二楼顶上观看游行的妇女和小孩子们:

 

牛奶摊档:

 

卖油饼(内包一种大大的圆豆)的小摊,每个10卢比(约15美分),够一个人吃饱:

 

(待续)

 

所有跟帖: 

农作物这段很有新意,很有趣。去印度旅行的都是真正好旅行,不怕吃苦,让人佩服, -lepton- 给 lepton 发送悄悄话 lept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5 postreply 20:13:20

我并不觉得艰苦啊!挺好玩的。在印度,你能看到别处看不到的东西。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5 postreply 20:18:26

谢谢分享。从你这里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游客一般不注意或没有看到的东西。 -看风景- 给 看风景 发送悄悄话 看风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5 postreply 20:27:52

谢班长夸奖,我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5 postreply 20:35:50

"他们长相确实比中国人好看得多"????? -Freewilly- 给 Freewill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5 postreply 20:41:54

连我老婆都这么说,我都不敢在印度多呆几天。那天在阿舒拉节街边杀鸡的小伙子长的特像 Tom Cruise,你说我老婆要是说:"要不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209 bytes) () 01/04/2015 postreply 21:11:00

在美国二十年,认识超百位印度来的学生同事,没有一个达到您说的程度。 -nothere- 给 nothere 发送悄悄话 nothe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08:40:14

耐心点,第201位肯定比彭麻麻还漂亮。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09:07:53

厕所不错啊, 像电影院的广告牌. -M45- 给 M45 发送悄悄话 M4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4/2015 postreply 22:17:30

介绍非常详细,看过后都不用去印度了,哈哈,谢谢分享! -逸游为镜- 给 逸游为镜 发送悄悄话 逸游为镜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00:42:52

充滿風情和氣息,頂一把。 -Redfernbus- 给 Redfernbus 发送悄悄话 Redfernbu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02:05:30

哈哈,刚好几天前听一印度同事说印度人说的英文比英国人还棒。 -GRT- 给 GRT 发送悄悄话 (75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11:39:47

去前有没有打伤寒和甲肝、乙肝和黄热病的预防针呀? -德州渔夫_2010- 给 德州渔夫_2010 发送悄悄话 (111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13:11:09

没有,不要把印度想象得太恐怖啦。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14:47:16

很印度风情。 -安娜晴天- 给 安娜晴天 发送悄悄话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15:53:28

真巧,穆斯林节日那天我也在斋浦耳.想起了那天的热闹. -一碗麦片粥- 给 一碗麦片粥 发送悄悄话 一碗麦片粥 的博客首页 (218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17:00:58

请问您是坐火车去的吗,怎么买的票?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09:29:25

请问,雇用一个旅游局的小车司机, 价格多少?想做个参考。 -fstd- 给 fst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20:42:59

是连酒店捆绑的,每天要价250美刀,讲价后降到200。印度商人狡猾狡猾的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385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06:11:27

印度人幸福感很高的。 -mapell22- 给 mapell22 发送悄悄话 mapell22 的博客首页 (56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22:00:02

还真是!但也就是他们这种易于满足不思改变造成保守停滞落后。这是我的感觉。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06:15:11

难得你还有机会去稻田体验一番! -嘉崚子- 给 嘉崚子 发送悄悄话 嘉崚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5/2015 postreply 23:13:39

"我是农民的儿子"嘛!说笑了,我只是农民的姑爷。在农村中干过,很有农民的感情。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06:18:47

美国的ATM机也是拔了卡才能输密码。 -九制陈皮- 给 九制陈皮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03:06:52

我也住在美国,但从未用过ATM机,吃用全是女儿供的。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06:22:20

What about Diarrhea? -jo-62- 给 jo-62 发送悄悄话 (6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09:25:19

No problem. You know why? Because I treat the bacteria as my goo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145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0:24:44

Hehehe...我也是和印度人学用的“no problem",而且学会了就不好改掉了。。。 -3acadia- 给 3acadi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8:12:02

will never have interest to visit that country -nasdaq100- 给 nasdaq10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0:20:55

I believe that most of the readers of this article hold the same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179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0:33:04

搞笑啊!印度人长相确实比中国人好看得多?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1:01:49

佩服你这样吃不坏肚子的 -熊猫媳妇- 给 熊猫媳妇 发送悄悄话 熊猫媳妇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1:41:43

其实呢,"讲究卫生,预防疾病"只是健康的初级阶段;高级阶段应是老辈人说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不止是健康了,叫健壮。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2:47:09

很真实,赞 -Twinlight- 给 Twinligh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6:13:29

控制人口是最大任务 -AsianTiger- 给 AsianTiger 发送悄悄话 (273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7:05:04

我完全赞同您的意见,但以印度而言,实行起来相当困难。有一点好的倾向是: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有些人开始希望少生。这种觉醒虽嫌晚了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222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18:05:27

联合国卫生组织应该在全球大搞计划生育 -AsianTiger- 给 AsianTig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20:50:26

印度的农业水平看来比中国差不少 -AsianTiger- 给 AsianTiger 发送悄悄话 (162 bytes) () 01/06/2015 postreply 20:33:22

这一点我的看法恰恰和你的相反。包产到户后,农民劳动积极性高涨,带孩子时间精力少了,加上养育下一代成本飞涨,生育意愿低了。以我19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555 bytes) () 01/07/2015 postreply 06:31:57

中国和印度在50年一个水平,现在有差距,为十么? -AsianTiger- 给 AsianTiger 发送悄悄话 (416 bytes) () 01/07/2015 postreply 09:46:53

关键是中国科学种田抓的好. -狸猫的爸- 给 狸猫的爸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7/2015 postreply 22:39:33

你下乡白下了. 农村人口快速增长主要有两原因. -狸猫的爸- 给 狸猫的爸 发送悄悄话 (76 bytes) () 01/07/2015 postreply 22:36:21

佩服,敢去印度这样的地方旅游。我有好几位印度裔同事,咋每个漂亮或帅的呢?难道好的都留在印度了? -也来凑热闹- 给 也来凑热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8/2015 postreply 03:39:41

应该去new dehli 看,你会看到????一样的印度 -Viv25- 给 Viv2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8/2015 postreply 15:27:2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